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0774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混合动力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第三挡位齿轮组、第四挡位齿轮组、主减主动齿轮及主减从动齿轮。本申请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发动机具有多个驱动挡位,每个电机均具有两个驱动挡位,可实现单电机纯电驱动、双电机纯电驱动、发动机和电机串联增程驱动、发动机和电机并联驱动及发动机直接驱动等工作模式。发动机能够在全工况下工作在具有较高燃油经济性的区间,以此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

Hybrid Electric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ybrid power, and relates to a hybrid drive system and a vehicle. The hybrid drive system comprises an engine, a first motor, a second motor, a first clutch, a second clutch, a first synchronizer, a second synchronizer, a first axis, a second axis, a third axis, a first gear set, a second gear set and a third gear set. Fourth gear set, main reducing drive gear and main reducing driven gear. The hybrid power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in this application have multiple driving gears, each motor has two driving gears, which can realize single motor pure electric drive, dual motor pure electric drive, engine and motor series extended range drive, engine and motor parallel drive and engine direct drive. The engine can work in the section with high fuel economy under all working condi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fuel economy of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属于混合动力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改进车辆燃料经济性。例如,发动机可以在怠速、减速或制动期间关闭,采用纯电驱动模式行驶,以消除由于发动机阻力导致的效率损失。另外,通过再生制动产生或由电机在发动机运行期间发电存储在动力电池中的能量,可在纯电驱动模式下被利用,或在混合驱动模式下补充发动机的转矩或功率。混合动力车辆能够结合至少两种不同的动力来进行驱动,目前大部分混合动力车辆都是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该混合动力系统包括从燃油得到动力的发动机和由电力驱动的电动机。为了最大程度上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很多汽车厂商开发的混合动力系统都采用了双电机结构,即除驱动电机外,还增加了一个发电机。由于同时存在发动机、发电机和驱动电机,三者之间的连接和控制将直接影响混合动力车辆的性能。目前,利用行星齿轮和双电机实现纯电驱动模式、串联模式和混合驱动模式的车辆有通用公司的沃兰达(Volt),但是,其三模式驱动的功能实现需要3个多片离合器。可见,现有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零部件较多,导致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复杂及系统效率低。此外,现有的混合动力系统很难同时解决低速和中低速发动机效率问题、电平衡问题以及发动机高速动力性问题。发动机很难工作在燃油经济区间,车辆燃油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的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很难工作在燃油经济性较高的区间,车辆燃油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第三挡位齿轮组、第四挡位齿轮组、主减主动齿轮及主减从动齿轮;所述第一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一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三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四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四挡位主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所述主减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减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轴为空套在所述第一轴上的空心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连接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轴上,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第二挡位从动齿轮、第三挡位从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三轴上,所述主减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三轴上;所述第一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与第二挡位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一同步器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从动齿轮接合或断开;所述第二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挡位从动齿轮与第四挡位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一同步器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三挡位从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接合或断开。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第三挡位齿轮组、第四挡位齿轮组及主减主动齿轮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相互嵌套以构成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挡位主动齿轮、第二挡位主动齿轮、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主动齿轮沿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向远离所述发动机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发动机、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同轴布置,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三轴平行间隔布置。可选地,所述主减主动齿轮、第一挡位从动齿轮、第二挡位从动齿轮、第三挡位从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向远离所述发动机的方向依次排布。可选地,所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同步器、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第三挡位齿轮组、主减主动齿轮及主减从动齿轮;所述第一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一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三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轴为空套在所述第一轴上的空心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连接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轴上,所述第二挡位从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从动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三轴上,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及主减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三轴上;所述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挡位从动齿轮与第三挡位从动齿轮之间,所述同步器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挡位从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从动齿轮接合或断开。可选地,所述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相互嵌套以构成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挡位主动齿轮、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主动齿轮沿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向远离所述发动机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发动机、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同轴布置,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三轴平行间隔布置。可选地,所述主减主动齿轮、第一挡位从动齿轮、第二挡位从动齿轮、同步器及第三挡位从动齿轮向远离所述发动机的方向依次排布。可选地,所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再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同步器、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第三挡位齿轮组、主减主动齿轮及主减从动齿轮;所述第一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一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三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轴为空套在所述第一轴上的空心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连接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主动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一轴上,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第二挡位从动齿轮、第三挡位从动齿轮及主减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三轴上;所述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挡位主动齿轮与第三挡位主动齿轮之间,所述同步器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主动齿轮接合或断开。可选地,所述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相互嵌套以构成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挡位主动齿轮、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同步器及第三挡位主动齿轮沿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向远离所述发动机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发动机、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同轴布置,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三轴平行间隔布置。可选地,所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再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第三挡位齿轮组、第四挡位齿轮组、主减主动齿轮及主减从动齿轮;所述第一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一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三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四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四挡位主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所述主减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减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轴为空套在所述第一轴上的空心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连接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轴上,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第二挡位从动齿轮、第三挡位从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三轴上,所述主减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三轴上;所述第一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与第二挡位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一同步器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从动齿轮接合或断开;所述第二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挡位从动齿轮与第四挡位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一同步器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三挡位从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接合或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第三挡位齿轮组、第四挡位齿轮组、主减主动齿轮及主减从动齿轮;所述第一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一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三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四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四挡位主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所述主减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减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轴为空套在所述第一轴上的空心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连接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轴上,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第二挡位从动齿轮、第三挡位从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三轴上,所述主减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三轴上;所述第一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与第二挡位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一同步器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挡位从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从动齿轮接合或断开;所述第二同步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挡位从动齿轮与第四挡位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一同步器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三挡位从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接合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第三挡位齿轮组、第四挡位齿轮组及主减主动齿轮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相互嵌套以构成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挡位主动齿轮、第二挡位主动齿轮、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主动齿轮沿所述第一轴的轴线向远离所述发动机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发动机、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同轴布置,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三轴平行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主动齿轮、第一挡位从动齿轮、第二挡位从动齿轮、第三挡位从动齿轮及第四挡位从动齿轮向远离所述发动机的方向依次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6.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同步器、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第三挡位齿轮组、主减主动齿轮及主减从动齿轮;所述第一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一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一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二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二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三挡位齿轮组包括啮合的第三挡位主动齿轮及第三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金辉朱新明傅升科林伦琴张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