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器搬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78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器搬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蒸发器和冷凝器搬运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品两器的搬运过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两器搬运装置包括两器输送机构(3)、自动转运机构(1)以及两器装配机构(2),其中,所述自动转运机构(1)至少能够基于两器输送机构(3)的两器定位完成信号自动将待转运两器自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转运至所述两器装配机构(2)上完成后续组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成品两器上线工位的自动化生产模式,解决了员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

A Two-unit Handling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wo-unit conveying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conveying equipment,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in the conveying process of the two-unit finished product in the prior art. The two conveyor devices include two conveyor mechanisms (3), an automatic conveyor mechanism (1) and two assembly mechanisms (2), in which the automatic conveyor mechanism (1) can automatically transfer the two conveyors to be transported from the two conveyor mechanisms (3) to the two conveyor assembly mechanisms (2) to complete the subsequent assembly based on the two positioning signals of the two conveyors (3).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mode of two on-line workstations of finished products, solves the problem of high labor intensity of employees, effectively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aves labor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器搬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发器和冷凝器搬运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两器搬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制冷系统中,两器是指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凝器是空调机组的重要部件,其换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空调产品的能效。在空调生产过程中,两器在折弯机上折弯完成后需要再经过配管、焊接、氦检然后使用工装车运输至装配工位,通过人工搬运成品两器并将其放在流水线的工装板上。然而,目前成品两器每天的产量约为2500台/班/人,因此,需要人工搬运2500次,这就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中国专利CN106628940A公开了一种制造空调蒸发器用自动转运系统装置及操作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在操作方法中,使用由变频调速电机拖动的传送皮带进行运送,在控制系统的统一控制下使用装有专用抓具的六轴机器人进行空调蒸发器芯体的搬运,生产过程中实现了人工到自动化的转变。但是,该专利的自动转运系统装置针对的是蒸发器芯体的转运方法和设备,而组装完的蒸发器芯体通常还需要经过整体焊接才能成为成品蒸发器,因此上述专利并非是适用于成品蒸发器。而且上述专利需要上料机器人及抓具和下料机器人及抓具的双重作用,才能将经过检漏合格的蒸发器芯体从产品修正板链输送线转运至组装输送带线上。整个转运系统的转运过程较为繁琐,且由于需要多个输送线和转运机器人的配合,导致整个转运系统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器搬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品两器的搬运过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两器搬运装置,包括两器输送机构、自动转运机构以及两器装配机构,其中,所述自动转运机构至少能够基于两器输送机构的两器定位完成信号自动将待转运两器自所述两器输送机构转运至所述两器装配机构上完成后续组装。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两器输送机构包括在框架上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处于运行或停止状态,以便基于所述输送带的不同状态依次完成成品两器的转运过程。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电机。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两器输送机构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导向支撑架,所述导向支撑架与框架形成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两器输送机构上的待转运两器进行导向。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两器输送机构的一端与折弯机相互衔接,以便自经过所述折弯机处理后的成品两器直接输送至所述两器输送机构上。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两器输送机构的远离折弯机的一端设有到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待转运两器是否移动到位;并在检测到待转运两器移动到位后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发出停止信号,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控制输送带停止运行。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到位检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两器输送机构的框架上的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两器输送机构的靠近其到位检测机构的端部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在接收到输送带停止信号后用于对到位后的待转运两器进行定位。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设有第二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末端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两器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水平移动以对待转运两器进行定位。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自动转运机构包括与机器人本体相连接的夹具,所述夹具通过法兰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相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具还包括设置在法兰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架表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架表面的长度。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设有第一防护板。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侧壁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垂直的设置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朝向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端设有第二防护板。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防护板能够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护板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的间距使其与待转运两器的厚度相适应。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气缸。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磁阀,用于接收自动转运机构的移动到位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以便调节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所述第二防护板之间的间距使得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所述第二防护板夹紧定位好的待转运两器。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两器装配机构包括固定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待组装工位,所述待组装工位上设有工装板和空调底盘,以便将两器输送机构上的两器转运至待组装工位上进行后续组装。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自动转运机构和两器输送机构相连接,并控制所述自动转运机构和所述两器输送机构的运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包括:检测两器是否移动到位;待检测到两器移动到位后,控制两器输送机构停止运行;待所述两器输送机构停止运行后,对移动到位后的待转运两器进行定位;自动转运机构基于接收的两器定位完成信号移动至两器输送机构上的夹取点;自动转运机构在接收到移动到位信号后控制其夹具夹紧所述待转运两器;待夹紧完成后,转运待转运两器至两器装配机构上进行后续组装。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待检测到两器输送机构的到位位置无两器时,控制两器输送机构运行。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器搬运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器输送机构、自动转运机构和两器装配机构,并且使得自动转运机构能够基于两器输送机构的待转运两器的定位完成信号自动将待转运两器从两器输送机构转运至两器装配机构上完成后续组装。从而实现了成品两器上线工位的自动化生产模式,解决了员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两器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两器搬运装置的两器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两器搬运装置的自动转运机构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两器搬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自动转运机构;2-两器装配机构;3-两器输送机构;21-固定架;22-待组装工位;31-第一检测件;32-导向支撑架;33-定位机构;34-框架;35-两器;36-输送带;37-第二检测件;331-第二驱动机构;332-定位板;333-第一支架;10-夹具;11-法兰;12-第二支架;13-第一防护板;14-第二防护板;15-固定板;16-电磁阀;17-第三驱动机构;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器输送机构(3)、自动转运机构(1)以及两器装配机构(2),其中,所述自动转运机构(1)至少能够基于两器输送机构(3)的两器定位完成信号自动将待转运两器自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转运至所述两器装配机构(2)上完成后续组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器输送机构(3)、自动转运机构(1)以及两器装配机构(2),其中,所述自动转运机构(1)至少能够基于两器输送机构(3)的两器定位完成信号自动将待转运两器自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转运至所述两器装配机构(2)上完成后续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包括在框架(34)上设置的输送带(36),所述输送带(36)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处于运行或停止状态,以便基于所述输送带(36)的不同状态依次完成成品两器的转运过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导向支撑架(32),所述导向支撑架(32)与框架(34)形成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上的待转运两器进行导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的一端与折弯机相互衔接,以便自经过所述折弯机处理后的成品两器直接输送至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的远离折弯机的一端设有到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待转运两器是否移动到位;并在检测到待转运两器移动到位后向第一驱动机构发出停止信号,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控制输送带(36)停止运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到位检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的框架(34)上的第一检测件(31)和第二检测件(37)。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件(3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37)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的靠近其到位检测机构的端部设有定位机构(33),所述定位机构(33)在接收到输送带停止信号后用于对到位后的待转运两器进行定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3)包括第一支架(333),所述第一支架(333)的顶部设有第二驱动机构(331),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31)末端设有定位板(332),所述定位板(332)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31)的作用下沿所述两器输送机构(3)的宽度方向水平移动以对待转运两器进行定位。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31)为气缸。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运机构(1)包括与机器人本体相连接的夹具(10),所述夹具(10)通过法兰(11)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相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两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涛陈亚龙刘超孙意翔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