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98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包括升降座、底板和压紧组件,所述升降座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用于调节所述底板的高度,所述升降座的底部安装有脚轮,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所述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固定板、滑杆和压紧板,所述固定板呈竖直镜像后的L型,所述固定板横臂上滑动安装有竖直向下的所述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对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的夹紧,因此一人即可完成加强件的焊接工作,降低人工投入成本;避免人工手扶,因此可确保焊接过程中加强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焊接质量。

A Welding Fixture for Left Side Joint Reinforce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elding fixture for the left side connection reinforcement,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seat, a bottom plate and a compression component. The lifting seat is arranged below the bottom plate for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ast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he compression component. The compression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xing plate, a sliding rod and a compression plate. The fixed plate is L-shaped after being vertically mirrored. A vertical downward slide rod is sliding on the cross arm of the fixed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slide rod is provided with the compression plate, and a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mpression plate and the fixed pl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it can clamp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left side wall connection, so one person can complete the welding work of the reinforcement, reduce the cost of labor input, avoid manual handrail, so it can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reinforcement in the welding process, thus ensuring the weld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总成通常按照主体主要分成三大块,分别为上车体总成、下车体焊接总成和活动件,其中上车体总成主要包括顶盖总成、左侧围焊接总成及右侧围焊接总成;左侧围焊接总成又包括左侧围以及连接在左侧围中部的连接加强件,连接加强件为倒T型,设置位于前后车门中间,通过焊接方式与左侧围连接。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加强件在焊接时,需要人工手扶加强件上端,使其保持直立状态,从而将其焊接在左侧围中部,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两人配合才可完成焊接工作,不仅浪费人工劳动力,而且人工手扶时容易晃动,稳定性差,易导致焊缝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强件焊接浪费人工劳动力,而且焊接时焊缝容易发生错位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实现对加强件的自动夹紧,从而避免人工手扶,同时可确保加强件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焊接质量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包括升降座、底板和压紧组件,所述升降座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用于调节所述底板的高度,所述升降座的底部安装有脚轮,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所述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固定板、滑杆和压紧板,所述固定板呈竖直镜像后的L型,所述固定板横臂上滑动安装有竖直向下的所述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滑杆上,用于对所述压紧板施加向下的顶推力,所述滑杆的顶部设置有拉环,且所述拉环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所述压紧板下方设置有限位夹板,且所述限位夹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对左侧围连接加强件进行夹紧限位。采用上述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将左侧围连接加强件放置在所述底板上,使加强件横边的底部卡在所述限位夹板中间,再利用所述压紧组件对横边的顶部进行压紧,在安放加强件时,先通过所述拉环将所述压紧板向上提拉,从而使加强件的横边穿过所述压紧板下方,卡入限位夹板中间,然后松开所述拉环,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力将所述压紧板向下压,使所述压紧板顶在加强件横边的顶面上,从而实现对加强件的夹紧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座包括底架、固定臂和顶升臂,所述底架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固定臂和所述顶升臂交叉设置,中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且转动连接的所述固定臂和所述顶升臂共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架两侧,所述固定臂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底架相铰接,所述顶升臂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相铰接,下端通过滚轮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架上,分列在两侧的所述滚轮之间设置有连接杆,用于将两根所述顶升臂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气缸,且所述气缸垂直于所述连接杆,用于推动所述连接杆横向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底架采用角钢焊接而成。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共设置有两块所述固定板,且每块所述固定板上均安装有一套所述压紧组件。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夹板为两块并列设置的长条板,且两块长条板之间的存放空间与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的厚度尺寸相匹配,该存放空间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板的横断面为“∩”型,且该“∩”型的底部开口与所述限位夹板中间的存放空间上下对应,用于对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的底部横边的上下两侧进行夹紧。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能够实现对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的夹紧,因此一人即可完成加强件的焊接工作,降低人工投入成本;2、避免人工手扶,因此可确保焊接过程中加强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焊接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底板;2、升降座;201、气缸;202、固定臂;203、滚轮;204、顶升臂;205、底架;206、连接杆;3、脚轮;4、压紧组件;401、固定板;402、滑杆;4021、拉环;403、弹簧;404、压紧板;5、限位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包括升降座2、底板1和压紧组件4,所述升降座2设置在所述底板1下方,用于调节所述底板1的高度,所述升降座2的底部安装有脚轮3,如此设置,方便对焊接夹具进行移动,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所述压紧组件4;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固定板401、滑杆402和压紧板404,所述固定板401呈竖直镜像后的L型,所述固定板401横臂上滑动安装有竖直向下的所述滑杆402,所述滑杆402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压紧板404,所述压紧板404与所述固定板401之间设置有弹簧403,且所述弹簧403套接在所述滑杆402上,用于对所述压紧板404施加向下的顶推力,所述滑杆402的顶部设置有拉环4021,且所述拉环4021位于所述固定板401的上方;所述压紧板404下方设置有限位夹板5,且所述限位夹板5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用于对左侧围连接加强件进行夹紧限位。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座2包括底架205、固定臂202和顶升臂204,所述底架205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固定臂202和所述顶升臂204交叉设置,中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且转动连接的所述固定臂202和所述顶升臂204共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架205两侧,所述固定臂20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1和所述底架205相铰接,所述顶升臂204的上端与所述底板1相铰接,下端通过滚轮203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架205上,分列在两侧的所述滚轮20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06,用于将两根所述顶升臂204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206的一侧设置有气缸201,且所述气缸201垂直于所述连接杆206,用于推动所述连接杆206横向移动,如此设置,便于在焊接加强板底部横边时,通过气缸201将连接杆206向回拉,从而使顶升臂204的上端向上升,使底板1带动加强板向上升起,方便操作工人焊接,在焊接加强板竖直边顶部时,通过气缸201将连接杆206向外顶出,从而使顶升臂204下带动底板1下降,使加强板的焊接位置降低。所述底架205采用角钢焊接而成,如此设置,便于减轻底架205的重量,同时保证底架205的支撑强度。所述底板1上共设置有两块所述固定板401,且每块所述固定板401上均安装有一套所述压紧组件4,如此设置,是由于加强件为倒T型,从而通过两组压紧组件4能够从加强件的竖直边两侧对称对加强件进行夹紧,从而保证焊接过程中加强件的稳定性。所述限位夹板5为两块并列设置的长条板,且两块长条板之间的存放空间与左侧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座(2)、底板(1)和压紧组件(4),所述升降座(2)设置在所述底板(1)下方,用于调节所述底板(1)的高度,所述升降座(2)的底部安装有脚轮(3),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所述压紧组件(4);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固定板(401)、滑杆(402)和压紧板(404),所述固定板(401)呈竖直镜像后的L型,所述固定板(401)横臂上滑动安装有竖直向下的所述滑杆(402),所述滑杆(402)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压紧板(404),所述压紧板(404)与所述固定板(401)之间设置有弹簧(403),且所述弹簧(403)套接在所述滑杆(402)上,用于对所述压紧板(404)施加向下的顶推力,所述滑杆(402)的顶部设置有拉环(4021),且所述拉环(4021)位于所述固定板(401)的上方;所述压紧板(404)下方设置有限位夹板(5),且所述限位夹板(5)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用于对左侧围连接加强件进行夹紧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座(2)、底板(1)和压紧组件(4),所述升降座(2)设置在所述底板(1)下方,用于调节所述底板(1)的高度,所述升降座(2)的底部安装有脚轮(3),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所述压紧组件(4);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固定板(401)、滑杆(402)和压紧板(404),所述固定板(401)呈竖直镜像后的L型,所述固定板(401)横臂上滑动安装有竖直向下的所述滑杆(402),所述滑杆(402)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压紧板(404),所述压紧板(404)与所述固定板(401)之间设置有弹簧(403),且所述弹簧(403)套接在所述滑杆(402)上,用于对所述压紧板(404)施加向下的顶推力,所述滑杆(402)的顶部设置有拉环(4021),且所述拉环(4021)位于所述固定板(401)的上方;所述压紧板(404)下方设置有限位夹板(5),且所述限位夹板(5)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用于对左侧围连接加强件进行夹紧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左侧围连接加强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2)包括底架(205)、固定臂(202)和顶升臂(204),所述底架(205)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固定臂(202)和所述顶升臂(204)交叉设置,中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且转动连接的所述固定臂(202)和所述顶升臂(204)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杰袁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北区长安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