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音器和带有新型消声器的尾气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734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新型消音器和带有新型消声器的尾气排放装置,适用于消除排气装置产生的噪声,其中所述新型消音器包括一前扩容器和一后扩容器,以及至少一隔音连通装置。所述前扩容器被设置接收来自于所述排气装置的气体,然后通过所述后扩容器将气体排出,其中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隔音连通装置的两侧,藉由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连接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和由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连通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其中噪声声波在所述前扩容器,所述后扩容器以及所述隔音连通装置传播的过程中得以衰减或反射回声源。

New silencer and exhaust emission device with new silen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消音器和带有新型消声器的尾气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消声器,更详而言之,涉及一新型消音器。
技术介绍
消声器是指对于同时具有噪声传播的气流管道,可以用附有吸声衬里的管道及弯头或利用截面积突然改变及其他声阻抗不连续的管道等降噪器件,使管道内噪声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前者称为阻性消声器,后者称为抗性消声器,也有阻抗复合式的消声。消声器主要被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气流通道,或进气、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在选择汽车时,乘坐的舒适度以及驾驶时良好的体验感成了最主要的选择,汽车消声器,能有效地降低汽车发动机带来的噪声以及对车身产生的震动感。因此,消声器是车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部件。对于利用吸声材料来消除噪声的消声器,吸声材料对尾气灰尘和水的耐性插,同时吸声材料吸水后会降低对噪声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还会对消声器本身造成腐蚀。其次,消声器自身由于制造原因,在消除噪声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二次噪声。现在的研究表明,抗性消声器之所以能够消声,就是因为进入其中的大部分频段的声波都产生了干涉消声现象,从而使得大部分频段的声波在其中的受迫振动都受到了削弱。传统的抗性消声器是在消声器的内部设置内管和支撑内管的隔片,所述隔片和所述内管将所述消声器分隔成为两个相互连通的储气室。一般情况下,所述隔片被以焊接的形式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的内壁,在支撑所述内管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产生二次噪声。不过这种传统的抗性消声器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是先将内管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隔片,然后通过焊接的形式再将连接所述内管的所述隔片焊接在所述消声器的内部。这种工艺过程不仅难度大,而且对消声器自身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在制造过程中的废品率相对较高。传统的抗性消声器,由于这种加工工艺很难用所述隔片将所述消声器的主体部分分隔成独立并连通的两部分。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二次噪声。传统的消声器,由于所述隔片以及所述内管是被设置在所述消声器内壁中的,当所述消声器受到比较大的气流冲击的时候,所述内管和所述隔片会承受较大气流冲击,可能会松动或者在所述消声器内部滑落。所述内管和所述隔片一旦在所述消声器内部松动或者是滑脱,就会导致整个的消声器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消音器,其中所述新型消音器是通过一隔音连通装置连接前后两不同的扩充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消音器,其中所述新型消音器的制造工艺简单。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消音器,其中所述新型消音器通过一隔音连通装置前后地连接两不同的扩充器,便于检测所述扩充器的气密性。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消音器,其中所述新型消音器的内部设有至少一内管,所述内管能够防止液体回流。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消音器,其中所述新型消音器能够防止隔音片在扩充器内部晃动而产生的二次噪声。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消音器,其中制造所述新型消音器采用分段式结构,便于维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消音器,其中制造所述新型消音器不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和昂贵的设备,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依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新型消音器,适用于消除排气装置产生的噪声,包括:一前扩容器和一后扩容器,其中所述前扩容器被设置接收来自于所述排气装置的气体,然后通过所述后扩容器将气体排出;和至少一隔音连通装置,其中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隔音连通装置的两侧,藉由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连接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和由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连通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其中噪声声波在所述前扩容器,所述后扩容器以及所述隔音连通装置传播的过程中得以衰减或反射回声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新型消音器的所述隔音连通装置包括一内管和支撑所述内管的一连接支撑装置,所述内管具有一连通腔,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连接支撑装置包括一边缘连接部,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被设置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撑装置的所述边缘连接部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被以焊接的形式连接于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前扩容器包括一前扩张室和设置于所述前扩张室的一进气部,所述进气部被设置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排气装置的气体,其中部分波长的噪声声波在所述前扩张室中反射或干涉,以使部分波长的噪声声波被消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前扩容器的所述前扩张室包括一底部壁和自所述底部壁向上延伸而成的一侧壁,所述进气部向外地突出于所述侧壁,所述进气部传输的声波在所述侧壁被反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前扩容器的所述前扩张室的所述侧壁包括一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被设置连接于所述隔音连通装置,并且所述前扩张室与所述隔音连通装置形成一前扩容腔,所述前扩容腔内的部分声波经过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被反射与同波长的声波干涉,从而过滤部分波长的噪声声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后扩容器包括一后扩张室和自所述后扩张室向外延伸的一出气部,其中所述后扩容器中的气体经由所述出气部被排出,所述后扩张室被设置连接于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藉由所述隔音连通装置将所述后扩张室连通于所述前扩张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后扩张室包括一后底部壁和自所述后底部壁向上延伸的后侧壁,由所述后扩张室的所述后侧壁和所述后底部壁形成一后扩容腔,其中所述内管在所述连接支撑装置的支撑作用下被设置在所述后扩容腔中,部分噪声声波经过所述内管后在所述后扩容腔中被过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前扩容器包括一前扩张室和自所述前扩张室向外延伸而成的进气部,其中所述前扩张室包括一底部壁和自所述底部壁向上延伸的一侧壁,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内管和支撑所述内管的一支撑连接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连接装置由所述侧壁一体地向内延伸而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连接支撑装置32进一步包括一隔音片和设置于所述隔音片外缘的一连接环,其中所述连接支撑装置被设置分隔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所述连接环自所述隔音片的上端向外地延伸而成,被设置密封地连接所述前扩容器和连接所述后扩容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连接支撑装置的所述连接环被设置向上地支撑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隔音连通装置的所述内管进一步具有一系列的小孔,所述小孔连通所述内管的所述连通腔于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增强气体在所述消声器中国的流动性,并过滤部分波长的噪声声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隔音连通装置的所述内管被设置有多孔的吸声材料制作而成,由所述内管吸收所述消声器内部的部分波长的噪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新型消音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内扩容器,其中所述内扩容器被串联地设置于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新型消音器的所述内扩容器的前后两端分别被设置连接于所述隔音连通装置,由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连通并连接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新型消音器,适用于消除排气装置产生的噪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扩容器和一后扩容器,其中所述前扩容器被设置接收来自于所述排气装置的气体,然后通过所述后扩容器将气体排出;和至少一隔音连通装置,其中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隔音连通装置的两侧,藉由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连接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和由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连通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其中噪声声波在所述前扩容器,所述后扩容器以及所述隔音连通装置传播的过程中得以衰减或反射回声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新型消音器,适用于消除排气装置产生的噪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扩容器和一后扩容器,其中所述前扩容器被设置接收来自于所述排气装置的气体,然后通过所述后扩容器将气体排出;和至少一隔音连通装置,其中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隔音连通装置的两侧,藉由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连接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和由所述隔音连通装置连通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其中噪声声波在所述前扩容器,所述后扩容器以及所述隔音连通装置传播的过程中得以衰减或反射回声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音器,其中所述新型消音器的所述隔音连通装置包括一内管和支撑所述内管的一连接支撑装置,所述内管具有一连通腔,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消音器,其中所述连接支撑装置包括一边缘连接部,所述前扩容器和所述后扩容器被设置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撑装置的所述边缘连接部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消音器,其中所述前扩容器包括一前扩张室和设置于所述前扩张室的一进气部,所述进气部被设置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排气装置的气体,其中部分波长的噪声声波在所述前扩张室中反射或干涉,以使部分波长的噪声声波被消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消音器,其中所述前扩容器的所述前扩张室包括一底部壁和自所述底部壁向上延伸而成的一侧壁,所述进气部向外地突出于所述侧壁,所述进气部传输的声波在所述侧壁被反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消音器,其中所述后扩容器包括一后扩张室和自所述后扩张室向外延伸的一出气部,其中所述后扩容器中的气体经由所述出气部被排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阿能毛再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阿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