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用气胀救生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55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上救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两面用气胀救生筏,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上浮胎和下浮胎,在上下浮胎的贴合位置上设置筏底,在上下浮胎的两底部设置帐篷体,上下浮胎的中间设置横管,在上下浮胎横管的中央位置设置篷柱套管,在篷柱套管内设置篷柱,篷柱的两端分别设置助浮管,所述救生筏的任一面在水面上时,所述篷柱依靠助浮管上浮将上底面的帐篷体顶起。本发明专利技术不管救援筏抛入海面的状态,救援筏的两面都能展开成救援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面用气胀救生筏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救援
,尤其涉及一种两面用气胀救生筏。
技术介绍
海上救援过程中,天气条件一般都很恶劣,当救援筏抛入施救海面时,可能正好正面向上,也可能被倒置,这时就需要进行方向更正,更正后才能进行充气后施行救援工作。虽然现有自动更正的装置实现将倒置的救援筏翻正,但是,救援工作争分夺秒,每一秒时间都不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两面用气胀救生筏,不管救援筏抛入海面的状态,救援筏的两面都能展开成救援状态。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面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是,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上浮胎和下浮胎,在上下浮胎的贴合位置上设置筏底,在上下浮胎的两底部设置帐篷体,上下浮胎的中间设置横管,在上下浮胎横管的中央位置设置篷柱套管,在篷柱套管内设置篷柱,篷柱的两端分别设置助浮管,所述救生筏的任一面在水面上时,所述篷柱依靠助浮管上浮将上底面的帐篷体顶起。进一步,所述篷柱套管的通孔为四边形孔,所述助浮管与篷柱套管配合位置设置密封部件。进一步,所述上下浮胎与同一侧的助浮管之间分别连接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长度与助浮管位于最高位置时对应,所述输气管与助浮管之间通过单向阀连接。进一步,所述筏底上设置至少两套自排水装置,分别实现向上浮胎一侧和下浮胎一侧排水。进一步,在上浮胎和下浮胎上分别设置排气补气阀和安全阀,排气补气阀和安全阀的位置相互错开。进一步,所述帐篷体上设置若干个篷门,篷门之间设置积水沟;在篷体上还设置反光带、照明单元、雷达反射器、备品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反光带环设在靠近篷顶的篷体上,所述照明单元设置在篷顶内部。进一步,在上下浮胎上分别设置登筏软梯和登筏拉手,所述登筏软梯和登筏拉手为多对,交替设置在上下浮胎上。进一步,在上下浮胎的内外设置内扶手索和外扶手索,所述内扶手索和外扶手索的固定位置在上下浮上交替布置。进一步,在上下浮胎上设置压载水袋和气瓶,所述气瓶上设置速放阀和安全小刀。进一步,所述上下浮胎上设置艏缆绳、拯救环索、拖拉攀及海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不用区别正反面,直接使用在救援中;(2)各种配件配置全面,保证救援工作顺利开展。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浮胎及横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前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时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的前视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上浮胎;2.下浮胎;3.筏底;4.横管;5.篷柱套管;6.篷柱;7.助浮管;8.输气管;9.排水装置;10.排气补气阀;11.安全阀;12.帐篷体;13.篷门;14.积水沟;15.反光带;16.照明单元;17.雷达反射器;18.备品包;19.登筏软梯;20.登筏拉手;21.内扶手索;22.外扶手索;23.压载水袋;24.气瓶;25.速放阀;26.安全小刀;27.艏缆绳;28.拯救环索;29.拖拉攀;30.海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两面用气胀救生筏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2,两面用气胀救生筏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上浮胎1和下浮胎2,在上浮胎1和下浮胎2的贴合位置上设置筏底3,上浮胎1和下浮胎2的中间设置横管4,在上浮胎1和下浮胎2的横管4的中央位置设置篷柱套管5,在篷柱套管5内设置篷柱6,篷柱6的两端分别设置助浮管7,篷柱套管5的通孔为四边形孔,助浮管7与篷柱套管5配合位置设置密封部件。救生筏在水面上时,篷柱6依靠助浮管7上浮,助浮管7的密封部件将助浮管7与篷柱套管5之间密封,防止海水灌入。当救生筏被倒置于海面上时,上浮胎1和下浮胎2颠倒,不影响篷柱6向上方伸起,实现两面皆可用的状态。上浮胎1和下浮胎2与同一侧的助浮管7之间分别连接输气管8,输气管8的长度与助浮管7位于最高位置时对应,输气管8与助浮管7之间通过单向阀连接。两侧均可通过上浮胎1和下浮胎2进行补气,而不影响篷柱6的上下移动。筏底3上设置至少两套自排水装置9,分别实现向上浮胎1一侧和下浮胎2一侧排水。当救援筏正面向上时,自排水装置9向下浮胎2一侧排水,相反时,向上浮胎1一侧排水。在上浮胎1和下浮胎2上分别设置排气补气阀10和安全阀11,排气补气阀10和安全阀11的位置相互错开,用于对上浮胎1和下浮胎2的充气、补气等功能。参见附图3、4,在上浮胎1和下浮胎2的两底部设置帐篷体12,篷柱6依靠助浮管7上浮将上底面的帐篷体12顶起,形成帐篷空间,为被救人员提供安全空间。帐篷体12上设置多个篷门13,篷门13之间设置积水沟14,获救人员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帐篷体12内,在篷体上还设置反光带15、照明单元16、雷达反射器17、备品包18等物件,以备获救人员使用或帮助搜救工作。其中,反光带15环设在靠近篷顶的篷体上,照明单元16设置在篷顶内部。在上浮胎1和下浮胎2上分别设置登筏软梯19和登筏拉手20,登筏软梯19和登筏拉手20为多对,交替设置在上浮胎1和下浮胎2上。当救援筏正面向上时,使用下浮胎2上的登筏软梯19登筏,使用上浮胎1上的登筏拉手20助力,当救援筏正面向下时,使用上浮胎1上的登筏软梯19登阀,使用下浮胎2上的登筏拉手20助力。在上浮胎1和下浮胎2的内外设置内扶手索21和外扶手索22,内扶手索21和外扶手索22的固定位置在上下浮上交替布置,为获救者提供助力,使上浮胎1和下浮胎2的受力均衡。在上浮胎1和下浮胎2上设置压载水袋23和气瓶24,气瓶24上设置速放阀25和安全小刀26,以及艏缆绳27、拯救环索28、拖拉攀29及海锚30。为救援筏的固定、充气等安全性提供保障,也为救援工作提供便利。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面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上浮胎和下浮胎,在上下浮胎的贴合位置上设置筏底,在上下浮胎的两底部设置帐篷体,上下浮胎的中间设置横管,在上下浮胎横管的中央位置设置篷柱套管,在篷柱套管内设置篷柱,篷柱的两端分别设置助浮管,所述救生筏的任一面在水面上时,所述篷柱依靠助浮管上浮将上底面的帐篷体顶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面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上浮胎和下浮胎,在上下浮胎的贴合位置上设置筏底,在上下浮胎的两底部设置帐篷体,上下浮胎的中间设置横管,在上下浮胎横管的中央位置设置篷柱套管,在篷柱套管内设置篷柱,篷柱的两端分别设置助浮管,所述救生筏的任一面在水面上时,所述篷柱依靠助浮管上浮将上底面的帐篷体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篷柱套管的通孔为四边形孔,所述助浮管与篷柱套管配合位置设置密封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浮胎与同一侧的助浮管之间分别连接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长度与助浮管位于最高位置时对应,所述输气管与助浮管之间通过单向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筏底上设置至少两套自排水装置,分别实现向上浮胎一侧和下浮胎一侧排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在上浮胎和下浮胎上分别设置排气补气阀和安全阀,排气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星星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