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31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8:37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确保固定接点部的位置精度的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具备外壳、固定于外壳的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在外壳内的收纳部配置的可动接触子、一端部与可动接触子连接的可动轴、以及在接触分离方向上驱动可动轴的电磁驱动部。各固定端子具有固定有第一固定接点部或第二固定接点部的接点配置部、在外壳的外部配置的外端子部、与接点配置部和外端子部连接并且保持于外壳的中间部,外壳具有分别对第一固定接点部和第二固定接点部进行支承的一对支承部。

electromagnetic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继电器
本公开涉及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接点装置,具备彼此电独立地配置的一对固定接触子和相对于该一对固定接触子能够接触且分离地配置的矩形板状的可动接触子。在该接点装置中,一对固定接触子分别具有:支承导体部,其固定于收纳壳体的固定接点支承绝缘基板;C形部,其与该支承导体部的收纳壳体的内部侧的端部连接。各C形部通过与支承导体部连接的上板部、与上板部相对配置的下板部、将上板部与下板部连接的中间板部构成,在下板部的与上板部相对的面设有接点部。可动接触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配置在各C形部的上板部和下板部之间,与各接点部相对。并且,在所述接点装置中,各C形部的下板部上的接近与可动接触子的长度方向的中央连接的连结轴的一方的端部在收纳壳体的内部支承于与固定接点支承绝缘基板相对设置的绝缘筒体。专利文献1:特许第61101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所述接点装置中,为了确保绝缘筒体相对于各C形部的下板部的接点部的位置精度,至少要确保各支承导体部、各C形部、收纳壳体的固定接点支承绝缘基板以及绝缘筒体的尺寸精度。然而,难以针对所有的这些部件确保尺寸精度,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外壳,其在内部具有彼此被绝缘壁部分隔的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第一固定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外壳且从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一固定接点部;第二固定端子,其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电独立地固定于所述外壳且从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二固定接点部;可动接触子,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相对配置的第一可动接点部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相对配置的第二可动接点部,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中的各可动接点部能够在相对于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31 JP 2017-2111001.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外壳,其在内部具有彼此被绝缘壁部分隔的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第一固定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外壳且从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一固定接点部;第二固定端子,其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电独立地固定于所述外壳且从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二固定接点部;可动接触子,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相对配置的第一可动接点部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相对配置的第二可动接点部,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中的各可动接点部能够在相对于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与所述绝缘壁部之间的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接触或离开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可动轴,其沿着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从所述第一收纳部延伸到所述第二收纳部,延伸方向的一端部侧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所述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经由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贯通所述绝缘壁部的贯通孔配置于所述第二收纳部,并且所述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收纳部内与所述可动接触子连接而能够与所述可动接触子一起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电磁驱动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收纳部,并且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箕轮亮太森真吾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