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叶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98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麻叶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收割装置的旁侧的接料弧板,所述接料弧板上设置有第一转运带,所述第一转运带的输送方向水平且与第一、第二收割弧板水平移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运带的出料端与第二转运带的进料口衔接,所述第二转运带倾斜布置,所述第一转运带的出料端与第二转运带的进料端位置转动连接,收割装置将剑麻叶片收割下来后,掉落下来的剑麻叶片散落在接料弧板上,使得剑麻叶片保持笔挺状态,利用第一转运带的输送力下,将剑麻叶片导送至第二转运带位置,从而实现对剑麻叶片的转运操作,以使得剑麻叶片按照叶片水平的姿态导送至后续的设备中进行处理。

Hemp leaf transpor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emp leaf transpor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terial arc plate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a harvesting device. The first material transporting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ransporting belt with a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horizontal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harvesting arc plates. The material outlet of the first material transporting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second transporting belt, and the inclined distribution of the second material transporting belt is described. The feeding end of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end of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After the sisal blade is harvested by the harvesting device, the falling sisal blades are scattered on the feeding arc plate, so that the sisal blades remain stiff. Under the conveying force of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the sisal blades are conveyed to the position of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to realize the rotation of the sisal blades. Operation is carried out so that sisal blades are directed to follow-up equipment for process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ttitude of the blade le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麻叶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剑麻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麻叶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剑麻又名菠萝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硬质叶纤维作物,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剑麻纤维质地坚韧,耐磨、耐盐碱、耐腐蚀,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剑麻进出口贸易在不断增长,而中国目前自产的剑麻纤维却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并且随着剑麻纤维用途的不断增加,中国每年都在增加剑麻纤维的进口量,同时剑麻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剑麻在实际收割时,由于剑麻生长形态的限制,一般的采收农用机械很难实现对剑麻地有效收割,剑麻收割的难度较大,目前剑麻的收割仍然以传统的手工收割为主,由于剑麻的叶片为斜向上散射生长且剑麻叶片边缘长有坚硬锋利的刺,人工收割难度极大,且效率较低,于此同时也增加了剑麻的收割成本,对提升剑麻的综合利用价值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麻叶转运装置,能够有效实现对收割下来的剑麻叶片进行转运,提高剑麻采收效率。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麻叶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收割装置的旁侧的接料弧板,所述接料弧板上设置有第一转运带,所述第一转运带的输送方向水平且与第一、第二收割弧板水平移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运带的出料端与第二转运带的进料口衔接,所述第二转运带倾斜布置,所述第一转运带的出料端与第二转运带的进料端位置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收割装置将剑麻叶片收割下来后,掉落下来的剑麻叶片散落在接料弧板上,使得剑麻叶片保持笔挺状态,利用第一转运带的输送力下,将剑麻叶片导送至第二转运带位置,从而实现对剑麻叶片的转运操作,以使得剑麻叶片按照叶片水平的姿态导送至后续的设备中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麻叶采收机械中的收割装置部分结构的两种视角示意图;图3是麻叶采收机械中的收割装置部分结构俯视图;图4和图5是麻叶采收机械中的麻叶转运装置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是收割装置中的剑麻叶片避让机构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是收割装置中的剑麻叶片避让机构俯视图;图9是麻叶采收机械的主视图;图10是麻叶采收机械的俯视图;图11是麻叶采收机械的左视图;图12和图13是收割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4是收割装置的俯视图;图15是收割装置的左视图;图16和图17是收割装置及麻叶转运装置中的两种视角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8和图19是麻叶转运装置中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0是麻叶转运装置的左视图;图21和图22是导料槽板中的两种视角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3是导料槽板的左视图;图24和图25是夹持履带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6是夹持履带的俯视图;图27是夹持履带中的夹持臂的端面视图;图28是夹持臂的夹持口处在水平的两种状态示意图;图29和图30是夹持臂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下面详尽说明该麻叶采收机械的具体特征:下面结合麻叶采收机,对本专利技术的麻叶转运装置作详尽的说明:一种麻叶采收机,包括收割装置10,所述收割装置10用于实施对剑麻叶片的收割操作,所述收割装置10的出料口与麻叶转运装置20的进料口衔接,所述收割装置10、麻叶转运装置20设置在移动车架80上;结合图4至图11所示,剑麻在实际种植时,使得剑麻的植株与植株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使得剑麻植株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方便采收机械进入种植地内,以方便实现剑麻的机械化采收操作,启动收割装置10,可方便将剑麻的叶片由植株的根部切割下来,而后将剑麻叶片导送至麻叶转运装置20内,利用麻叶转运装置20可将剑麻采收上来,而后将采收上来的剑麻叶片导送至剑麻挤压装置内,利用剑麻叶片挤压装置可实现对剑麻叶片的初步压烂操作,初步压烂的剑麻叶片的叶肉限位初步分离,方便后续处理,而后初步压烂的剑麻叶片导送至剑麻叶片压缩装置内,将剑麻叶片中的水分压出,并且使得叶肉与纤维进一步分离,而后将叶片导送至叶片刮麻装置内,实现残存的少部分叶肉与纤维的进一步分离,即可获得剑麻叶片的粗纤维,获得粗纤维进行晾干处理,而后对粗纤维进行加工,即可获得不同的剑麻限位制品。作为收割装置10的具体方案,结合图1至图3以及图12至图15所示,所述收割装置10包括第一、第二收割弧板11、12,所述第一、第二收割弧板11、12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收割弧板11、12的铰接轴竖直且围合成半管状结构,所述第一、第二收割弧板11、12上设置有锯切机构,所述锯切机构用于将剑麻叶片根部锯切且与剑麻主根部分离;当收割装置10与剑麻植株根部抵靠时,锯切机构启动,从而实现对剑麻叶片的锯切操作,上述的第一、第二收割弧板11、12铰接布置,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剑麻叶片采收操作,并且使得第一、第二收割弧板11、12与剑麻的植株根部抵靠,可实现对收割装置10的初步定位,可确定锯切机构的位置,从而可有效确保锯切机构能够从剑麻的根部位置进行锯切操作,上述的第一、第二收割弧板11、12的铰接轴竖直且围合成半管状结构,实施对剑麻植株的叶片进行收割时,能够实现对剑麻植株的一侧进行叶片的采收,当采收机转移至剑麻植株的另一侧位置时,可实现对剑麻另一侧植株叶片的采收,从而完成对整个剑麻植株叶片的采收作业。由于剑麻叶片在实际采收作业时,剑麻植株的叶片只能采收一部分,需要在剑麻植株靠近顶冠位置保留一部分剑麻叶片,一方面是确保剑麻能够正常生长,另一方面是靠近剑麻顶端位置的一段叶片的纤维成熟度不够,无法用作有效的成熟限位使用,这是剑麻采收作业中的难点,并且也是剑麻采收的关键,对此,所述第一、第二收割弧板11、12上设置有剑麻叶片避让机构,所述剑麻避让机构用于实施对未切割位置剑麻叶片的避让;上述的剑麻避让机构能够有效避免采收剑麻的顶端位置的叶片,进而确保采收出来的剑麻叶片均为较为成熟的叶片。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所述第一收割弧板1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导槽111,所述第一收割弧板11的上端转动式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带锯轮112、113、114,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带锯轮112、113、114之间设置有第一收割链115,所述第一收割链115滑动设置在第一导槽111内,所述第一收割链115的锯切侧伸出第一导槽111的上端槽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割弧板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导槽121,所述第二收割弧板12的上端转动式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驱动轮122、123、124,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驱动轮122、123、124之间设置有第二收割链125,所述第二收割链125滑动设置在第二导槽121内,所述第二收割链125的锯切侧伸出第二导槽121的上端槽口,所述第二切割链125的一端位于第一收割链115的上方位置;上述的第一切割链115滑动设置在第一导槽11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收割装置(10)的旁侧的接料弧板(21),所述接料弧板(21)上设置有第一转运带(22),所述第一转运带(22)的输送方向水平且与第一、第二收割弧板(11、12)水平移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运带(22)的出料端与第二转运带(23)的进料口衔接,所述第二转运带(23)倾斜布置,所述第一转运带(22)的出料端与第二转运带(23)的进料端位置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收割装置(10)的旁侧的接料弧板(21),所述接料弧板(21)上设置有第一转运带(22),所述第一转运带(22)的输送方向水平且与第一、第二收割弧板(11、12)水平移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运带(22)的出料端与第二转运带(23)的进料口衔接,所述第二转运带(23)倾斜布置,所述第一转运带(22)的出料端与第二转运带(23)的进料端位置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弧板(21)上设置有条形开口(211),所述第一转运带(22)的带面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耙料杆(220),所述耙料杆(220)伸出条形开口(211);所述第一转运带(22)平行间隔设置有两组,所述条形开口(211)对应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第一转运带(22)上的耙料杆(220)之间构成夹持转运剑麻叶片的夹持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运带(23)的进料口设置在第一转运带(22)的出料口下方位置,所述两组第一转运带(22)的封闭端通过第一驱动杆(22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221)上设置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与第一转运带(22)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杆(221)上铰接设置有吊杆(222),所述第二转运带(23)的两端封闭端通过第二驱动杆(23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231)上设置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与第二转运带(23)配合,所述吊杆(222)的杆端与第二驱动杆(231)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带(22)的第一驱动杆(221)杆端设置有第一带轮(223),所述第二转运带(23)的第二驱动杆(231)杆端设置有第二带轮(232),所述第一带轮(223)与第二带轮(232)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一带轮(223)轮芯还设置有第二齿轮(224),所述第二齿轮(224)与转运液压马达(225)转轴的驱动齿轮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麻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运带(23)的第二驱动杆(231)两端设置有赶料带轮(232),所述赶料带轮(232)之间设置有赶料绳(2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王岳君胡前进
申请(专利权)人:岳西十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