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驱风门机构
本技术涉及箝位机构,具体地,涉及直驱风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转动控制多采用电机结合减速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控制存在冗余,并且该方式对减速器性能的要求较高,多依赖于进口的减速器,导致成本提高,且电机的体积形状较宽大,难以适用于细长缝隙等应用场景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驱风门机构。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驱风门机构,包括阀门通道501、阀门板502、阀门转轴503、第一磁体件504、第二磁体件505、转动箝位机构;阀门板502安装在阀门转轴503上,随阀门转轴503的转动,阀门板502能够关闭或者打开阀门通道501;第一磁体件504由阀门转轴503延伸出,并与阀门板502形成夹角;第二磁体件505设置在阀门转轴503和/或阀门板502上;转动箝位机构连接阀门转轴503。优选地,第一磁体件504为铁磁体,第二磁体件505为永磁体;或者,第一磁体件504为永磁体,第二磁体件505为铁磁体;或者,第一磁体件504为永磁体,第二磁体件505为永磁体;第一磁体件504为杆件,第一磁体件504紧固连接阀门转轴503,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驱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通道(501)、阀门板(502)、阀门转轴(503)、第一磁体件(504)、第二磁体件(505)、转动箝位机构;阀门板(502)安装在阀门转轴(503)上,随阀门转轴(503)的转动,阀门板(502)能够关闭或者打开阀门通道(501);第一磁体件(504)由阀门转轴(503)延伸出,并与阀门板(502)形成夹角;第二磁体件(505)设置在阀门转轴(503)和/或阀门板(502)上;转动箝位机构连接阀门转轴(5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驱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通道(501)、阀门板(502)、阀门转轴(503)、第一磁体件(504)、第二磁体件(505)、转动箝位机构;阀门板(502)安装在阀门转轴(503)上,随阀门转轴(503)的转动,阀门板(502)能够关闭或者打开阀门通道(501);第一磁体件(504)由阀门转轴(503)延伸出,并与阀门板(502)形成夹角;第二磁体件(505)设置在阀门转轴(503)和/或阀门板(502)上;转动箝位机构连接阀门转轴(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磁体件(504)为铁磁体,第二磁体件(505)为永磁体;或者,第一磁体件(504)为永磁体,第二磁体件(505)为铁磁体;或者,第一磁体件(504)为永磁体,第二磁体件(505)为永磁体;第一磁体件(504)为杆件,第一磁体件(504)紧固连接阀门转轴(503),并与阀门转轴(503)垂直或者形成夹角;阀门通道(501)中的电磁线圈能够对第一磁体件(504)、第二磁体件(505)进行吸引或者排斥,使得阀门转轴(503)受到第一磁体件(504)的驱动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箝位机构包括转动可控止动器(100)、转动体(200);转动可控止动器(100)具有转动体容纳孔(101);转动体(200)插装在转动体容纳孔(101)中;在转动体(200)的周向转动方向上,转动可控止动器(100)能够锁死以及释放转动体(200);转动体(200)的一端与阀门转轴(503)的一端之间紧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驱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动箝位机构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导体件(506);导体件(506)紧固连接可控止动器(100);导体件(506)连接有基本电极V0、第一电极V1、第二电极V2;基本电极V0、第一电极V1处于导体件(506)上的固定位置;第二电极V2的一端紧固连接转动体(200),第二电极V2的另一端滑动接触导体件(50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驱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阀门转轴(503)的转动通过转动体(200)带动第二电极V2同步转动,改变第二电极V2的另一端在导体件(506)上的接触位置,进而改变第二电极V2与基本电极V0之间的阻值。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驱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动体容纳孔(101)的孔壁上设置有凹入的第一通道槽(102)和/或第二通道槽(103);第一通道槽(102)内设置有第一运动接触体(104);第二通道槽(103)内设置有第二运动接触体(105);第一通道槽(102)沿第一周向方向由深变浅,形成深端与浅端;第二通道槽(103)沿第二周向方向由深变浅,形成深端与浅端;其中,第二周向方向与第一周向方向互为反向方向;第一运动接触体(104)能够运动至第一通道槽(102)的浅端、深端,以分别进行所述锁死、释放;第二运动接触体(105)能够运动至第二通道槽(103)的浅端、深端,以分别进行所述锁死、释放;第一通道槽(102)、第二通道槽(103)之间浅端相互连接、第一通道槽(102)、第二通道槽(103)之间间隔设置或者第一通道槽(102)、第二通道槽(103)之间深端相互连接;第一通道槽(102)沿第一轴向方向由深变浅,形成深端与浅端;第二通道槽(103)沿第二轴向方向由深变浅,形成深端与浅端;其中,第二轴向方向与第一轴向方向互为反向方向;第一通道槽(102)沿第一轴向方向形成的深端、浅端分别于第一通道槽(102)沿第一周向方向形成的深端、浅端为同一个位置处;第二通道槽(103)沿第二轴向方向形成的深端、浅端分别于第二通道槽(103)沿第二周向方向形成的深端、浅端为同一个位置处;所述浅端、深端均是相对于转动体容纳孔(101)的孔壁的凹入深度而言的;浅端处槽底面与转动体(200)外侧表面之间的径向间距小于深端处槽底面与转动体(200)外侧表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