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矩限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283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8:27
一种扭矩限矩器,涉及一种扭矩过载保护器,包括外套、内套、左锁紧环、右锁紧环、调力螺栓和锁紧螺栓,在内套的外部设有外套,在内套外圆面中部的筋板上设有多个交替设置的光孔和螺丝孔,在内套筋板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有从上至下的第一锥面台阶和第二锥面台阶,第一锥面台阶和第二锥面台阶均设置为锥面,左锁紧环设置在外套内孔的左侧台阶面与内套左侧的第二锥面台阶之间,右锁紧环设置在外套内孔的右侧台阶面与内套右侧的第二锥面台阶之间,在外套内孔的左侧、右侧与内套左侧、右侧的第一锥面台阶之间分别设有左调力套、右调力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了扭矩过载保护和限矩功能,有效保护了机械传动链的正常运转,防止了设备的损坏。

A Torque Limi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矩限矩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扭矩过载保护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扭矩限矩器。
技术介绍
公知的,扭力限制器是一种保护装置,扭力限制器是当超载或机械故障而导致所需扭矩超过设定值时,它以打滑形式限制传动系统所传动的扭矩,保护机械设备;现有的扭矩限矩器都是以轴向加力,轴向打滑,限制力矩小。当限制力矩要求很大时摩擦面积需要很大,设计的直径和体积相应增大,当体积不允许增加,和设备的经济性不允许限矩器做的很大时,传统的力矩限制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扭矩限矩器。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扭矩限矩器,包括外套、内套、左锁紧环、右锁紧环、调力螺栓和锁紧螺栓,在内套的外部设有外套,在内套的外圆面中部设有筋板,在筋板上设有多个交替设置的光孔和螺丝孔,在内套筋板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有从上至下的第一锥面台阶和第二锥面台阶,所述第一锥面台阶和第二锥面台阶均设置为锥面,左锁紧环设置在外套内孔的左侧台阶面与内套左侧的第二锥面台阶之间,右锁紧环设置在外套内孔的右侧台阶面与内套右侧的第二锥面台阶之间,在外套内孔的左侧与内套左侧的第一锥面台阶之间设有左调力套,在外套的内孔的右侧与内套右侧的第一锥面台阶之间设有右调力套,调力螺栓依次穿过右调力套的通孔、筋板上的螺丝孔、连接在左调力套的螺纹孔内,锁紧螺栓的一端设置在右锁紧环上,依次穿过右锁紧环的沉孔、右调力套的通孔、筋板上的光孔、左调力套的螺纹孔、设置在左锁紧环的丝孔中。所述的扭矩限矩器,在左锁紧环与左调力套之间设有间隙,在右锁紧环和右调力套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扭矩限矩器,左锁紧环、右锁紧环的内环面均设置为锥面,且与内套左侧、右侧第二锥面台阶相配合设置。所述的扭矩限矩器,左调力套、右调力套的内环面均设置为锥面,且与内套左侧、右侧第一锥面台阶相配合设置。所述的扭矩限矩器,左调力套、右调力套、内套连接段的外圆面与外套之间设有耐磨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扭矩限矩器,通过在外套的内孔上设置台阶,起到外套的轴向定位作用,外套法兰上有丝孔或光孔,可以与传动系统的一端相联结,在内套上设置上下两层台阶锥面,左调力套、右调力套的内环面均设置为锥面与内套相配合,通过拧紧调力螺栓,产生轴向力,作用在左调力套、右调力套上,产生双向向内移动,通过锥面将轴向力改变为径向力,径向力通过左调力套、右调力套的外圆作用在耐磨层上,调力螺栓可调整作用在耐磨层上的压力,从而产生外套的阻力矩;由于左锁紧环、右锁紧环产生的锁紧力矩远大于作用在耐磨层上的阻力矩,限矩器上的滑动面必然在耐磨层上发生,通过限矩器的打滑,释放了机械传动链中意外的、破坏性的外来超载力矩,起到了扭矩过载保护和限矩功能,有效保护了机械传动链的正常运转,防止了设备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套;2、耐磨层;3、右锁紧环;4、锁紧螺栓;5、右调力套;6、调力螺栓;7、内套;8、左锁紧环;9、左调力套;10、光孔;11、第一台阶锥面;12、第二台阶锥面;13、螺丝孔。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2扭矩限矩器,包括外套1、内套7、左锁紧环8、右锁紧环3、调力螺栓6和锁紧螺栓4,在内套7的外部设有外套1,在内套7的外圆面中部设有筋板,在筋板上设有多个交替设置的光孔10和螺丝孔13,在内套7筋板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有从上至下的第一锥面台阶11和第二锥面台阶12,所述第一锥面台阶11和第二锥面台阶12均设置为锥面,左锁紧环8设置在外套1内孔的左侧台阶面与内套7左侧的第二锥面台阶12之间,右锁紧环3设置在外套1内孔的右侧台阶面与内套7右侧的第二锥面台阶12之间,在外套1内孔的左侧与内套7左侧的第一锥面台阶11之间设有左调力套9,在外套1的内孔的右侧与内套7右侧的第一锥面台阶11之间设有右调力套5,调力螺栓6依次穿过右调力套5的沉孔、筋板上的螺丝孔13、连接在左调力套9的螺纹孔内,锁紧螺栓4的一端设置在右锁紧环3上,依次穿过右锁紧环3的沉孔、右调力套5的通孔、筋板上的光孔10、左调力套9的螺纹孔、设置在左锁紧环8的丝孔中,将左锁紧环8、右锁紧环3、左调力套9、右调力套5和内套7连接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滑动主体。所述的扭矩限矩器,在左锁紧环8与左调力套9之间设有间隙,在右锁紧环3和右调力套5之间设有间隙,左锁紧环8、右锁紧环3、左调力套9、右调力套5分别由锁紧螺栓4、调力螺栓6调整,互不干涉。所述的扭矩限矩器,左锁紧环8、右锁紧环3的内环面均设置为锥面,且与内套7左侧、右侧第二锥面台阶12相配合设置。所述的扭矩限矩器,左调力套9、右调力套5的内环面均设置为锥面,且与内套7左侧、右侧第一锥面台阶11相配合设置。所述的扭矩限矩器,左调力套9、右调力套5、内套7连接段的外圆面与外套1之间设有耐磨层2。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扭矩限矩器,内套7和外套1分别安装固定在两个回转体上,在内套7的内孔中可连接轴类零件,外套1可连接法兰类零件,左锁紧环8、右锁紧环3通过拧紧锁紧螺栓4,产生轴向拉力,向内移动,通过锥面,产生径向压力,将内套7与轴连接在一起,内套7的外圆有为锥面的第二锥面台阶12,与左锁紧环8、右锁紧环3相接触且产生径向力,将内套7的孔与轴相连接;与左调力套9、右调力套5相接触的内套7的第一锥面台阶11,通过拧紧调力螺栓6,产生轴向力,作用在左调力套9、右调力套5上,双向向内移动,通过锥面将轴向力改变为径向力,径向力通过左调力套9、右调力套5的外圆向外胀大作用在耐磨层2上,调力螺栓6可调整作用在耐磨层2上的压力,从而产生外套1的阻力矩;正常运转时,由于额定扭矩小于作用在耐磨层2上的阻力矩,外套1随外回转体与内套7及轴相向旋转,如果外套1受到大的阻力矩或者内套7和轴产生大的阻力矩,这时阻力矩会作用在限矩器的耐磨层2上,由于本技术的上左锁紧环8、右锁紧环3产生的锁紧力矩远大于作用在耐磨层2上的阻力矩,限矩器上的滑动面必然在耐磨层2上发生,通过耐磨层2上发生打滑,释放了机械传动链中意外的、破坏性的外来超载力矩,起到了扭矩过载保护和限矩功能,既能保护机械传动链的正常运转,又防止了设备的损坏。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为了公开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技术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技术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矩限矩器,包括外套、内套、左锁紧环、右锁紧环、调力螺栓和锁紧螺栓,其特征是:在内套的外部设有外套,在内套的外圆面中部设有筋板,在筋板上设有多个交替设置的光孔和螺丝孔,在内套筋板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有从上至下的第一锥面台阶和第二锥面台阶,所述第一锥面台阶和第二锥面台阶均设置为锥面,左锁紧环设置在外套内孔的左侧台阶面与内套左侧的第二锥面台阶之间,右锁紧环设置在外套内孔的右侧台阶面与内套右侧的第二锥面台阶之间,在外套内孔的左侧与内套左侧的第一锥面台阶之间设有左调力套,在外套的内孔的右侧与内套右侧的第一锥面台阶之间设有右调力套,调力螺栓依次穿过右调力套的通孔、筋板上的螺丝孔、连接在左调力套的螺纹孔内,锁紧螺栓的一端设置在右锁紧环上,依次穿过右锁紧环的沉孔、右调力套的通孔、筋板上的光孔、左调力套的螺纹孔、设置在左锁紧环的丝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矩限矩器,包括外套、内套、左锁紧环、右锁紧环、调力螺栓和锁紧螺栓,其特征是:在内套的外部设有外套,在内套的外圆面中部设有筋板,在筋板上设有多个交替设置的光孔和螺丝孔,在内套筋板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有从上至下的第一锥面台阶和第二锥面台阶,所述第一锥面台阶和第二锥面台阶均设置为锥面,左锁紧环设置在外套内孔的左侧台阶面与内套左侧的第二锥面台阶之间,右锁紧环设置在外套内孔的右侧台阶面与内套右侧的第二锥面台阶之间,在外套内孔的左侧与内套左侧的第一锥面台阶之间设有左调力套,在外套的内孔的右侧与内套右侧的第一锥面台阶之间设有右调力套,调力螺栓依次穿过右调力套的通孔、筋板上的螺丝孔、连接在左调力套的螺纹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精联机械基础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