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362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包括基座,在基座两侧设有传动履带,在基座的后端设有螺旋桨,在基座内部设有驱动组件,在基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支撑筒,在支撑筒内设有支筒,在分隔板下表面设有推动气缸,在基座的底部设有浮力调节组件,浮力调节组件在基座由陆地转移至水面上为基座提供浮力支撑。本技术方案适用于水陆上建筑物桩基、桥梁桥墩、输电线电塔桩基础的钻进施工以及石油井的钻探等领域,进而省略在不同钻进点的钻进平台搭建工序,并且操作平台能够在水陆两栖的地理环境进行切换,提高钻进平台的使用灵活性,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A drilling platform for amphibious ope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illing platform for amphibious operation on land and wat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transmission track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 propeller at the back end of the base, a driving component inside the base, two support barrels at both ends of the base, a support barrel in the support barrel, a push cylinder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eparator, and a buoyancy adjustment group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The buoyancy adjusting assembly transfers the base from land to water to provide buoyancy support for the base. This technical scheme is suitable for the drilling construction of pile foundations of water and land buildings, bridge piers, transmission tower piles and drilling of oil wells and other fields, and then omits 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of drilling platforms at different drilling points, and the operating platforms can be switched in amphibiou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drilling platforms and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础工程钻掘、石油工程钻探等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
技术介绍
现代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大量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等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而支撑着这些庞然大物的桩基则是其最重要的立足根本。反循环钻机是应用于陆地上大型建筑的大口径超深度桩基础、硬质岩层等复杂地层、港口码头桩基础施工、堤岸防护桩施工及江、河、湖、海中的桥梁桩基础施工。然而对于地质条件相对特殊的区域,如软土区域--湖相漫滩、海相三角洲以及无路可入的浅水滩涂区,普通反循环钻机无法行进至预定孔址区实施正常的钻进作业工序;且当遇到深度在十几米以上的水上作业环境时,普通反循环钻机则显得束手无策,只有重新搭建繁琐复杂的专业钻进平台,方能维持相应钻进工序的实施。另外,无论在地质勘查领域还是在桥梁、电塔等线路架设工程中,需要施作钻孔的数量往往均以排或批加以计量。众所周知,搭建常规大中型钻进平台本身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当遇到上述工程领域中此类点位相距很近但钻孔数量众多的作业需求时,不得不反复拆、装平台设备完成作业场地的转移,这种繁琐的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包括基座(1),用于钻孔的操作平台(13)固定在基座(1)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1)两侧设有传动履带(12),在所述基座(1)的后端设有螺旋桨,且在基座(1)内部设有与分别与传动履带(12)、螺旋桨配合的驱动组件,在基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支撑筒(4),支撑筒(4)下端贯穿基座(1)至与基座(1)的底面齐平,在支撑筒(4)内设有与其同轴的支筒(2),在所述支筒(2)底端封闭,且在支筒(2)内圆周壁上固定有将支筒(2)隔绝成两个独立区域的分隔板(201),在分隔板(201)下表面上设有推动气缸(202),支筒(2)内圆周壁上设有圆台状的密封风琴罩(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包括基座(1),用于钻孔的操作平台(13)固定在基座(1)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1)两侧设有传动履带(12),在所述基座(1)的后端设有螺旋桨,且在基座(1)内部设有与分别与传动履带(12)、螺旋桨配合的驱动组件,在基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支撑筒(4),支撑筒(4)下端贯穿基座(1)至与基座(1)的底面齐平,在支撑筒(4)内设有与其同轴的支筒(2),在所述支筒(2)底端封闭,且在支筒(2)内圆周壁上固定有将支筒(2)隔绝成两个独立区域的分隔板(201),在分隔板(201)下表面上设有推动气缸(202),支筒(2)内圆周壁上设有圆台状的密封风琴罩(203),密封风琴罩(203)的小直径开口端与推动气缸(202)的输出端中部连接,且在推动气缸(202)的输出端端部安装有随动板(204),且沿支筒(2)的周向在其下端外圆周壁上开有多个滑槽(208),沿支筒(2)的周向在其下端内圆周壁上开有多个凹槽(207),且凹槽(207)的纵向截面呈直角三角状,且凹槽(207)的底部与滑槽(208)连通,在随动板(204)的下表面固定有多个联动杆(205),每一个联动杆(205)的底部铰接有锚固爪(206),所述锚固爪(206)的下端端部沿凹槽(207)的斜边向下延伸至滑槽(208)内,当推动气缸(202)的输出端伸出至最大行程时,联动杆(205)的下端完全移出滑槽(208),且联动杆(205)外侧壁与凹槽(207)斜边接触的同时,联动杆(205)的内侧壁与滑槽(208)的内壁接触;在基座(1)的底部设有浮力调节组件,浮力调节组件在基座(1)由陆地转移至水面上为基座(1)提供浮力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四个主动电机(22),基座(1)内部设有多个支板(21),动力输出轴(20)的一端活动贯穿支板(21)上部,动力输出轴(20)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基座(1)的侧壁后与传动履带(12)的驱动轮连接,主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19),在动力输出轴(20)上设有通过皮带(18)与主动轮(19)连接的从动轮(17),且在基座(1)的中部设有两个隔板(25),两个隔板(25)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独立区间,四个主动电机(22)均设置在独立区间内;还包括两个驱动轴(23),驱动轴(23)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基座(1)内,驱动轴(23)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基座(1)后向外延伸,且在驱动轴(23)的延伸段上设有螺旋桨,在基座(1)底部内壁设有多个支座(16),支座(16)上设有上顶气缸,上顶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固定有水平放置的驱动电机(14),且在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驱动齿轮(15),在驱动轴(23)上设有与驱动齿轮(15)配合的联动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平台(13)中部设有供钻杆通过的套筒(24),所述套筒(24)贯穿基座(1)至与基座(1)的底部齐平,且套筒(24)置于两个隔板(25)所构成的独立区域内,在套筒(24)的上部设有钻杆调节机构(5),所述钻杆调节机构(5)包括限位筒以及与限位筒同轴的固定筒(505),固定筒(505)置于限位筒内,在固定筒(505)的内圆周壁上设有两个轴承,连杆贯穿固定筒(505)且与两个轴承相配合,在连杆的一端固定有钻杆连接头(501),在连杆另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506),在限位筒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板(502),在限位筒的外圆周壁上设有端板(511),在限位筒内部设有调节轴(504),调节轴(504)的外圆周壁上分别设有从动副齿轮(509)、从动齿轮(510),在限位筒内还设有与从动齿轮(510)配合的主动齿轮(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亮储洁郭辉赵一沛裴春钱德良张军伟刘壮志曲宏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