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EMS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130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EMS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属于导航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在摇摆基座条件下,MEMS自主式的初始对准方法。在没有磁强计、GPS信息和多普勒计程仪等外界辅助导航信息的条件下,以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惯导为基础,设计了适用于MEMS的双轴旋转调制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来解决MEMS在摇摆基座条件下的自主对准问题。将双轴旋转调制技术和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技术结合起来,即可在没有磁强计、GPS信息和多普勒计程仪等外界辅助导航信息的条件下,采用捷联罗经对准的初始对准方法,完成MEMS摇摆基座下的自主初始对准,并达到MEMS初始对准精度要求。

An Initial Alignment Method for Strapdown Compass Based on Biaxial Rotation Modulation in MEM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itial alignment method of a strapdown compass with two-axis rotation modulation of a MEM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navig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nomous initial alignment method for MEM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ocking base. In the absence of external aided navigation information such as magnetometer, GPS information and Doppler log, an initial alignment method for the strapdown compass with two-axis rotation modulation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with two-axis rotation modul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utonomous alignment of the MEMS on rocking base. Combining the two-axis rotation modul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strapdown compass initial alignment technology, the strapdown compass initial alignment method can be used without the external auxiliary navigation information such as magnetometer, GPS information and Doppler log to complete the autonomous initial alignment under the swing base of the MEM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itial alignment accuracy of the M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EMS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在摇摆基座条件下,MEMS自主式的初始对准方法,属于导航领域。
技术介绍
初始对准技术是惯性导航系统进入导航的前提,其目的是为惯性导航系统提供准确的初始姿态信息,为惯导系统的惯导解算提供初始条件。惯性器件的精度是影响惯性导航系统成本的主要因素,选用MEMS作为惯性导航系统的惯性器件可以大大降低惯性导航系统的成本。但低成本的MEMS惯性器件陀螺漂移较大,不能感受到地球自转角速度,因此传统的自主初始对准方法不适用于MEMS摇摆基座下的自主初始对准。而采用MEMS双轴旋转调制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抑制MEMS陀螺仪的常值漂移对初始对准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了不依靠磁强计、GPS信息和多普勒计程仪等外界辅助导航信息完成MEMS摇摆基座下的自主式初始对准,使用罗经对准的初始对准方法可以完成MEMS的初始对准并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在没有磁强计、GPS信息和多普勒计程仪等外界辅助导航信息的条件下,MEMS摇摆基座下能够自主完成初始对准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没有磁强计、GPS信息和多普勒计程仪等外界辅助导航信息的条件下,以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惯导为基础,设计了适用于MEMS的双轴旋转调制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来解决MEMS在摇摆基座条件下的自主对准问题,从而有效地确定了MEMS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进行惯导解算的初始条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EMS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数据;步骤二:数学建模、标定技术、温度补偿技术等进行MEMS误差补偿;步骤三:设计适用于MEMS的双轴旋转调制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步骤四:设计适用于MEMS的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罗经初始对准算法。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包括:步骤一和步骤二具体过程为: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需要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和误差补偿。误差补偿后的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分别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步骤二具体过程为: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增加了转位机构和转位角度测量装置,IMU与可绕载体坐标系周期性旋转的转位机构固连。转位机构带动IMU周期性转动,将惯性器件常值误差调制成周期性变化的形式,消除其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旋转轴与天向陀螺敏感轴和北向陀螺敏感轴重合的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采取的旋转方案是16次序的对称双轴旋转方案。双轴旋转调制方案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附图4给出了16次序的双轴转动方案的转动过程图。附图5给出了16次序的双轴转动方案的转动过程简图。下面给出16次序双轴转动方案的旋转调制原理。以陀螺仪为例,一个双轴旋转调制周期内的A、B、C、D4个固定位置上,3个陀螺仪常值漂移在载体系上引起的姿态角误差必然满足:其中,每个固定位置的停顿时间均为Ts。以陀螺仪的其中一个转动周期为例,次序1、3、6、8构成的转动周期内,x、y轴的陀螺仪漂移在载体坐标系平面内呈现出正反各一周的变化规律。在上述的4个转换次序中,陀螺仪漂移在载体系xb轴的投影在每个转动过程中经过积分作用后为:同理,可以得到陀螺仪漂移在载体系yb轴的投影在每个转动过程中经过积分作用后为:因此整周期的积分过程中陀螺仪产生的常值偏差为0,即:其中,每个转动过程的时间均为Tz。双轴旋转调制方案采用的是IMU的间歇性转停方案。根据上述的计算过程可以得到,IMU静止和转动时,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三个敏感轴方向的常值偏差,在一个完整的旋转调制周期内积分后结果为零,因此该误差项不再对系统的导航精度产生影响,达到提高导航系统导航精度的目的。双轴旋转调制方案包括16个转动过程,16个停止过程,他们对应的IMU旋转坐标系与载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也不同。以16次序旋转方案的其中第一个转动次序为例,假设初始时刻IMU旋转坐标系与载体坐标系重合,IMU旋转坐标系以角速度ω绕天向轴转动,则t时刻后两者之间的夹角为ωt,他们之间的转换矩阵为:转动起始时刻坐标系位置关系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敏感到的是角速度和比力信息在IMU旋转坐标系中的分量,在导航解算时,要将其转换到载体坐标系下解算,相当于对测量结果增加了一次坐标变换。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测量值由r系转换到b系:IMU旋转坐标系下陀螺和加速度计的量测信息可表示为:式中,分别表示载体真实运动角速度和比力信息,εx、εy和εz表示陀螺仪输出误差,和表示加速度计输出误差,其中为转台的旋转角速度矢量,步骤三具体过程为:为了使MEMS在摇摆基座下自主地完成初始对准,本专利技术在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惯导的基础上,设计出适用于MEMS的双轴旋转调制捷联罗经初始对准的方法。根据附图6,可以得到捷联罗经水平对准东向通道有以下控制规律:假设捷联数学平台的更新时间为Ts,实际中对准回路的时间参数Td一般远远大于Ts,所以可以直接用一阶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将上述控制方程离散化为式中k=1,2,3...。同理捷联罗经对准北向通道控制方程离散化后为:式中k=1,2,3...。以东向对准通道为例,捷联罗经水平对准通道调节参数取值如下:式中σ、ξ和分别称为衰减系数、阻尼比和舒拉频率,选择阻尼比根据附图7,捷联罗经方位对准控制方程离散化后为:式中k=1,2,3...。捷联罗经方位对准通道调节参数取值如下:根据对准的精确性和快速性,并结合MEMS的噪声特性,调整衰减系数σ。并且设计的适用于MEMS双轴旋转调制捷联罗经对准的水平通道的衰减系数比方位通道的衰减系数要大。此外,将捷联数学平台也按更新周期Ts离散化,如下式所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双轴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MEMS的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通过双轴旋转调制技术抑制了惯性器件常值误差造成的对准误差,MEMS可以在脱离磁强计、GPS信息和多普勒计程仪等外界辅助导航信息的条件下,完成摇摆基座下的自主初始对准。附图说明图1为MEMS三轴陀螺仪输出;图2为MEMS三轴加表输出;图3为双轴旋转调制方案示意图;图4为16次序双轴转动方案转动过程图;图5为16次序双轴转动方案转动过程简图;图6为捷联罗经水平对准东向通道原理图;图7为捷联罗经方位对准原理图;图8为MEMS双轴旋转调制捷联罗经初始对准误差角曲线图;图9为50次MEMS双轴旋转调制捷联罗经初始对准误差角误差曲线图;图10整体设计流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结合图1至图9,在本专利技术中,首先在转位机构零位进行数学建模、标定技术、温度补偿技术等惯性器件误差抑制,并采集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然后采用双轴旋转调制技术将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常值误差调制成周期性变化的形式,抑制MEMS常值误差对初始对准精度的不利影响,最后,在没有磁强计、GPS信息和多普勒计程仪等外界辅助导航信息的条件下,采用捷联罗经对准的初始对准方法,完成MEMS摇摆基座下的自主初始对准,并达到MEMS初始对准精度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步骤一:MEMS数据采集。步骤二:数学建模、标定技术、温度补偿技术等进行MEMS误差补偿。在转位机构零位进行数学建模、标定技术、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EMS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数据;步骤二:数学建模、标定技术、温度补偿技术等进行MEMS误差补偿;步骤三:设计适用于MEMS的双轴旋转调制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步骤四:设计适用于MEMS的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罗经初始对准算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EMS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数据;步骤二:数学建模、标定技术、温度补偿技术等进行MEMS误差补偿;步骤三:设计适用于MEMS的双轴旋转调制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步骤四:设计适用于MEMS的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罗经初始对准算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EMS双轴旋转调制型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过程为: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增加了转位机构和转位角度测量装置,IMU与可绕载体坐标系周期性旋转的转位机构固连,转位机构带动IMU周期性转动,采取的旋转方案是16次序的对称双轴旋转方案;16次序双轴转动方案的旋转调制原理如下:一个双轴旋转调制周期内的A、B、C、D四个固定位置上,3个陀螺仪常值漂移在载体系上引起的姿态角误差必然满足:其中,每个固定位置的停顿时间均为Ts;次序1、3、6、8构成的转动周期内,x、y轴的陀螺仪漂移在载体坐标系平面内呈现出正反各一周的变化规律,在上述的4个转换次序中,陀螺仪漂移在载体系xb轴的投影在每个转动过程中经过积分作用后为:同理,可以得到陀螺仪漂移在载体系yb轴的投影在每个转动过程中经过积分作用后为:因此整周期的积分过程中陀螺仪产生的常值偏差为0,即:其中,每个转动过程的时间均为Tz;双轴旋转调制方案采用的是IMU的间歇性转停方案,根据上述的计算过程可以得到,IMU静止和转动时,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三个敏感轴方向的常值偏差,在一个完整的旋转调制周期内积分后结果为零;双轴旋转调制方案包括16个转动过程,16个停止过程,他们对应的IMU旋转坐标系与载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也不同,以16次序旋转方案的其中第一个转动次序进行计算,假设初始时刻IMU旋转坐标系与载体坐标系重合,IMU旋转坐标系以角速度ω绕天向轴转动,则t时刻后两者之间的夹角为ωt,他们之间的转换矩阵为:转动起始时刻坐标系位置关系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敏感到的是角速度和比力信息在IMU旋转坐标系中的分量,在导航解算时,要将其转换到载体坐标系下解算,相当于对测量结果增加了一次坐标变换,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测量值由r系转换到b系:IMU旋转坐标系下陀螺和加速度计的量测信息可表示为:式中,分别表示载体真实运动角速度和比力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权李梦浩程建华方涛车沣竺崔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