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73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包括模具壳体,所述模具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模具壳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底部贯穿至安装块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模具壳体、放置槽、安装块、固定件、内圈组合腔、连接杆、油脂管接头、注脂腔、弹簧、内圈固定导向块、紧闭螺栓和冲头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模具加工效率低的问题,该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在对轮毂进行加工时,可通过将内圈组合腔和注脂腔的组合,实现一个工位进行两个工作内容的目的,即压内圈的同时可以注油脂,大大提高了轮毂单元产品装配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了加工的时间。

A Compound Lipid Injection and Pressure Inner R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ound grease injection pressure inner r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die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di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lacing groove, and the bottom of both sides of the die shell is fixed with a mounting block. The top of the moun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piec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xing piece runs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mounting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die through the mutual cooperation of the die shell, the placing groove, the installation block, the fixing parts, the inner ring combination cavity, the connecting rod, the grease pipe joint, the grease injection cavity, the spring, the inner ring fixed guide block, the tightening bolt and the punch. When the compound grease injection pressure inner ring die processes the wheel hub, the inner ring combination cavity can be us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ner ring and the grease injection chamber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two work contents in one station, that is, the inner ring can be press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 efficiency of assembly of hub unit products is greatly improved, thus saving processi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
本技术涉及轮毂加工
,具体为一种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
技术介绍
轮毂在加工时需要用到模具,但现有的模具加工效率低,在对轮毂加工的同时无法在压内圈的同时进行注脂,从而降低了轮毂加工的进度,增加了轮毂加工的时间,提高了轮毂加工的成本,因此不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具备加工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模具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加工效率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包括模具壳体,所述模具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模具壳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底部贯穿至安装块的底部,所述模具壳体的内侧开设有内圈组合腔,所述内圈组合腔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模具壳体的左侧设置有油脂管接头,所述模具壳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内圈组合腔配合使用的注脂腔,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内圈固定导向块,所述内圈组合腔的内侧并位于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模具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冲头。所述紧固螺栓的顶部贯穿至连接杆的内壁并与连接杆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油脂管接头的右侧贯穿至模具壳体的内壁并与内圈组合腔的内侧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模具加工效率低的问题,该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在对轮毂进行加工时,可通过将内圈组合腔和注脂腔的组合,实现一个工位进行两个工作内容的目的,即压内圈的同时可以注油脂,大大提高了轮毂单元产品装配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了加工的时间,减小了轮毂加工的成本,因此适合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内圈固定导向块的设置,可对内圈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内圈在加工时需要用手进行辅助工作的状况,提高了内圈加工时的稳定性,通过注脂腔和油脂管接头的设置,替代了手工抹脂,避免了因手工抹脂造成的油脂污染和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注脂的效率,通过弹簧的设置,可对内圈起到加固的作用,避免了内圈使用时出现掉落的状况,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2,本技术包括模具壳体1,模具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2,模具壳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3,安装块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件4,且固定件4的底部贯穿至安装块3的底部,模具壳体1的内侧开设有内圈组合腔5,内圈组合腔5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6,模具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油脂管接头7,油脂管接头7的右侧贯穿至模具壳体1的内壁并与内圈组合腔5的内侧连通,模具壳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内圈组合腔5配合使用的注脂腔8,通过注脂腔8和油脂管接头7的设置,替代了手工抹脂,避免了因手工抹脂造成的油脂污染和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注脂的效率,连接杆6的表面套接有弹簧9,通过弹簧9的设置,可对内圈起到加固的作用,避免了内圈使用时出现掉落的状况,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连接杆6的表面套设有内圈固定导向块10,通过内圈固定导向块10的设置,可对内圈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内圈在加工时需要用手进行辅助工作的状况,提高了内圈加工时的稳定性,内圈组合腔5的内侧并位于连接杆6的底部设置有紧固螺栓11,紧固螺栓11的顶部贯穿至连接杆6的内壁并与连接杆6的内壁螺纹连接,模具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冲头12,通过设置模具壳体1、放置槽2、安装块3、固定件4、内圈组合腔5、连接杆6、油脂管接头7、注脂腔8、弹簧9、内圈固定导向块10、紧闭螺栓11和冲头12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模具加工效率低的问题,该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在对轮毂进行加工时,可通过将内圈组合腔5和注脂腔8的组合,实现一个工位进行两个工作内容的目的,即压内圈的同时可以注油脂,大大提高了轮毂单元产品装配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了加工的时间,减小了轮毂加工的成本,因此适合推广使用。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模具壳体1、放置槽2、安装块3、固定件4、内圈组合腔5、连接杆6、油脂管接头7、注脂腔8、弹簧9、内圈固定导向块10、紧闭螺栓11和冲头12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模具加工效率低的问题,该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在对轮毂进行加工时,可通过将内圈组合腔5和注脂腔8的组合,实现一个工位进行两个工作内容的目的,即压内圈的同时可以注油脂,大大提高了轮毂单元产品装配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了加工的时间,减小了轮毂加工的成本,因此适合推广使用,此时已达到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具备加工效率高等优点。本技术通过模具壳体1、放置槽2、安装块3、固定件4、内圈组合腔5、连接杆6、油脂管接头7、注脂腔8、弹簧9、内圈固定导向块10、紧闭螺栓11和冲头12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模具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包括模具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模具壳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件(4),且固定件(4)的底部贯穿至安装块(3)的底部,所述模具壳体(1)的内侧开设有内圈组合腔(5),所述内圈组合腔(5)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模具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油脂管接头(7),所述模具壳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内圈组合腔(5)配合使用的注脂腔(8),所述连接杆(6)的表面套接有弹簧(9),所述连接杆(6)的表面套设有内圈固定导向块(10),所述内圈组合腔(5)的内侧并位于连接杆(6)的底部设置有紧固螺栓(11),所述模具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冲头(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注脂压内圈模具,包括模具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模具壳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件(4),且固定件(4)的底部贯穿至安装块(3)的底部,所述模具壳体(1)的内侧开设有内圈组合腔(5),所述内圈组合腔(5)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模具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油脂管接头(7),所述模具壳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内圈组合腔(5)配合使用的注脂腔(8),所述连接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俊华莫相云陆家武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开源汽车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