一种撤离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681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撤离通道,包括:通道外套、通道内套、支撑模块和伸缩模块,支撑模块同时与通道外套和通道内套连接,伸缩模块与支撑模块连接,伸缩模块工作时带动通道外套和通道内套收缩或展开;通道内套为螺旋形通道,该螺旋形通道是采用相交的左螺旋线和右螺旋线绕其多个交点的连线旋转360°形成的,左螺旋线由多个S曲线沿撤离通道的轴向拼接而成,右螺旋线为左螺旋线沿撤离通道的轴线径向形成,通道内套的部分内周壁与通道外套的部分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的通道内套为连续的“<”形或“>”形通道,由于该通道的弯折角较硬,影响撤离人员下滑时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旋形通道提高了撤离人员下滑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撤离通道
本技术涉及海上撤离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撤离通道。
技术介绍
海上撤离系统又称海上疏散系统,是一种高效的船舶逃生装置,可在极短时间内提供相当庞大的疏散容量。在船舶遭遇紧急状况时,乘客可以利用此装置迅速进入海面上的救生筏,等待救援。海上撤离通道是海上撤离系统的一部分,用于船舶发生紧急情况时协助人员迅速撤离遇难船的通道。现有大多数海上撤离通道为直线式通道,直线式通道是撤离人员从管道中下滑,由于直线式通道易受风阻影响导致形态不稳定,因此,直线式通道存在撤离人员下滑速度较慢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撤离通道,采用螺旋形的通道结构,提高撤离人员在撤离通道下滑的舒适度。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撤离通道,包括:通道外套、通道内套、支撑模块和伸缩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同时与通道外套和通道内套连接,所述通道内套和通道外套均由软质材料制成,所述伸缩模块与支撑模块连接,所述伸缩模块工作时带动通道外套和通道内套收缩或展开;所述通道内套为螺旋形通道,该螺旋形通道是采用相交的左螺旋线和右螺旋线绕其竖直投影的多个交点的连线旋转180°形成的,所述左螺旋线由多个S曲线沿撤离通道的轴向拼接而成,所述右螺旋线为左螺旋线沿撤离通道的轴线径向形成,所述通道内套的部分内周壁与所述通道外套的部分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的通道内套为连续的“<”形或“>”形通道,由于该通道的弯折角较硬,影响撤离人员下滑时的舒适度,本技术采用螺旋形通道提高了撤离人员下滑的舒适度。本技术的多个交点,是指左螺旋线和右螺旋线在竖直平面投影的交点,其实质上,左螺旋线和右螺旋线在三维空间上并不相交,并且左螺旋线和右螺旋线旋转后形成的通道内套,对应交点处的通道内套可供人员通过。所述左螺旋线与右螺旋线的螺旋角度均为54°~60°。本技术通过限定左螺旋线和右螺旋线的螺旋角度,确保撤离人员从撤离通道安全撤离,若螺旋角度过小则撤离人员下滑速度过低,撤离速度受限,若螺旋角度过大则撤离人员的下滑速度过高,由于惯性可能会从撤离通道的下方掉落至水中,威胁撤离人员的生命安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从通道入口向通道出口方向,所述通道内套的螺旋角逐渐减缓。在本技术中,靠近人员入口平台处的滑道坡度大于靠近撤离平台处的滑道坡度,螺旋角与滑道坡度对应,当滑道坡度不一样时撤离人员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分力不一样,分力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速度也相应的增加也快,本技术利用不断变化的滑道坡度实现人员的安全快速撤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模块包括若干固定环,所有固定环沿通道外套的轴向从上至下依次排布,通道外套和通道内套位于固定环的环内,所述通道外套的外周壁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模块贯穿每个固定环,所述伸缩模块收缩时相邻固定环的间距不断变小,所述伸缩模块伸展时相邻固定环的间距不断变大。本技术的若干固定环既能固定通道外套,又能与伸缩模块联动,共同伸展或收缩通道内套和通道外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道内套与通道外套的固定部分避开所述固定环所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固定环之间仅具有一个所述通道内套与通道外套的固定区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模块包括牵引绳、绕线盘、驱动绕线盘旋转的动力机构,每个固定环上均设有限位环;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有限位环后绑扎,其另一端缠绕在绕线盘上,所述绕线盘正转或反转,通过收紧或放松牵引绳实现撤离通道的收缩或伸展。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绳具有两条,每个固定环上也具有两个限位环,每条牵引绳贯穿同一侧的所有限位环后绑扎,同一绕线盘上缠绕有两盘牵引绳,两盘牵引绳之间具有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现有技术中的通道内套为连续的“<”形或“>”形通道,由于该通道的弯折角较硬,影响撤离人员下滑时的舒适度,本技术采用螺旋形通道提高了撤离人员下滑的舒适度。2、本技术通过限定左螺旋线和右螺旋线的螺旋角度,确保撤离人员从撤离通道安全撤离,若螺旋角度过小则撤离人员下滑速度过低,撤离速度受限,若螺旋角度过大则撤离人员的下滑速度过高,由于惯性可能会从撤离通道的下方掉落至水中,威胁撤离人员的生命安全。3、在本技术中,靠近人员入口平台处的滑道坡度大于靠近撤离平台处的滑道坡度,螺旋角与滑道坡度对应,当滑道坡度不一样时撤离人员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分力不一样,分力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速度也相应的增加也快,本技术利用不断变化的滑道坡度实现人员的安全快速撤离。4、本技术的若干固定环既能固定通道外套,又能与伸缩模块联动,共同伸展或收缩通道内套和通道外套。附图说明图1为撤离通道的主视图;图2为撤离通道的俯视图;图3为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左螺旋线、右螺旋线、竖直投影的多个交点的连线示意图;图5为撤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钢索;2、绳索;3、通道内套;4、固定环;5、通道外套;6、尼龙子母扣;7、限位环;9、左螺旋线;10、右螺旋线;100、存储箱;200、释放动力组件;20、人员入口平台;30、撤离通道;40、撤离平台;50、支撑组件;60、钢丝绳;70、锚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撤离通道30,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通道外套5、通道内套3、支撑模块和伸缩模块,支撑模块同时与通道外套5和通道内套3连接,通道内套3和通道外套5均由软质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优选通道内套3为滑道布,通道外套5为通道围封布。伸缩模块与支撑模块连接,伸缩模块工作时带动通道外套5和通道内套3收缩或展开;通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撤离通道,包括:通道外套(5)、通道内套(3)、支撑模块和伸缩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同时与通道外套(5)和通道内套(3)连接,所述通道内套(3)和通道外套(5)均由软质材料制成,所述伸缩模块与支撑模块连接,所述伸缩模块工作时带动通道外套(5)和通道内套(3)收缩或展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套(3)为螺旋形通道,该螺旋形通道是采用相交的左螺旋线(9)和右螺旋线(10)绕其竖直投影的多个交点的连线旋转180°形成的,所述左螺旋线(9)由多个S曲线沿撤离通道的轴向拼接而成,所述右螺旋线(10)为左螺旋线(9)沿撤离通道的轴线径向形成,所述通道内套(3)的部分内周壁与所述通道外套(5)的部分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7 CN 20202033137191.一种撤离通道,包括:通道外套(5)、通道内套(3)、支撑模块和伸缩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同时与通道外套(5)和通道内套(3)连接,所述通道内套(3)和通道外套(5)均由软质材料制成,所述伸缩模块与支撑模块连接,所述伸缩模块工作时带动通道外套(5)和通道内套(3)收缩或展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套(3)为螺旋形通道,该螺旋形通道是采用相交的左螺旋线(9)和右螺旋线(10)绕其竖直投影的多个交点的连线旋转180°形成的,所述左螺旋线(9)由多个S曲线沿撤离通道的轴向拼接而成,所述右螺旋线(10)为左螺旋线(9)沿撤离通道的轴线径向形成,所述通道内套(3)的部分内周壁与所述通道外套(5)的部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撤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螺旋线(9)与右螺旋线(10)的螺旋角度均为54°~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撤离通道,其特征在于,从通道入口向通道出口方向,所述通道内套(3)的螺旋角逐渐减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撤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包括若干固定环(4),所有固定环(4)沿通道外套(5)的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琨黄志燕王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星星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