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专利>正文

一种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53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与壳体(1)密封连接的盖板(2),所述壳体(1)内交错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的终点位置和第二水流通道(4)的起点位置相互连通,形成相邻两通道相反的水流,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设有第一管接头(5),所述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设有第二管接头(6),所述壳体(1)底面和/或盖板(2)的外侧对应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位置绝缘地设置有电热膜(7),电热膜(7)的两个端点为电源端点。采用此结构的加热装置,发热板温度更加均匀、性能更加稳定。

A Hea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 he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1) and a cover plate (2) sealed with the shell (1). The shell (1) is staggered with a first water flow passage (3) and a second water flow passage (4). The terminal position of the first water flow passage (3) and the starting position of the second water flow passage (4) are interconnected to form two adjacent channels. On the contrary,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first water flow channel (3)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pe joint (5), the end point of the second water flow channel (4)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ipe joint (6), and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1) and/or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ver plate (2) correspond to the first water flow channel (3) and the second water flow channel (4) position is insulatively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thermal film (7),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electrothermal film (7) are power supply endpoints. With the heating device of this structur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ing plate is more uniform and the performance is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传统的蛇形即热式发热板,通常发热板9的第一管接头5、第二管接头6位于两端,此结构的即热式发热板,由于第一管接头5处的水温较低,出水口的水温较高,导致发热板9的前进水段温度较低,热效率很高,后出水端温度长时间的过高,使发热膜的功率衰减,且整体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热板温度更加均匀、性能更加稳定的加热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与壳体(1)密封连接的盖板(2),所述壳体(1)内交错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的终点位置和第二水流通道(4)的起点位置相互连通,形成相邻两通道相反的水流,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设有第一管接头(5),所述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设有第二管接头(6),所述壳体(1)底面和/或盖板(2)的外侧对应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位置绝缘地设置有电热膜(7),电热膜(7)的两个端点为电源端点。所述壳体(1)内交错设置的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为螺旋形,所述电热膜(7)相应设计为螺旋形。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所述其中一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设有第一管接头(5),第二水流通道(4)终点位置通过通孔(10)与另一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起点位置连通,另一侧的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设有第二管接头(6),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盖板(2),盖板(2)上设有电热膜(7)。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所述两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通过贯穿孔连通,两侧的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通过贯穿孔连通,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盖板(2),盖板(2)上设有电热膜(7)。所述壳体(1)和/或盖板(2)为微晶板或陶瓷或耐高温塑料或耐高温塑料。所述壳体(1)和/或盖板(2)为金属板,在壳体(1)与电热膜(7)之间和/或盖板(2)与电热膜(7)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壳体(1)位于第一水流通道(3)、第二水流通道(4)的外侧设有密封圈(8),所述壳体(1)位于第一水流通道(3)、第二水流通道(4)的外侧设有密封圈(8),壳体(1)与盖板(2)紧固连接后通过密封圈(8)密封连接。所述壳体(1)位于第一水流通道(3)、第二水流通道(4)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槽(11),密封圈(8)置于密封槽(11)内。所述壳体(1)一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第二水流通道(4)具有两组,其中第一组的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与第二组的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连通,第一组的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设有第一管接头(5),所述第二组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设有第二管接头(6)。所述第二管接头(6)为三通第二管接头,在其中一个通道(60)上密封设有一用于检测出水温度的温度检测探头(6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水流通道、第二水流通道相互交错的设置,流向相反,可以使发热板温度更加均匀、性能更加稳定。另外也可以提升后段第二水流通道的热效率,从而整体提升了加热装置的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蛇形即热式发热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加热装置正面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加热装置的壳体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加热装置的盖板立体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三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四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四的加热装置的壳体立体图;图9为实施例五的加热装置的正视图;图10为实施例五的加热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11为实施例五另一视角的加热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述加热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与壳体1密封连接的盖板2,本实施例的壳体1与盖板2采用超声波密封焊接,当然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密封连接,比如螺钉连接,在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圈,壳体1内交错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第一水流通道3的终点位置和第二水流通道4的进水位置相互连通,形成相邻两通道相反的水流,在壳体1位于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设有第一管接头5,在壳体1位于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设有第二管接头6,通常,第一水流通道3为进水通道,第二水流通道4为出水通道,当然受实际使用需要,第一水流通道3也可以为出水通道,第二水流通道4为进水通道。在盖板2的外侧或对应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位置绝缘地设置有电热膜7,电热膜7的A端点和B端点为电源端点,分别接电源的正负极。优选的设计如图中所示,将壳体1内交错设置的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均设计为螺旋形结构,电热膜7相应设计为螺旋形。当然,电热膜7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底面,或者盖板2的外侧和壳体1底面都设置。盖板2通常采用金属板制成,当电热膜7设置在盖板2上,则需要预先在盖板2上刷一层绝缘层。当然,也盖板2也可以采用微晶板或陶瓷等非导体材料,则电热膜7可以直接设置在盖板2上。同理,如果电热膜7设置在壳体1,壳体1是金属导体时,也需要预先刷绝缘层,如果采用微晶板或陶瓷或耐高温塑料,则可以直接设置电热膜7。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盖板2位于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设有第一管接头5,在盖板2位于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设有第二管接头6,即将水管接头从壳体1上移至盖板2上,以适应不同安装方式的加热装置,电热膜7设置在壳体1的底面。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与盖板2之间设有密封圈8,位于第一水流通道3、第二水流通道4的外侧,在壳体1上设有螺钉柱12,盖板2对应螺钉柱12位置开设有螺钉孔22,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壳体1与盖板2通过密封圈8密封连接。实施例四: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其中一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设有第一管接头5,第二水流通道4终点位置通过通孔10与另一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起点位置连通,另一侧的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设有第二管接头6,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盖板2,盖板2上设有电热膜7。壳体1的两侧位于第一水流通道3、第二水流通道4的外侧均设有密封圈8,壳体1与盖板2紧固连接后通过密封圈8密封连接。为了方便准确的放置密封圈8,最好在壳体1位于第一水流通道3、第二水流通道4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槽11,密封圈8置于密封槽11内。本实施例中两侧的水流通道是串联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并联连接,例如将两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通过贯穿孔连通,形成汇合点,两侧的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通过贯穿孔连通,形成汇合点。实施例五:如图9、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一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第二水流通道4具有两组,其中第一组的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与壳体(1)密封连接的盖板(2),所述壳体(1)内交错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的终点位置和第二水流通道(4)的起点位置相互连通,形成相邻两通道相反的水流,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设有第一管接头(5),所述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设有第二管接头(6),所述壳体(1)底面和/或盖板(2)的外侧对应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位置绝缘地设置有电热膜(7),电热膜(7)的两个端点为电源端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与壳体(1)密封连接的盖板(2),所述壳体(1)内交错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的终点位置和第二水流通道(4)的起点位置相互连通,形成相邻两通道相反的水流,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设有第一管接头(5),所述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设有第二管接头(6),所述壳体(1)底面和/或盖板(2)的外侧对应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位置绝缘地设置有电热膜(7),电热膜(7)的两个端点为电源端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交错设置的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为螺旋形,所述电热膜(7)相应设计为螺旋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所述其中一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设有第一管接头(5),第二水流通道(4)终点位置通过通孔(10)与另一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起点位置连通,另一侧的第二水流通道(4)的终点位置设有第二管接头(6),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盖板(2),盖板(2)上设有电热膜(7)。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有第一水流通道(3)和第二水流通道(4),所述两侧的第一水流通道(3)的起点位置通过贯穿孔连通,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