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善国专利>正文

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465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涉及一种抢险、救生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突发性水灾救援、江河湖泊抢险救生或游艇救生,其结构主要是由上浮胎、下浮胎、平衡水袋、充气装置等构成,其中充气装置分别安装在上、下浮胎内,它是由进水管、激发组件和钢瓶等构成,并对激发组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激发组件结构简单、充气快速可靠,能达到救生筏快速自动充气或手动充气的目的,同时还对救生筏的生产材料和制作工艺也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将上、下浮胎和篷柱采用无刺激性气味的TPU或PVC以高周波焊合制作而成,改进后的气胀救生筏整体重量轻、折叠存放体积小、携带方便,而且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无环境污染、无人体伤害、成本较低、生产效率更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抢险、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
技术介绍
救生筏是一种适用于自弃船后能维持人员生命的救生装置,它主要用于各种江海所用船舶出现危险时船上人员的救生及海洋作业平台的人员救生,传统的救生筏在材料上都是采用橡胶布通过胶水粘接成型的,不但重量较重、携带不便,而且在整个生产制作过程中需要依靠纯手工生产,制作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由于橡胶中还存在有添加剂,这会产生较强的刺激性气味,使得工人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为此改进救生筏的材料,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是各救生筏制造工厂的当务之急。目前,救生设备生产厂家曾推出一种可自动充气的装置,该自动充气装置可用于救生衣或救生筏等各种救生装置的自动快速充气,其结构如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 02241619. 6的“遇水自动触发的充气装置”,该专利所披露的充气装置主要是由钢瓶和激发组件等构成,并能同时具备自动充气和手动充气的功能,但是,该激发组件只在小型个人救生设置上使用,在救生筏这种大型的救生设备上还没有涉及到,这不仅是因为救生筏所需的激发力更大,而且还涉及到如何保证救生筏在存放的情况下不会因其恶劣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包括互相连接的上浮胎(2)和下浮胎(1),该上、下浮胎内分别设有相互独立且结构相同的充气装置,下浮胎(1)底部设有平衡水袋(6);所述的每一充气装置均包括进水管(11)、钢瓶(4),还包括与进水管、钢瓶作密封连接的激发组件(3);所述的进水管(11)一端外露并设有防水盖(12),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激发组件(3)包括阀体(36),该阀体一端设有密封安装在进水管(11)内的外罩(31),另一端设有与钢瓶(4)作密封连接的接头(39);b、所述的外罩(31)上设有多个与进水管(11)相连通的进水孔(311),外罩(31)内设有密封安装的莲花头(33),该莲花头抱合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包括互相连接的上浮胎(2)和下浮胎(1),该上、下浮胎内分别设有相互独立且结构相同的充气装置,下浮胎(I)底部设有平衡水袋(6);所述的每一充气装置均包括进水管(11)、钢瓶(4),还包括与进水管、钢瓶作密封连接的激发组件(3);所述的进水管(11) 一端外露并设有防水盖(12),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激发组件(3)包括阀体(36),该阀体一端设有密封安装在进水管(11)内的外罩(31),另一端设有与钢瓶(4)作密封连接的接头(39); b、所述的外罩(31)上设有多个与进水管(11)相连通的进水孔(311),外罩(31)内设有密封安装的莲花头(33),该莲花头抱合在一撞杆(34)的端部,在莲花头外设有固定莲花头的水溶环(32);所述的撞杆(34)外套装有弹性元件(341),该弹性元件两端分别顶推在莲花头(33)和撞杆(34)的外肩上; C、所述的阀体(36)上设有与上浮胎(2)或下浮胎(I)内相连通的排气通道(361),阀体内设有进气通道(362),该进气通道分别与排气通道、钢瓶(4)相连通,在进气通道(362)内安装有封闭钢瓶(4)的爆破膜片(38);所述的阀体(36)内还设有作轴向移动的撞针(35),该撞针一端相邻设置在撞杆(34)端部,另一端削尖并相邻设置在爆破膜片(38) —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36)上设有铰接连接的拉臂(30),该拉臂一端设有向阀体(36)内延伸的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旭魏金水尹亚成
申请(专利权)人:陶善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