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驻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013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53
驻车阀执行多重功能,其中脱离驻车档回路在所述阀处于脱离驻车档位置时连接到管路压力,并在所述阀处于驻车档位置时通气。当释放特定的离合器时,所述脱离驻车档回路将所述驻车阀偏向所述脱离驻车档位置。为了引起接合驻车档,控制器命令低管路压力,从而减小将所述驻车阀偏向所述脱离驻车档位置的力。一旦所述阀到达所述管路压力回路不再流体连接到所述脱离驻车档回路的中间位置,所述控制器便命令增加管路压力,从而增加将所述驻车阀偏向所述驻车档位置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驻车控制系统
本公开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接合和脱离驻车棘爪的系统。
技术介绍
很多车辆在宽范围的车速(包括向前和向后移动两者)下使用。然而,一些类型的发动机只能在窄速度范围内高效运转。因此,能以各种传动比高效传输动力的变速器被频繁使用。当车辆处于低速时,变速器通常以高传动比运转使得它放大发动机扭矩用于改善的加速度。在高车速下,以低传动比运转变速器允许与安静、燃料高效巡航相关联的发动机转速。通常,变速器具有安装至车辆结构的壳体、通过发动机曲轴驱动的输入轴以及通常经由差速器总成驱动车轮的输出轴,该差速器总成允许车辆转弯时左轮和右轮的转速稍微不同。离散传动比变速器能够经由各种动力流动路径传输动力,每个动力流动路径与不同的传动比相关联。特定的动力流动路径通过接合特定的换挡元件(诸如离合器或制动器)而建立。从一个齿轮比换挡到另一个齿轮比涉及改变哪些换挡元件被接合。在很多变速器中,通过以受控的压力引导流体至换挡元件来控制每个换挡元件的扭矩容量。控制器通过向阀体发送电信号而调节该压力。当驻车时,变速器可以接合驻车棘爪,该驻车棘爪将变速器轴保持静止以防止车辆滚动。驻车系统被设计成在长期无人看管时段期间保持接合而不消耗任何动力。通常,驻车棘爪响应于驾驶员选择驻车挡而接合,并响应于驾驶员选择任何其他档位(诸如倒挡、空挡、行驶挡或低速挡)而分离。然而,存在变速器可能超控驾驶员选择的一些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接合变速器驻车机构的方法包括减小命令管路压力,并然后增加命令管路压力。最初在滑阀处于脱离驻车档(out-of-park)位置时减小命令管路压力会建立将滑阀推向驻车档位置的净力。在滑阀到达驻车档位置与脱离驻车档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增加命令管路压力会增加将滑阀推向驻车档位置的净力。脱离驻车档回路中的压力可迫使滑阀移向脱离驻车档位置。脱离驻车档回路可以响应于滑阀处于驻车档位置而通气,并且响应于滑阀处于驻车档位置而流体连接到管路压力回路。响应于滑阀处于中间位置,脱离驻车档回路可能是死头的(dead-headed)。变速器驻车系统包括阀孔和滑阀以及控制器。滑阀机械连接到驻车棘爪。控制器被编程为响应于驾驶员命令通过减小命令管路压力迫使滑阀从脱离驻车档位置移向驻车档位置而接合驻车档。响应于滑阀到达驻车档位置与脱离驻车档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控制器被编程为增加命令管路压力。孔和滑阀可以限定流体连接到脱离驻车档回路的第一腔室。第一端口可以在驻车档位置使第一腔室通气并在脱离驻车档位置和中间位置关闭。第二端口可以在脱离驻车档位置将第一腔室流体连接到管路压力回路并在驻车档位置和中间位置关闭。孔和滑阀可以限定第二腔室,使得第二腔室中的流体压力迫使滑阀移向脱离驻车档位置。第一止回阀可以交替地将第二腔室流体连接到脱离驻车档回路和第一离合器应用回路中具有较大压力的任一个。孔和滑阀可以限定第三腔室,使得第三腔室中的流体压力迫使滑阀移向脱离驻车档位置。第二止回阀可以交替地将第三腔室流体连接到脱离驻车档回路和第二离合器应用回路中具有较大压力的任一个。控制器还可以被编程为响应于驾驶员命令通过减小第一离合器应用回路和第二离合器应用回路中的命令压力而接合驻车档。附图说明图1是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适用于图1的变速器系统的变速箱的变速器齿轮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用于图1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流体供应子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图1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驻车子系统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驻车子系统的驻车阀总成的横截面,该驻车阀总成处于对应于接合驻车档的位置。图6是图4的驻车子系统的驻车阀总成的横截面,该驻车阀总成处于对应于脱离驻车档的位置。图7是图4的驻车子系统的驻车阀总成的横截面,该驻车阀总成处于接合驻车档与脱离驻车档之间的中间位置。图8是示出在驻车档的接合期间操作图1的变速器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并且其他实施例可以采用各种替代形式。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会被放大或最小化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多种方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基础。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参考任何一个附图示出和描述的各个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附图中示出的特征进行组合以获得未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实施例。所示特征的组合提供了典型应用的代表性实施例。然而,对于特定的应用或实现方式,可能需要符合本公开教导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变速器。粗实线表示机械动力流连接。细实线表示液压流体的流动。虚线表示信息信号的流动。在输入轴10处提供通常来自内燃发动机曲轴的动力。液力联轴节12包括可驱动地连接到输入轴10的泵轮和可驱动地连接到涡轮轴14的涡轮。每当泵轮比涡轮旋转得更快时,动力便经由移动的流体从泵轮传递到涡轮。液力联轴节12可以是变矩器,它还包括定子,当泵轮远比涡轮旋转得快时,该定子重新引导流体,使得涡轮扭矩是泵轮扭矩的倍数。变速箱16包括齿轮传动和换挡元件,这些元件构造成在涡轮轴14与输出轴18之间建立各种动力流动路径。可以通过接合换挡元件的指定子集来建立每个动力流动路径。在低车速下,可以建立在涡轮轴与输出轴之间提供扭矩倍增和速度降低的动力流动路径,以优化车辆性能。在较高的车速下,可以建立提供速度倍增的动力流动路径以最小化燃料消耗。变速箱16内的大多数换挡元件通过以升高的压力将液压流体供应到离合器应用腔室而接合。(变速箱16还可包括被动接合的单向离合器或电致动元件。)每个换挡元件可以包括离合器组,该离合器组具有用花键联接到一个部件的摩擦板,该摩擦板与用花键联接到不同部件的隔板交错。流体迫使活塞挤压离合器组,使得摩擦板与隔板之间的摩擦力将各部件联接在一起。每个换挡元件的扭矩容量与流体压力的变化成比例地变化。由输入轴10驱动的泵20从油底壳22抽取流体并将其以升高的压力输送到阀体24。阀体24以根据来自动力传动系统控制器26的信号控制的压力将流体输送到离合器应用腔室。除了提供给离合器应用腔室的流体之外,阀体还提供用于润滑的流体并将流体提供给变矩器12。流体最终在环境压力下从变速箱18排回到油底壳22。示例变速器在图2中示意性示出。变速器利用四个简单的行星齿轮组30、40、50和60。中心齿轮36固定地联接到中心齿轮46,齿轮架32固定地联接到环形齿轮68,环形齿轮48固定地联接到中心齿轮56,环形齿轮58固定地联接到中心齿轮66,涡轮轴14固定地联接到齿轮架42,并且输出轴18固定地联接到齿轮架62。通过制动器70选择性地保持环形齿轮38不旋转,并且通过制动器72选择性地保持中心齿轮36和46不旋转。涡轮轴14通过离合器74选择性地联接到环形齿轮58和中心齿轮66。中间轴28通过离合器76选择性地联接到齿轮架52、通过离合器78选择性地联接到齿轮架32和环形齿轮68,并且通过离合器80选择性地联接到环形齿轮48和中心齿轮56。表1列出了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轮齿的建议比率。表1环形38/中心362.20环形48/中心461.75环形58/中心5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合变速器驻车机构的方法,其包括:当驻车阀滑阀处于脱离驻车档位置时,减小命令管路压力以建立将所述滑阀推向驻车档位置的净力;以及响应于所述滑阀到达所述驻车档位置与所述脱离驻车档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增加所述命令管路压力以增加将所述滑阀推向所述驻车档位置的所述净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0 US 15/789,2951.一种接合变速器驻车机构的方法,其包括:当驻车阀滑阀处于脱离驻车档位置时,减小命令管路压力以建立将所述滑阀推向驻车档位置的净力;以及响应于所述滑阀到达所述驻车档位置与所述脱离驻车档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增加所述命令管路压力以增加将所述滑阀推向所述驻车档位置的所述净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脱离驻车档回路中的压力迫使所述滑阀移向所述脱离驻车档位置;所述脱离驻车档回路响应于所述滑阀处于所述驻车档位置而通气;以及所述脱离驻车档回路响应于所述滑阀处于所述驻车档位置而流体连接到管路压力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所述滑阀处于所述中间位置,所述脱离驻车档回路是死头的。4.一种接合变速器驻车机构的方法,其包括:响应于驾驶员命令接合驻车档,减小命令管路压力以建立将驻车阀滑阀从脱离驻车档位置推向驻车档位置的净力;以及响应于所述滑阀到达所述驻车档位置与所述脱离驻车档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增加所述命令管路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脱离驻车档回路中的压力迫使所述滑阀移向所述脱离驻车档位置;所述脱离驻车档回路响应于所述滑阀处于所述驻车档位置而通气;以及所述脱离驻车档回路响应于所述滑阀处于所述驻车档位置而流体连接到管路压力回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所述滑阀处于所述中间位置,所述脱离驻车档回路是死头的。7.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科特·约瑟夫·吉廷斯蒂莫西·费杜洛塞缪尔·梅尔维尔·格劳贝尔德里克·金奇马修·斯科特·马尔纳尔约瑟夫·斯科特·斯莱顿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