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器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86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恒温器的安装结构,可缓和对恒温器配置场所的限制,提高配置时的操作性。包括:阀体,利用活塞部及施力部的作用,根据冷却液的温度变化为横断流路区域而进退运动,由该进退运动遮断、连通所述流路区域,还具有:嵌合孔,嵌入阀主体;定位槽,自该嵌合孔的开口部侧沿阀主体的嵌入方向形成;阀主体,具有设在阀主体的周面上,与定位槽卡合,并可沿该定位槽滑动的突起部;盖体,自开口部拧合于嵌合孔上,用前端按压支持阀主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温器的安装结构,该恒温器配置在内燃机内,通过遮断、连通冷却液流路,控制冷却液的流动。目前市售的、车辆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大半是通过以冷却液为介质的水冷方式来冷却发动机的系统,用以防止发动机发热引起的过热,同时防止寒冷时期的过冷,使发动机总是保持在适当温度。该水冷方式中,在发动机主体的外部配置散热器,由橡胶管等连接该散热器和发动机主体以使冷却液循环。该水冷方式的主要结构包括散热器,起换热器的作用;水泵,将冷却液由发动机强制性压送到该散热器;恒温器,利用散热器流出的、或流入散热器的冷却液的温度,控制冷却液的流动而使其保持适当温度;橡胶管,形成冷却液的循环流路等。这种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的水冷方式除用于四轮车的发动机外,也可用于双轮车用发动机。参照图7及图8说明这种水冷方式的配置于内燃机内的恒温器的安装结构。图7为在通常的内燃机的冷却液流路中安装了现有的恒温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恒温器的安装部的放大图。恒温器1′如图7所示,以收纳于壳体等内的状态,配置于发动机E主体和散热器R之间形成的冷却液流路3′的适当位置。该恒温器1′如图8所示,设有利用部件10′的作用进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筒形阀主体,其周面上形成有入口开口部和出口开口部,在该入口开口部和出口开口部与内燃机内的冷却液流路连通的位置固定设置;流路区域,在所述阀主体内连通所述入口开口部和所述出口开口部;阀体,利用活塞部及施力部的作用,根据冷却液的温度变化为横断所述流路区域而进退运动,由该进退运动遮断、连通所述流路区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嵌合孔,横穿所述冷却液流路而形成、嵌入有所述阀主体;定位槽,自该嵌合孔的开口部侧沿所述阀主体的嵌入方向形成于所述嵌合孔内壁上;所述阀主体,具有设在所述阀主体的周面上,与所述定位槽卡合,并可沿该定位槽滑动的突起部;盖体,自开口部拧合于所述嵌合孔上,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町昌俊岩城孝弘油川昌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恒温装置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