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袋吸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03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灌装袋吸嘴研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装袋吸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吸嘴主体在位于第一滑动间隙上设置由吸嘴主体往其外侧延伸第一平行导向部,吸嘴主体在位于第一平行导向部的斜对侧设置与第一平行导向部平行的第二平行导向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传统的吸嘴做出细小的改进,使其在制袋厂家经过自动封袋以后挂设于导向轨道上,可以在导向轨道上做多角度的旋转,再带着导向轨道装箱,进而调节灌装袋以相互斜向错开的方式,降低导向轨道的整体体积,进一步的降低运输成本,再进行灌装时也无须进一步的采用人工进行挂设的步骤,再进一步的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A suction nozzle for filling ba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suction nozzle for filling bags, in particular to a suction nozzle for filling bags.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cheme: the suction nozzl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liding gap, and the suction nozzle body extends the first parallel guiding part from the suction nozzle main body to its outer side; the suction nozzle main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oblique opposite side of the first parallel guiding part and the second parallel guiding part parallel to the first parallel guiding part.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as follows: by making minor improvements to the traditional suction nozzle, the bagging manufacturer can hang it on the guiding track after automatic bag sealing, rotate at multiple angles on the guiding track, then pack the bags with the guiding track, and then adjust the filling bags by staggering each other obliquely, reduce the overall volume of the guiding track, and further reduce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It is not necessary to further use manual installation steps when filling, and further reduce the labor costs, reducing the operating costs of enterpr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装袋吸嘴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装袋吸嘴研发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灌装袋吸嘴。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灌装袋在灌装过程中,一般是将灌装袋通过吸嘴的导向部挂设于导向轨道上,并随着导向轨道的输送逐个对每个灌装袋的吸嘴进行灌装,在传统工艺中,一般是制袋厂家经过封管机封好之后,需将置于导向轨道上的灌装袋拆除以后再需要灌装时进一步的通过人工挂设于导向轨道上,进一步的提高了人力成本,而如果不做拆除,由于挂设于导向轨道时,由于使其稳定往一方向输送,吸嘴与滑轨之间是不能相对转动的,由于袋子的体积问题导致整体装箱的体积较大,再进一步的提高了运输成本,故需进一步的研发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至少一种技术问题而开发的一种灌装袋吸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装袋吸嘴,包括呈中空的筒体结构的吸嘴主体,吸嘴主体一端设置用于与所述的灌装袋开口端固定配合的压接部,吸嘴主体的另一端设置用于与盖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在位于压接部与所述的连接部之间设置导向部,导向部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板以及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外置导向轨道配合的第一滑动间隙,吸嘴主体在位于第一滑动间隙上设置由吸嘴主体往其外侧延伸第一平行导向部,吸嘴主体在位于第一平行导向部的斜对侧设置与第一平行导向部平行的第二平行导向部。其中,第一平行导向部和\或第二平行导向部分别与吸嘴主体的外缘相切设置。其中,第一平行导向部和\或第二平行导向部分别由吸嘴主体的一侧往吸嘴主体的外缘直线延伸。其中,第一平行导向部与第二平行导向部的外缘具有斜向缺口,斜向缺口由位于第二导向板的一侧往第一滑动间隙的外缘延伸。其中,在位于第一平行导向部与第二平行导向部之间设置弧形过渡部。其中,在位第二导向板底部平行设置第三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与第三导向板之间形成外置导向轨道配合的第二滑动间隙,吸嘴主体在位于第二滑动间隙设置第三平行导向部以及第四平行导向部。其中,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第三导向板的具有与第一平行导向部、第二平行导向部平行的第一平行边、第二平行边。其中,第一平行导向部与第二平行导向部呈一平板,平板由吸嘴主体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平行边或第二平行边上。其中,第三平行导向部、第四平行导向部分别位于第一平行导向部、第二平行导向部底部一侧且与其平行设置。其中,所述的连接部为设置于吸嘴主体另一端与盖子配合的外螺纹部,在位于外螺纹部与第一导向板之间设置用于配合防盗环而设置的止挡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传统的吸嘴做出细小的改进,使其在制袋厂家经过自动封袋以后挂设于导向轨道上,可以在导向轨道上做多角度的旋转,再带着导向轨道装箱,进而调节灌装袋以相互斜向错开的方式,降低导向轨道的整体体积,进一步的降低运输成本,再进行灌装时也无须进一步的采用人工进行挂设的步骤,再进一步的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的灌装袋吸嘴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例1的灌装袋吸嘴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实施例1的灌装袋吸嘴立体1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实施例1的灌装袋吸嘴立体2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实施例1的灌装袋吸嘴悬挂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描述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描述中,在其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不同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中,在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之间未构成冲突既可以相互配合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实施例1:参照图1-5,一种灌装袋吸嘴,包括呈中空的筒体结构的吸嘴主体1,优选的,为圆筒中空形状。吸嘴主体1一端设置用于与所述的灌装袋开口端固定配合的压接部7,压接部7与灌装袋的袋口通过热压或超声波热压等方式热压而使吸嘴主体的压接部与灌装袋口密封连接,对于上述的灌装袋可以为自立袋。在位于压接部7与所述的连接部2之间设置导向部,导向部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板3以及第二导向板4,第一导向板3与第二导向板4之间形成外置导向轨道配合的第一滑动间隙34,吸嘴主体1在位于第一滑动间隙34上设置由吸嘴主体1往其外侧延伸第一平行导向部341,吸嘴主体1在位于第一平行导向部341的斜对侧设置与第一平行导向部341平行的第二平行导向部342。吸嘴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用于与盖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2,其中,所述的连接部2为设置于吸嘴主体1另一端与盖子配合的外螺纹部,在位于外螺纹部与第一导向板之间设置用于配合防盗环而设置的止挡件6,止挡件6的形状可以配合习知的不同的防盗环进行使用,均可以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习知的不同防盗环的要求可以适应性的进行选择。其中,第一平行导向部341和\或第二平行导向部342分别与吸嘴主体1的外缘相切设置,具体的,第一平行导向部341与第二平行导向部342与吸嘴主体1采用一体成型的注塑工艺制成,其中,第一平行导向部341和\或第二平行导向部342分别由吸嘴主体1的一侧往吸嘴主体1的外缘直线延伸,优选的,延伸至第一导向板3侧边持平的位置。其中,第一平行导向部341与第二平行导向部342的外缘具有斜向缺口343,斜向缺口343由位于第二导向板4的一侧往第一滑动间隙34的外缘延伸。其中,在位于第一平行导向部341与第二平行导向部342之间设置弧形过渡部343,配合该弧形过渡部343的使用,使其在吸嘴主体1转换角度时,弧形过渡部在配合导向轨道的边缘接触具有更高的顺滑度。其中,在位于第二导向板4底部平行设置第三导向板5,第二导向板4与第三导向板5之间形成外置导向轨道配合的第二滑动间隙45,吸嘴主体1在位于第二滑动间隙45设置第三平行导向部451以及第四平行导向部452。配合第二滑动间隙45以及第三平行导向部451与第四平行导向部452的使用,适用于在输送过程中,需要转角时,需要转换轨道时,将其转换至另一导向轨道上,对于该部分切换方法为习知的切换方法,故不在此详细的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仅仅是在上述的改进的转换吸嘴的角度上进一步的改进以适应于在转角时需要切换轨道的需要而设置,进一步的适用于自动化加工的需要。其中,第一导向板3、第二导向板4、第三导向板5的具有与第一平行导向部341、第二平行导向部342平行的第一平行边30、第二平行边40。其中,第一平行导向部341与第二平行导向部342呈一平板,平板由吸嘴主体1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第一平行边30或第二平行边40上。具体的说,第一平行导向部341、第二平行导向部342为一平板垂直于第一导向板3和\或第二导向板4,第一平行导向部341与第一导向板3、第二导向板4围设成用于导向轨道滑动的第一滑动间隙一侧;第二平行导向部342与第一导向板3、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装袋吸嘴,包括呈中空的筒体结构的吸嘴主体,吸嘴主体一端设置用于与所述的灌装袋开口端固定配合的压接部,吸嘴主体的另一端设置用于与盖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压接部与所述的连接部之间设置导向部,导向部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板以及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外置导向轨道配合的第一滑动间隙,吸嘴主体在位于第一滑动间隙上设置由吸嘴主体往其外侧延伸第一平行导向部,吸嘴主体在位于第一平行导向部的斜对侧设置与第一平行导向部平行的第二平行导向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装袋吸嘴,包括呈中空的筒体结构的吸嘴主体,吸嘴主体一端设置用于与所述的灌装袋开口端固定配合的压接部,吸嘴主体的另一端设置用于与盖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压接部与所述的连接部之间设置导向部,导向部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板以及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外置导向轨道配合的第一滑动间隙,吸嘴主体在位于第一滑动间隙上设置由吸嘴主体往其外侧延伸第一平行导向部,吸嘴主体在位于第一平行导向部的斜对侧设置与第一平行导向部平行的第二平行导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袋吸嘴,其特征在于:第一平行导向部和\或第二平行导向部分别与吸嘴主体的外缘相切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袋吸嘴,其特征在于:第一平行导向部和\或第二平行导向部分别由吸嘴主体的一侧往吸嘴主体的外缘直线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袋吸嘴,其特征在于:第一平行导向部与第二平行导向部的外缘具有斜向缺口,斜向缺口由位于第二导向板的一侧往第一滑动间隙的外缘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袋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武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柏达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