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276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加工平台、夹持定位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加工平台底部,且打磨装置安装在加工平台表面,所述夹持定位装置由固定板、螺纹杆、驱动电机和夹持臂组成,所述固定板设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对称分别固定在加工平台底部,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刻有正螺纹和反螺纹,且螺纹杆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加工平台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定位装置可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夹持固定,再通过打磨组件内的调节件调节两个打磨头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同时满足对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打磨加工,不需要额外的加工设备,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A S698 Bearing Inner and Outer R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S698 bearing inner and outer ring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processing platform, a clamping positioning device and a grinding device. The clamping positioning devic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rocessing platform, and the grind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cessing platform. The clamping positioning device consists of a fixing plate, a screw rod, a driving motor and a clamping arm. The fixing plate has two and two fixing plates. The fixed plate is symmetrically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rocessing platform. The two ends of the threaded rod are engraved with positive and reverse threads respectively,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threaded rod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wo fixed plates respectively through bearings. The driving motor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rocessing platform. The clamping and fixing device of the outer ring and the inner ring of the bearing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can be realized by the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and then grinding. The adjusting parts in the assembly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grinding heads, so that the grinding of the bearing outer ring and the bearing inner ring can be simultaneously satisfied without additional processing equipment, thus reducing the process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
,具体为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轴承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少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对尺寸和机械性能要求精度比较高。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保持架、滚动体、和密封圈等构成,内圈一般与轴固定,外圈一般与转轮固定。在轴承的制造过程中,各零部件分别加工成型,最后装配一体,轴承外圈和内圈分别加工,同时都需要粗、细磨外圆和磨沟,但由于轴承内圈和外圈直径不同,在粗磨时需要配备不同尺寸的加工设备,导致加工成本较大,且二次定位导致加工精度不高和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及其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加工平台、夹持定位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加工平台底部,且打磨装置安装在加工平台表面。优选的,所述夹持定位装置由固定板、螺纹杆、驱动电机和夹持臂组成,所述固定板设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对称分别固定在加工平台底部,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刻有正螺纹和反螺纹,且螺纹杆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加工平台底部,且驱动电机输出端与螺纹杆一端固定,所述加工平台表面开有移动口,所述夹持臂设有两个,且两个夹持臂对称分布在螺纹杆两端,夹持臂底部均开有螺纹孔,所述夹持臂底端滑动贯穿移动口,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臂由移动板、顶板、内圈接触板、外圈接触板和弹簧组成,所述移动板底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且移动板外侧与移动口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顶板固定在移动板顶部,所述弹簧设有多个,且对称分布固定在顶板两侧,所述内圈接触板和外圈接触板分别分布在顶板两侧,且均通过多个弹簧与顶板两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圈接触板和外圈接触板外侧均固定有防滑塑胶软垫。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由移动筒、丝杆、升降电机、滑块、连接板、打磨电机和调节件组成,所述移动筒固定在加工平台表面,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在移动筒底部内壁上,且升降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底端固定,丝杆顶部通过轴承与移动筒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内开有螺纹孔,且通过螺纹孔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打磨电机通过连接板与滑块一侧固定,且打磨电机输出端与调节件固定。优选的,所述调节件由转动板、电动推杆、U型壳、连接杆、伸缩板、伸缩套和打磨头组成,所述转动板顶部与打磨电机输出端固定,且转动板底部通过电动推杆与伸缩套固定,所述伸缩板设有两个,且对称插于伸缩套两端内,所述U型壳设有四个,且分别固定在转动板底部两端和两个伸缩板表面,所述连接板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板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四个U型壳转动连接,所述打磨头设有两个,且对称安装在两个伸缩板底部。优选的,所述滑块两侧对称开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等距设有多个助滑件,所述助滑件由滚轮和滚轴组成,所述滚轮固定套在滚轴外侧,且滚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滑动槽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滚外侧与移动筒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工艺:a.将外圈放置在工作台上,此时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两个夹持臂相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外圈的夹持固定,同时,通过升降电机转动,带动调节件向下移动,并通过电动推杆伸缩调节两个打磨头之间的距离,当两个打磨头移动到加工位置时,通过打磨电机转动,开始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加工。b.轴承外圈打磨加工完后,再将轴承内圈放置在加工平台上,同理通过两个夹持臂实现对内圈的夹持固定,再通过电动推杆伸缩,调节两个打磨头之间的距离,从而完成对内圈的加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夹持定位装置可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夹持固定,再通过打磨组件内的调节件调节两个打磨头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同时满足对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打磨加工,不需要额外的加工设备,从而降低加工成本。2、本专利技术滑块两侧开有助滑件,通过助滑件能够大幅度减少滑块在移动时产生的摩擦,降低零件损耗,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夹持臂与轴承外圈夹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夹持臂与轴承内圈夹持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滑块与移动筒内壁连接示意图;图7为图3中B区域放大图。图中:1-加工平台;2-夹持定位装置;3-打磨装置;4-固定板;5-螺纹杆;6-驱动电机;7-夹持臂;8-移动口;9-移动板;10-顶板;11-内圈接触板;12-外圈接触板;13-弹簧;14-移动筒;15-丝杆;16-升降电机;17-滑块;18-连接板;19-打磨电机;20-调节件;21-转动板;22-电动推杆;23-U型壳;24-连接杆;25-伸缩板;26-伸缩套;27-打磨头;28-滑动槽;29-助滑件;30-滚轮;31-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图示中的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加工平台1、夹持定位装置2和打磨装置3,所述夹持定位装置2固定安装在加工平台1底部,且打磨装置3安装在加工平台1表面。所述夹持定位装置2由固定板4、螺纹杆5、驱动电机6和夹持臂7组成,所述固定板4设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4对称分别固定在加工平台1底部,所述螺纹杆5两端分别刻有正螺纹和反螺纹,且螺纹杆5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固定板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安装在加工平台1底部,且驱动电机6输出端与螺纹杆5一端固定,所述加工平台1表面开有移动口8,所述夹持臂7设有两个,且两个夹持臂7对称分布在螺纹杆5两端,夹持臂7底部均开有螺纹孔,所述夹持臂7底端滑动贯穿移动口8,并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通过夹持定位装置2能够满足对不同直径的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夹持定位。所述夹持臂7由移动板9、顶板10、内圈接触板11、外圈接触板12和弹簧13组成,所述移动板9底部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且移动板9外侧与移动口8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顶板10固定在移动板9顶部,所述弹簧13设有多个,且对称分布固定在顶板10两侧,所述内圈接触板11和外圈接触板12分别分布在顶板10两侧,且均通过多个弹簧13与顶板10两侧固定连接,通过两个夹持臂7实现对轴承外圈或者轴承内圈的定位。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先将轴承外圈放置在加工平台1上,此时,通过驱动电机6转动,带动螺纹杆5转动,由于两个移动板9对称分布在螺纹杆5两端,带动两个移动板9相向移动,再通过外圈接触板12与轴承外圈接触挤压,实现轴承外圈的夹持固定,同理,将轴承内圈放置在加工平台1上时,通过驱动电机6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板9背向移动,再通过内圈接触板11与轴承内圈接触挤压,从而实现对轴承内圈的夹持固定,满足对不同直径的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夹持定位。所述内圈接触板11和外圈接触板12外侧均固定有防滑塑胶软垫,增大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加工平台(1)、夹持定位装置(2)和打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定位装置(2)固定安装在加工平台(1)底部,且打磨装置(3)安装在加工平台(1)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加工平台(1)、夹持定位装置(2)和打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定位装置(2)固定安装在加工平台(1)底部,且打磨装置(3)安装在加工平台(1)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定位装置(2)由固定板(4)、螺纹杆(5)、驱动电机(6)和夹持臂(7)组成,所述固定板(4)设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4)对称分别固定在加工平台(1)底部,所述螺纹杆(5)两端分别刻有正螺纹和反螺纹,且螺纹杆(5)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固定板(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安装在加工平台(1)底部,且驱动电机(6)输出端与螺纹杆(5)一端固定,所述加工平台(1)表面开有移动口(8),所述夹持臂(7)设有两个,且两个夹持臂(7)对称分布在螺纹杆(5)两端,夹持臂(7)底部均开有螺纹孔,所述夹持臂(7)底端滑动贯穿移动口(8),并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7)由移动板(9)、顶板(10)、内圈接触板(11)、外圈接触板(12)和弹簧(13)组成,所述移动板(9)底部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且移动板(9)外侧与移动口(8)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顶板(10)固定在移动板(9)顶部,所述弹簧(13)设有多个,且对称分布固定在顶板(10)两侧,所述内圈接触板(11)和外圈接触板(12)分别分布在顶板(10)两侧,且均通过多个弹簧(13)与顶板(10)两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接触板(11)和外圈接触板(12)外侧均固定有防滑塑胶软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S698轴承内外圈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3)由移动筒(14)、丝杆(15)、升降电机(16)、滑块(17)、连接板(18)、打磨电机(19)和调节件(20)组成,所述移动筒(14)固定在加工平台(1)表面,所述升降电机(16)固定在移动筒(14)底部内壁上,且升降电机(16)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磊任晓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华磊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