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道探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9223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场管道探伤装置。该技术方案对探伤机的外部构造进行了创新性改进,首先采用一车体结构对探伤机本体进行承载,该车体采用皮带传动模式,对场地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与此同时,将探伤机的探头设置于凸出杆上,而凸出杆连接在仓体的前端,从而可在行进过程中持续完成两侧管壁的探伤检测;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支柱和弹簧结构设置了拨片,利用拨片接触于皮带上端,基于这种构造,能够在行进过程中对皮带表面可能附着的大颗粒污物进行清扫,从而避免因皮带表面附着颗粒物而影响运动稳定性的问题。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正常发挥探伤机探伤作用的同时实现了其运动能力,从而节省了人力投入,提升了工作效率。

On-site pipeline flaw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场管道探伤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探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现场管道探伤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探伤,是利用穿透性射线来检查管道内部缺陷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射线有X射线和γ射线两种,X射线和γ射线能不同程度地透过金属材料,对照相胶片产生感光作用。利用这种性能,当射线通过被检查的焊缝时,因管道缺陷对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使射线落在胶片上的强度不一样,胶片感光程度也不一样,这样就能准确、可靠、非破坏性地显示缺陷的形状、位置和大小。现有技术中,管道探伤装置不具有运动能力,需要由人员搬运至待检测位置,当需要对管道全长进行检测时,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开发一种具有管道内运动能力的探伤装置,则有望降低人员操作量、提升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现场管道探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管道不同位置进行探伤检测时,需要由人员将探伤设备逐次搬运至待测位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探伤设备不具有运动能力。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现场管道探伤装置,包括仓体,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皮带,探伤机本体,探头,凸出杆,斜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现场管道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1),电机(2),主动轮(3),从动轮(4),皮带(5),探伤机本体(6),探头(7),凸出杆(8),斜拉杆(9),支柱(10),弹簧(11),拨片(12),其中,在仓体(1)中设置有电机(2),电机(2)与主动轮(3)传动连接,主动轮(3)通过皮带(5)与从动轮(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3)、从动轮(4)以及皮带(5)均位于仓体(1)的外部,探伤机本体(6)设置于仓体(1)的内部,凸出杆(8)水平的连接在仓体(1)的前端,探伤机本体(6)的探头(7)固定连接在凸出杆(8)的前端,探头(7)通过导线与探伤机本体(6)相连接,斜拉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现场管道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1),电机(2),主动轮(3),从动轮(4),皮带(5),探伤机本体(6),探头(7),凸出杆(8),斜拉杆(9),支柱(10),弹簧(11),拨片(12),其中,在仓体(1)中设置有电机(2),电机(2)与主动轮(3)传动连接,主动轮(3)通过皮带(5)与从动轮(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3)、从动轮(4)以及皮带(5)均位于仓体(1)的外部,探伤机本体(6)设置于仓体(1)的内部,凸出杆(8)水平的连接在仓体(1)的前端,探伤机本体(6)的探头(7)固定连接在凸出杆(8)的前端,探头(7)通过导线与探伤机本体(6)相连接,斜拉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仓体(1)上,斜拉杆(9)的下端与凸出杆(8)固定连接,支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精诚卓达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