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785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座椅调节器包括靠背、控制装置以及调节装置,所述靠背上设有支撑板以及软垫,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靠背侧边,所述控制装置得以对所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得以对所述靠背进行调节,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以及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伸缩移动,所述软垫得以拱起不同的高度,得以满足不同人对所述软垫位置的要求,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地对人体的腰部进行保护,从而减缓了人们在驾车或者坐车时的疲惫感,提高了座椅的舒适度。

A Seat Regulator

The seat regulato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ackrest, a control device and a regulating device. The backrest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plate and a cushion. The control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backrest side. The control device can control the regulating device, and the regulating device can adjust the backrest. The regulat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regulating mechanism and a soft cushion. The second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first adjust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 plate, the second adjust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first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first adjusting mechanism can move the cushion up and down, the second adjusting mechanism can move the cushion up and down, the cushion can be arched at different heights to meet the cushion position of different people. The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design. It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waist of the human body, thus alleviating people's fatigue while driving or riding, and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th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调节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地说,是一种操作方便的座椅调节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汽车座椅也设计成前后可移动、靠背的角度可调节的结构。其中座椅的倾角调节通过旋转汽车座椅调节器小齿轮上的手柄,带动大齿轮转动,拉扯大齿轮上的钢丝绳实现角度的调节。由于现在车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由于现代社会中座椅的形状是固定的,人们在长时间坐车或者开车的情况下会产生疲倦感,这使得人们对座椅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的座椅只能对其前后位置或靠背的角度进行适当调节,其对人体腰部不能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而人们在长时间驾车或者坐车的情况下,腰部承受的压力较大,从而降低了驾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调节器,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同,其结构简单、功能性强,能根据不同身高的人将软垫调至合适的位置,从而能满足不能类型人的需求。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调节器包括靠背、控制装置以及调节装置,所述靠背上设有支撑板以及软垫,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控制装置得以对所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所述调节装置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另一端与所述软垫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调节,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以及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伸缩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有两个滑动组件、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一横杆,两个所述滑动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两侧,各个所述滑动组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横杆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中间,所述第一液压缸固接于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液压缸得以驱动所述第一横杆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横杆得以带动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支撑板上滑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各个所述滑动组件分别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得以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动组件得以沿着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上下滑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有两个驱动件,所述滑动组件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驱动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驱动件得以在所述滑动组件上滑动,各个所述驱动件包括两个第二液压缸以及两根铰接杆,两个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两端,各根所述铰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软垫,所述第二液压缸得以通过所述铰接杆调节所述软垫的拱起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源、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一液压泵以及第二液压泵,所述控制电源、所述第一液压泵以及所述第二液压泵均安装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内腔体,所述第一按钮以及所述第二按钮分别安装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按钮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泵启动,所述第一液压泵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相连,所述第一液压泵得以驱动所述第一液压缸伸缩移动,所述第二按钮得以控制所述第二液压泵启动,所述第二液压泵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相连,所述第二液压泵得以驱动所述第二液压缸伸缩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软垫为弧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设有可移动的软垫,可有效地对人体腰部进行支撑作用,有效地减轻了腰部的压力,缓解了人们的疲劳感,提高了座椅的舒适度和可调节度;其设有通过控制装置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调节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得以分别实现对所述软垫进行上下移动或者拱起高度的调节,由此得以满足不同类型的人对所述软垫位置的不同需求,整个装置操作方便、设计合理、灵活性高,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中图2沿A-A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中座椅调节器的初始状态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中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至图7所示的是一种座椅调节器1包括靠背10、控制装置30以及调节装置20,所述靠背10上设有支撑板11以及软垫12,所述控制装置30安装于所述靠背10侧边,所述控制装置30得以对所述调节装置20进行控制,所述调节装置20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1上,另一端与所述软垫12连接,所述调节装置20得以对所述靠背10进行调节,使得人们坐在座椅上时更加舒适,由此人们得以通过所述调节装置20对所述软垫12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所述软垫12处于合适位置,从而所述软垫12得以对人们的腰部进行支撑作用,有效地减轻了腰部的压力,提高了其舒适度,所述调节装置20包括第一调节机构21以及第二调节机构22,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1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1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22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1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1得以对所述软垫12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得以根据不同身高的人对所述软垫12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机构22得以对所述软垫12进行伸缩移动,从而所述软垫12得以拱起不同的高度,得以满足不同人对所述软垫位置的不同需求,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地对人体的腰部进行保护,从而减缓了人们在驾车或者坐车时的疲惫感,提高了座椅的舒适度。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1设有两个滑动组件23、第一液压缸24以及第一横杆25,两个所述滑动组件23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1两侧,各个所述滑动组件23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1,所述第一横杆25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滑动组件23,所述第一液压缸24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1中间,所述第一液压缸24固接于所述第一横杆25,所述第一液压缸24得以驱动所述第一横杆25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横杆25得以带动所述滑动组件23在所述支撑板11上滑动,当需要对所述软垫12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时,人们只需要按下所述第一按钮32,所述第一按钮32得以启动所述第一液压泵34,所述第一液压泵34得以驱动所述第一液压缸24进行伸缩移动,所述第一液压缸24得以驱动所述第一横杆25进行移动,所述第一横杆25得以带动所述滑动组件2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所述滑动组件23得以带动所述软垫12上下移动至合适位置,当所述软垫12到达合适位置时,人们只需松开所述第一按钮32即可,该操作方便快捷,能快速地将所述软垫12移动至合适位置,从而得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人对所述软垫12上下位置的不同要求。其中,各个所述滑动组件23分别设有第一滑块231,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块231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块231得以在所述第一滑槽13内滑动,从而所述滑动组件23得以随着所述第一滑块231在所述第一滑槽13内上下滑动,从而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1得以带动所述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控制装置以及调节装置,所述靠背上设有支撑板以及软垫,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控制装置得以对所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所述调节装置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另一端与所述软垫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调节,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以及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伸缩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控制装置以及调节装置,所述靠背上设有支撑板以及软垫,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控制装置得以对所述调节装置进行控制,所述调节装置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另一端与所述软垫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调节,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以及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得以对所述软垫进行伸缩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有两个滑动组件、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一横杆,两个所述滑动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两侧,各个所述滑动组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横杆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中间,所述第一液压缸固接于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液压缸得以驱动所述第一横杆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横杆得以带动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支撑板上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滑动组件分别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得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强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华泰模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