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299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17
本申请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包括嵌入单轨车车顶的空调机组和风道,在空调机组的顶部设有新风口,在空调机组的底部中央设有回风口,在回风口处设有空调回风装置,在空调机组的两侧对称设有送风口,每一侧设有2个送风口,四个送风口分别一一对应连通于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四送风道,在第一送风道的尾端设有第五送风道,处理过的空气分别通过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四送风道和第五送风道流入客室和司控室。该设计的风道系统合理利用了车顶空间,整车高度满足限界要求,位于车顶的控制器和走线槽使用空间更加合理,而且风道没有单独静压腔设计,送风机将处理过的空气送入风道时,阻力小,噪音低。

A Straddle Monorail Vehicle Air Channel System

This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straddle type monorail vehicle air duct system, which includes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nd air ducts embedded in the roof of monorail vehicles, a fresh air outlet on the top of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 return air outlet on the bottom of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n air conditioning return air device at the return air outlet, two air outlet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ir conditioning units, two air outlets on each side and one pair of four air outlets respectively. It should be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ir supply duct, the second air supply duct, the third air supply duct and the fourth air supply duct.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air supply duct, there is a fifth air supply duct. The treated air flows into the guest room and the control room through the first air supply duct, the second air supply duct, the third air supply duct, the fourth air supply duct and the fifth air supply duct, respectively. The designed air duct system makes rational use of the roof space, the height of the whole vehicl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imit, the use space of the controller and the traveling trough on the roof is more reasonable, and the air duct has no separate static chamber design. When the treated air is fed into the air duct, the resistance is small and the noise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
技术介绍
跨座式单轨是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跨座式单轨的特点是适应性强、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非常强。为适应跨座式单轨而建造的列车为跨座式单轨车,跨座式单轨车在建造的过程中,为尽可能的提高车速,会将整车建造的非常小巧。而风道系统作为跨座式单轨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是使车内空气循环、夏季为车内提供冷气、冬季为车内提供暖气等,因此风道系统是影响乘客乘坐环境的关键构造部分,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目前在列车设计的过程中,常采用的是矩形风道或机组和风道一体方式,会占用车顶很大空间,占用车辆功能部件的使用空间,不能满足车辆布局。同时,矩形风道需要单独静压腔,克服送风阻力增加,机组噪音和成本相应增加,不利于轻量化设计,车体高度超限界尺寸;机组风道一体会进一步增大车体空调框尺寸,机组结构会变的庞大、复杂,重量增加,车体宽度超限界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了跨座式单轨车车辆车顶空间狭小,常规风道无法使用且重量超标问题,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包括嵌入单轨车车顶的空调机组和风道,在所述空调机组的顶部设有新风口,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底部中央设有回风口,在所述空调机组的两侧对称设有送风口,每一侧设有2个所述送风口,在所述回风口处设有空调回风装置,所述风道包括5个送风道,分别为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四送风道和第五送风道,四个所述送风口分别一一对应连通于所述第一送风道、所述第二送风道、所述第三送风道、所述第四送风道,在所述第一送风道的尾端设有第五送风道,在所述第一送风道、所述第二送风道、所述第三送风道和所述第四送风道的下部均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向客室送风,所述第五送风道向司控室送风。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风装置包括风门、转动装置、回风格栅,所述风门通过转动装置固定到所述空调机组上,在所述风门和所述空调机组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回风格栅连接于所述风门上。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道是由板材拼接而成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由内置支架和外置支架支撑。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送风道、所述第二送风道、所述第三送风道和所述第四送风道均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到所述单轨车车顶,在所述第一送风道、所述第二送风道、所述第三送风道和所述第四送风道的下部均设有支撑骨架。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送风道、所述第二送风道、所述第三送风道和所述第四送风道的入口处均设有换向导流装置,所述换向导流装置由若干个呈弧形的导流板组成,相邻所述的导流板之间形成导风道。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装置包括出风盒、出风隔栅和设于所述出风隔栅上的散流组件,所述出风隔栅连接到所述出风盒上,所述散流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格栅上并位于所述出风盒的出口处,所述出风隔栅和所述出风盒之间进行密封设置。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散流组件由若干梯形块间隔排列而成。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形块由吸音材料制备而成。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出风盒内设有消声器,在所述消声器上设有导流流道。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设计了一款适用于跨座式单轨车的风道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和风道,新风口和回风口分别设置于空调机组的顶端和下部,送风口对称设于空调机组的两侧,每个送风口均连接一个送风道,这种结构设计的空调机组可以嵌入单轨车车顶,空调机组的上部与单轨车车顶弧度保持一致,合理利用了车顶空间,使功能部件合理布局,风道系统占用空间小,重量轻,阻力低,噪音低。附图说明图1是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空调回风装置仰视图;图3是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空调回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送风道入口处一换向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出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调机组;2、新风口;3、回风口;4、送风口;5、空调回风装置;6、第一送风道;7、第二送风道;8、第三送风道;9、第四送风道;10、第五送风道;11、出风装置;12、风门;13、转动装置;14、回风格栅;15、弹性体;16、第一支架;17、第二支架;18、支撑骨架;19、换向导流装置;20、第一导流板;21、第二导流板;22、第三导流板;23、出风盒;24、出风隔栅;25、梯形块;26、消声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中部件的尺寸、比例关系以及部件的数目均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包括空调机组1和风道,所述空调机组1的顶部与所述单轨车车顶的弧度一致,所述的空调机组1能嵌入跨座式单轨车的车顶并与跨座式单轨车车顶保持外观一致,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顶部设有新风口2,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底部中央设有回风口3,在所述回风口3处设有回风装置5,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两侧对称设有送风口4,每一侧设有2个所述送风口4,所述风道包括5个送风道,分别为第一送风道6、第二送风道7、第三送风道8、第四送风道9和第五送风道10,四个所述送风口分别一一对应连通于所述第一送风道6、所述第二送风道7、所述第三送风道8和所述第四送风道9,所述送风道的作用是将经过空调机组处理的气流输送到车体内部,保证乘客有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的尾端设有第五送风道10,所述第五送风道10的作用是向司控台送风,所述第一送风道6、第二送风道7、第三送风道8、第四送风道9均是由板材拼接而成的变截面容纳腔,所述变截面容纳腔的高度为107mm~217mm之间,所述第一送风道6、第二送风道7、第三送风道8、第四送风道9均为变出口面积送风,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第二送风道7、第三送风道8、第四送风道9上设有面积不同的出风口,如:所述出风口的面积可以为s1、s2、s3等,所述板材的材质可以为酚醛板块,所述的容纳腔由内置支架和外置支架支撑。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所述第二送风道7、所述第三送风道8和所述第四送风道9上均设有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7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16和所述第二支架17固定到所述单轨车车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16固定的送风道为刚性固定,通过所述第二支架17固定的送风道为可调节固定,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所述第二送风道7、所述第三送风道8和所述第四送风道9的下部均设有支撑骨架18。本申请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回风装置5包括多个可向下打开的风门12、每个所述风门12通过转动装置13固定到所述空调机组1上,这种结构的风门12设计便于空调机组1的检修,提高了维修安全性能,在所述风门12和所述空调机组1之间设有弹性体1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包括嵌入单轨车车顶的空调机组(1)和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顶部设有新风口(2),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底部中央设有回风口(3),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两侧对称设有送风口(4),每一侧设有2个所述送风口(4),在所述回风口(3)处设有空调回风装置(5),所述风道包括5个送风道,分别为第一送风道(6)、第二送风道(7)、第三送风道(8)、第四送风道(9)和第五送风道(10),四个所述送风口(4)分别一一对应连通于所述第一送风道(6)、所述第二送风道(7)、所述第三送风道(8)、所述第四送风道(9),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的尾端设有第五送风道(10),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所述第二送风道(7)、所述第三送风道(8)和所述第四送风道(9)的下部均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装置(11),所述出风装置(11)向客室送风,所述第五送风道(10)向司控室送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包括嵌入单轨车车顶的空调机组(1)和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顶部设有新风口(2),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底部中央设有回风口(3),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两侧对称设有送风口(4),每一侧设有2个所述送风口(4),在所述回风口(3)处设有空调回风装置(5),所述风道包括5个送风道,分别为第一送风道(6)、第二送风道(7)、第三送风道(8)、第四送风道(9)和第五送风道(10),四个所述送风口(4)分别一一对应连通于所述第一送风道(6)、所述第二送风道(7)、所述第三送风道(8)、所述第四送风道(9),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的尾端设有第五送风道(10),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所述第二送风道(7)、所述第三送风道(8)和所述第四送风道(9)的下部均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装置(11),所述出风装置(11)向客室送风,所述第五送风道(10)向司控室送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装置(5)包括风门(12)、转动装置(13)、回风格栅(14),所述风门(12)通过转动装置(13)固定到所述空调机组(1)上,在所述风门(12)和所述空调机组(1)之间设有弹性体(15),所述回风格栅(14)连接于所述风门(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道是由板材拼接而成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由内置支架和外置支架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玉海许峻峰孙亮罗冬冬毕海涛肖敏郭洪东叶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