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子换挡系统的紧急入P操纵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882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基于电子换挡系统的紧急入P操纵机构,属于自动挡汽车换挡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操纵机构、拉索及变速箱摇臂;所述拉索一端与操纵机构固连,另一端与变速箱摇臂固连,在操纵机构的控制下,拉索带动变速箱摇臂摆动,驱动变速箱内部的棘轮锁止机构锁止变速箱齿轮,从而实现P挡驻车功能,实现紧急入P。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紧急入P操纵机构成本较低,降低了整车制造成本,在取消了原有控制器及执行器的情况下,能够控制变速箱进出P挡,实现机械入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子换挡系统的紧急入P操纵机构
本技术属于自动挡汽车换挡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子换挡系统的紧急入P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所谓自动挡汽车,就是一般采用自动变速器(AT)调节车速的汽车,驾驶时由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自动选择合适的档位,从而替代了人的主观判断时机和换档操作。现有的自动挡汽车挡位切换过程为:由电子换挡器发出换挡信号,由控制器接收相应的换挡指令,并传递给执行器,执行器对应连接变速箱的换挡操纵机构,实现P(驻车挡)、R(倒车挡)、N(空挡)以及D(前进挡)四个挡位的切换。在上述执行P挡的具体过程中,是通过控制器接收电子换挡器的信号,并向执行器发送控制指令,在执行器接到控制器的P挡控制指令后,通过一套机械连接结构来控制进入P挡,具体例如:通过执行器控制变速箱输出端的摇臂来驱动变速箱内部的棘轮锁止机构锁止变速箱齿轮,从而实现P挡驻车功能。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量的增加,汽车设计厂商也在通过各种途径来寻求质优价廉的可替代技术方案,目前在有些自动挡汽车的电子换挡系统中,设计者通过另外的一套电子控制单元来取代原有的控制器及执行器,这将大大地减低制造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子换挡系统的紧急入P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纵机构(1)、拉索(2)及变速箱摇臂(5);所述拉索(2)一端与操纵机构(1)固连,另一端与变速箱摇臂(5)固连,在操纵机构(1)的控制下,拉索(2)带动变速箱摇臂(5)摆动,驱动变速箱内部的棘轮锁止机构锁止变速箱齿轮,从而实现P挡驻车功能,实现紧急入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子换挡系统的紧急入P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纵机构(1)、拉索(2)及变速箱摇臂(5);所述拉索(2)一端与操纵机构(1)固连,另一端与变速箱摇臂(5)固连,在操纵机构(1)的控制下,拉索(2)带动变速箱摇臂(5)摆动,驱动变速箱内部的棘轮锁止机构锁止变速箱齿轮,从而实现P挡驻车功能,实现紧急入P。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换挡系统的紧急入P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纵机构(1)由操纵杆(11)、支撑轴(12)、支撑板(13)、固定板(14)以及销轴(15)组成;所述支撑板(13)有两个,两个支撑板(13)均为L形板,且对称设置;所述支撑轴(12)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3)的上部,支撑轴(12)两端铆接在两侧的支撑板(13)上,实现固定;所述固定板(14)竖直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3)的下部,固定板(14)的两端焊接在两侧的支撑板(13)上,实现固定;所述支撑板(13)的底部朝外水平地设有固定连接板,在固定连接板上开有连接孔,用于支撑板(13)的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板(14)上开有向上开口的圆形卡槽,用于与拉索(2)配合安装;所述操纵杆(11)为L形,操纵杆(11)的中部开有安装孔,操纵杆(11)通过安装孔套装在支撑轴(12)上,并沿支撑轴(12)轴向旋转,所述操纵杆(11)的上端为操纵端,供驾驶员手动操控,所述销轴(15)铆接在操纵杆(1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利芦岩白占海姜淑娟江兴堂苏金成侯宗翰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