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0185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1:48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可一次性折弯一个绕组层中具有不同折弯角度、折弯长度的扁线,防止扁线往扁线厚度方向产生形变。它包括转套、驱动装置,在转套的外周开设有扁线Ⅰ卡持槽,每一个扁线Ⅰ卡持槽与部分或全部扁线的端部一一相对;当转套沿轴向向铁芯端部移动时,扁线Ⅰ端部能够伸入相对的扁线Ⅰ卡持槽内;当转套转动时,扁线Ⅰ在铁芯圆周方向弯曲;在同一个圆周上扁线的外周环绕导向套,导向套的外周与扁线在径向方向的外侧接触,以防止扁线在折弯时扁线在定子铁芯径向向外变形;限位段与卡持段相连,限位段的外周与扁线在径向方向的内侧接触,以防止扁线在折弯时扁线在定子铁芯径向向内变形。

A device for bending flat wire in winding of flat wire motor

The technology provides a device for bending flat wires in flat-wire motor windings, which can bend flat wires with different bending angles and lengths in one winding layer at one time to prevent the flat wires from deform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flat wires. It consists of a rotary sleeve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re are flat line I holding grooves around the rotary sleeve. Each flat line I holding groove is one to one opposite the ends of some or all flat lines. When the rotary sleeve moves along the axis to the end of the core, the flat line I end can extend into the relative flat line I holding groove; when the rotary sleeve rotates, the flat line I bends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core; and the flat line I is on the same circumference.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guide sleeve is surrounded by the guide sleeve, a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guide sleeve contacts with the flat line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so as to prevent the flat line from deforming radially outward in the stator core when the flat line is bent; the limit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ing section, a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limit section contacts with the inner side of the flat line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so as to prevent the flat line from deforming radially inward in the stator core when the flat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折弯扁线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使用该装置折弯扁线,可以一次性折弯一个绕组层中具有不同折弯角度、折弯长度的扁线,有效防止扁线在扁线厚度方向产生形变,利于减小扁线折弯部的趋肤效应。
技术介绍
相比于横截面为圆形的圆导线制成的绕组,横截面为矩形的矩形导线(以下简称扁线)制成的电机绕组具有槽满率高,散热好等特点,因而,使用扁线制作电机绕组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但是,扁线在宽度方向上的强度比圆线高,难以弯曲,是扁线电机绕组制作的难点之一。在导线折弯时,一般工艺为:将扁线穿入定子铁芯后,或穿过铁芯的扁线一端需要、或两端都需要沿着扁线所处绕组层的圆周方向弯曲,折弯后的扁线端部与定子铁芯的轴线平行。一般情况下,铁芯两端的绕组层是不同的,一端是一致端YZ,另一端是差异端CY。一致端YZ是指在伸出铁芯一端沿着圆周方向弯曲时,所有扁线折弯角度一致且扁线折弯后的高度(扁线端部在铁芯轴向方向到铁芯端面的距离)相同的绕组层一端。承担一致端YZ的扁线折弯的装置为一致端工装。伸出铁芯一端的扁线,沿着圆周方向弯曲时,由于跨接需要等要求,少数扁线的折弯角度不同于大多数扁线的折弯角度,少数扁线折弯后的高度(扁线端部在铁芯轴向方向到铁芯端面的距离)高于大多数扁线折弯后的高度,绕组层的此端为差异端CY。承担差异端CY的扁线折弯的装置为差异端工装。在定子铁芯T内的电机绕组R中,一般地,把位于同一半径上宽度为k、厚度为h的扁线B称作绕组层C,该绕组层的内径为J1、外径为J2。一个绕组层C中的扁线B,扁线B的端部相对于该扁线B的初始位置在绕组层C周向的角度变化称为该扁线的折弯角度D,折弯后的扁线B的高度(扁线端部在铁芯轴向方向到铁芯端面的距离)称为折弯高度H;折弯角度D1相同、折弯高度H1等高的多数扁线称为扁线Ⅰ01;折弯角度D2小于扁线Ⅰ01的折弯角度D1的少数扁线称为扁线Ⅱ02(大部分情形,扁线Ⅱ02折弯高度H2与扁线Ⅰ01折弯高度H1等高);折弯角度D3小于扁线Ⅰ01的折弯角度D1但大于扁线Ⅱ02的折弯角度D2的少数扁线称为扁线Ⅲ03(大部分情形,扁线Ⅲ03折弯高度H3大于扁线Ⅰ01折弯高度H1);即:D1>D3>D2;且一般情形下,H3>H1=H2。扁线Ⅰ01、扁线Ⅱ02和扁线Ⅲ03统称为扁线B。习惯上,扁线B的折弯方向以目视该折弯端为基准。由于定子铁芯内的线槽数量较多,为施工方便,现有技术中,对于线槽或线槽中的扁线B进行顺时针的编号,该编号称为扁线序号。当导线在高频电环境下工作,导线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线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线的“皮肤”部分,即电流集中在导线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线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线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使导线的阻抗增加,致使其损耗功率也增加。这种趋肤效应的客观存在,当导线的厚度超过一定值后,导线的实际电阻会增大,导致绕组的效率降低,因此,导线的厚度不应超过产生较大趋肤效应的厚度(可根据载波频率计算获得),这一原则可简单理解为厚度越小的扁线,趋肤效应影响越小。但是,厚度越小的扁线,沿着宽度方向的弯曲成型难度越大,因为扁线极易向厚度(尺寸较小)方向变形,而不易向宽度(尺寸较大)方向变形,恰恰绕组制作过程中将扁线折弯时需要的就是不允许扁线向厚度方向变形而要向宽度方向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使用该装置折弯扁线,可以一次性折弯一个绕组层一致端的扁线,各扁线折弯角度一致、折弯高度一致,作业效率高;还可以一次性折弯一个绕组层差异端中的具有不同折弯角度、折弯长度的扁线,有效防止扁线往扁线厚度方向产生形变,利于减小扁线折弯部的趋肤效应。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所述的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包括转套、驱动转套轴向移动和绕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在转套的外周开设有扁线Ⅰ卡持槽,每一个扁线Ⅰ卡持槽与穿过扁线电机绕组中铁芯同一个圆周上的部分或全部扁线的端部在轴向方向一一相对;与扁线Ⅰ卡持槽轴向相对的扁线称之为扁线Ⅰ;当转套沿轴向向铁芯端部移动时,扁线Ⅰ端部能够伸入相对的扁线Ⅰ卡持槽内;当转套转动时,使端部伸入扁线Ⅰ卡持槽内的扁线Ⅰ在铁芯圆周方向弯曲;在同一个圆周上扁线的外周环绕导向套,导向套的外周与所述的同一个圆周上扁线在径向方向的外侧接触,以防止扁线在折弯时扁线在定子铁芯径向向外变形;限位段与卡持段相连,限位段的外周与所述的同一个圆周上扁线在径向方向的内侧接触,以防止扁线在折弯时扁线在定子铁芯径向向内变形。本专利的有益效果:由于各扁线I的卡持槽共同设置一个转套上,所以通过该转套的转动,可以同步弯曲扁线I,使得各扁线I折弯角度相同,生产效率高。在转套转动的过程中,因扁线在圆周方向弯曲,扁线在轴向方向就逐渐缩短,如果转套仅仅转动,而不轴向向着铁芯端部移动,扁线就会逐渐从扁线I卡持槽内脱出。所以,转套在转动的过程中,还需要向着铁芯端部移动。本专利采用导向套和限位段能够保证在薄导线(扁线)宽度方向弯曲薄导线而薄导线在厚度方向不翘曲,薄导线可以避免趋肤效应,这是本专利区别于其它技术的关键之一。该扁线折弯的装置可以用于对绕组层一致端的扁线进行折弯,也可以用于对绕组层差异端的的扁线进行折弯。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把对绕组层一致端扁线进行折弯的装置称之为一致端工装,对差异端的的扁线进行折弯的装置称之为差异端工装。对于一致端工装来说,每一个扁线Ⅰ卡持槽与穿过扁线电机绕组中铁芯同一个圆周上的全部扁线的端部在轴向方向一一相对。对于差异端工装来说,每一个扁线Ⅰ卡持槽与穿过扁线电机绕组中铁芯同一个圆周上的部分扁线的端部在轴向方向一一相对。作为对上述的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扁线Ⅰ卡持槽与穿过扁线电机绕组中铁芯的部分扁线的端部在轴向方向一一相对,除了扁线Ⅰ外的扁线称之为剩余扁线;开设有扁线Ⅰ卡持槽的转套部分称之为卡持段;在卡持段上沿周向方向开有滞转槽,一个扁线Ⅲ镶块在转套的周向滑动、在转套的轴向固定地设置在一个滞转槽内;从滞转槽槽壁到与其在周向相对的扁线Ⅲ镶块侧面间的圆心角大小为x°;扁线Ⅲ镶块的外侧面开设有扁线III卡持槽,每一个扁线III卡持槽与部分或全部剩余扁线的端部在轴向方向一一相对;与扁线III卡持槽轴向相对的剩余扁线称之为扁线III;当转套沿轴向向铁芯端部移动时,扁线III端部能够伸入相对的扁线III卡持槽内;当转套转动角度z°≤x°时,转套相对于扁线Ⅲ镶块在周向转动,扁线Ⅲ镶块不转动;当转套转动角度z°>x°时,滞转槽槽壁与扁线Ⅲ镶块侧面接触,转套带动扁线Ⅲ镶块一起绕轴线转动,扁线Ⅲ镶块转动的角度y°=z°-x°;当扁线Ⅲ镶块转动时,使端部伸入扁线III卡持槽内的扁线III在铁芯圆周方向弯曲。经过这种改进,能够使得该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此时是差异端工装)不但可以对大多数的扁线I进行一次性折弯,可以对少部分的扁线III进行一次性折弯。大部分扁线I的折弯角度D1为z°,少部分扁线III的折弯角度D3为y°,z°-y°=x°;由于转套转动x°后,扁线Ⅲ镶块才和转套一起转动,所以,x°就是扁线Ⅲ镶块相对于转套滞动设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包括转套、驱动转套轴向移动和绕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转套的外周开设有扁线Ⅰ卡持槽,每一个扁线Ⅰ卡持槽与穿过扁线电机绕组中铁芯同一个圆周上的部分或全部扁线的端部在轴向方向一一相对;与扁线Ⅰ卡持槽轴向相对的扁线称之为扁线Ⅰ;当转套沿轴向向铁芯端部移动时,扁线Ⅰ端部能够伸入相对的扁线Ⅰ卡持槽内;当转套转动时,使端部伸入扁线Ⅰ卡持槽内的扁线Ⅰ在铁芯圆周方向弯曲;在同一个圆周上扁线的外周环绕导向套,导向套的外周与所述的同一个圆周上扁线在径向方向的外侧接触,以防止扁线在折弯时扁线在定子铁芯径向向外变形;限位段与卡持段相连,限位段的外周与所述的同一个圆周上扁线在径向方向的内侧接触,以防止扁线在折弯时扁线在定子铁芯径向向内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包括转套、驱动转套轴向移动和绕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转套的外周开设有扁线Ⅰ卡持槽,每一个扁线Ⅰ卡持槽与穿过扁线电机绕组中铁芯同一个圆周上的部分或全部扁线的端部在轴向方向一一相对;与扁线Ⅰ卡持槽轴向相对的扁线称之为扁线Ⅰ;当转套沿轴向向铁芯端部移动时,扁线Ⅰ端部能够伸入相对的扁线Ⅰ卡持槽内;当转套转动时,使端部伸入扁线Ⅰ卡持槽内的扁线Ⅰ在铁芯圆周方向弯曲;在同一个圆周上扁线的外周环绕导向套,导向套的外周与所述的同一个圆周上扁线在径向方向的外侧接触,以防止扁线在折弯时扁线在定子铁芯径向向外变形;限位段与卡持段相连,限位段的外周与所述的同一个圆周上扁线在径向方向的内侧接触,以防止扁线在折弯时扁线在定子铁芯径向向内变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扁线电机绕组中扁线折弯的装置,其特征是,每一个扁线Ⅰ卡持槽与穿过扁线电机绕组中铁芯的部分扁线的端部在轴向方向一一相对,除了扁线Ⅰ外的扁线称之为剩余扁线;开设有扁线Ⅰ卡持槽的转套部分称之为卡持段;在卡持段上沿周向方向开有滞转槽,一个扁线Ⅲ镶块在转套的周向滑动设置在一个滞转槽内;从滞转槽槽壁到与其在周向相对的扁线Ⅲ镶块侧面间的圆心角大小为x°;扁线Ⅲ镶块的外侧面开设有扁线III卡持槽,每一个扁线III卡持槽与部分或全部剩余扁线的端部在轴向方向一一相对;与扁线III卡持槽轴向相对的剩余扁线称之为扁线III;当转套沿轴向向铁芯端部移动时,扁线III端部能够伸入相对的扁线III卡持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中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