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23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夹具,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夹板,其中每面夹板均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弹性垫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垫层上的接触层,所述接触层与待夹件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柔性夹具通过在每面夹板中设置弹性垫层,有效提高了接触层与硅棒的贴合度,尽量避免硅棒与接触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粗细和表面粗糙度不一的硅棒。

A Flexible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lexible fixture, which comprises two relatively arranged splints, in which each splint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an elastic cushion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a contact layer arranged on the elastic cushion layer, the contact layer directly contacts the clamp to be clamped. The flexible fix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bonding degree between the contact layer and the silicon bar by setting an elastic cushion in each splint, avoids the relative sliding between the silicon bar and the contact layer as far as possible, and can well adapt to the silicon bar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surface rough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夹具
本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夹具。
技术介绍
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拆装炉环节是最耗费人力的工艺步骤之一。在自动化及工业4.0的大环境要求下,国内外各多晶硅厂都在拆装炉这一环节上积极开发各种自动化拆棒装置,从而减少人力,提高劳动效率。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自动化拆棒装置多采用机械臂拆棒的方式,所采用的机械臂结构基本类似,简单实用,但由于多晶硅棒粗细不均,表面粗糙度不一,导致机械臂夹爪与多晶硅棒间的夹持多为线接触或点接触,导致机械臂夹爪夹持不牢固,多晶硅棒与夹爪之间易发生相对滑动,造成机械臂夹爪材料(PU,聚氨酯)刮擦到多晶硅棒上,污染了多晶硅棒,最终导致多晶硅产品外观质量较国外企业产品有明显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技术。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夹具,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夹板,其中每面夹板均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弹性垫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垫层上的接触层,所述接触层与待夹件直接接触。可选地,所述接触层沿其长度方向划分为对称且彼此独立的两部分,每部分再划分为从所述接触层的边缘至中心依次排列且彼此独立的前辅夹板、第二主夹板、第一主夹板和固定支撑夹板。可选地,所述第一主夹板和所述第二主夹板的表面形状均为四分之一圆柱面形,且所述第一主夹板与所述第二主夹板的表面组合成半圆柱面。可选地,所述第一主夹板、所述弹性垫层与所述底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主夹板、所述弹性垫层与所述底板之间,均通过对应的连接件连成一体;与所述第一主夹板对应的连接件和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弹性垫层的一侧表面之间,以及与所述第二主夹板对应的连接件和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弹性垫层的一侧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弹性元件。可选地,所述前辅夹板和所述固定支撑夹板的表面均为平面。可选地,所述前辅夹板、所述弹性垫层与所述底板之间,以及所述固定支撑夹板、所述弹性垫层与所述底板之间,均通过对应的连接件连成一体。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穿过所述接触层、所述弹性垫层和所述底板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可拆卸地连接的螺母,且所述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接触层背离所述弹性垫层的一侧,所述螺母位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弹性垫层的一侧;所述弹性元件采用调整弹簧,其套装在对应的螺栓上并位于对应的螺母与所述底板之间。可选地,所述每面夹板的厚度均为15~20mm。可选地,所述接触层的材质为碳化钨或氮化硅;所述弹性垫层的材质为氟橡胶或聚氨酯。可选地,所述接触层与所述待夹件直接接触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凸出的花纹。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柔性夹具通过在每面夹板中设置弹性垫层,有效提高了接触层与硅棒的贴合度,尽量避免硅棒与接触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粗细和表面粗糙度不一的硅棒,解决了现有机械臂夹爪夹持不牢固和夹爪对多晶硅造成PU(聚氨酯)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夹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夹具的分布图。图中:1-柔性夹具;1A-一面夹板;2-底板、3-弹性垫层;4-接触层;41-前辅夹板;42-第二主夹板;43-第一主夹板;44-固定支撑夹板;5-螺栓;6-螺母;7-调整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夹具,适用于夹持各种待夹件,特别适用于多晶硅拆炉环节,在拆除硅棒过程中与机械臂配合来夹持硅棒。下面结合图1-2,以待夹件采用硅棒为例详细描述所述柔性夹具。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夹具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夹板,这两面夹板的结构相同,每面夹板的厚度均为15~20mm。使用时,将硅棒放置在这两面夹板中间,当通过机械臂向这两面夹板施加夹持力时,硅棒就会被这两面夹板夹持住。由于这两面夹板的结构相同,故仅以其中一面夹板1A为例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一面夹板1A包括底板2、设置在底板2上的弹性垫层3,以及设置在弹性垫层3上的接触层4,接触层4与硅棒直接接触。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每面夹板中设置弹性垫层,有效提高了接触层与硅棒的贴合度,尽量避免硅棒与接触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粗细和表面粗糙度不一的硅棒。如图1所示,接触层4沿其长度方向划分为对称且彼此独立的两部分,每部分再划分为从接触层4的边缘至中心依次排列且彼此独立的前辅夹板41、第二主夹板42、第一主夹板43和固定支撑夹板44。本实施例中,将每面夹板的接触层4均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可称为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其中每部分再划分为四个彼此独立的部分,共计八个彼此独立的部分,依次为左侧前辅夹板41、左侧第二主夹板42、左侧第一主夹板43、左侧固定支撑夹板44、右侧固定支撑夹板44、右侧第一主夹板43、右侧第二主夹板42和右侧前辅夹板41,即对接触层4进行细化切割,从而使得硅棒放置于两面夹板中间时,两面夹板的接触层中各个独立的部分都能很好地贴附于硅棒表面,从而极大地提升柔性夹具的夹持力,更好地适应不同粗细和表面粗糙度不一的硅棒,有效防止硅棒与接触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具体地,第一主夹板43和第二主夹板42的表面形状均为四分之一圆柱面形,且第一主夹板43与第二主夹板42的表面组合成半圆柱面。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主夹板和第二主夹板的表面组合成半圆柱面,能够更好地与硅棒表面相贴合。第一主夹板43、弹性垫层3与底板2之间,以及第二主夹板42、弹性垫层3与底板2之间,均通过对应的连接件连成一体。与第一主夹板43对应的连接件和底板2背离弹性垫层3的一侧表面之间,以及与第二主夹板42对应的连接件和底板2背离弹性垫层3的一侧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弹性元件。本实施例中,由于为第一主夹板和第二主夹板分别配置了对应的弹性元件,进一步增加了二者与硅棒表面的贴合度。此外,前辅夹板41和固定支撑夹板44的表面均为平面,以适应不同粗细的硅棒。前辅夹板41、弹性垫层3与底板2之间,以及固定支撑夹板44、弹性垫层3与底板2之间,均通过对应的连接件连成一体。如图1所示,连接件可包括依次穿过接触层4、弹性垫层3和底板2的螺栓5,以及与螺栓5可拆卸地连接的螺母6,且螺栓5的头部位于接触层4背离弹性垫层3的一侧,螺母6位于底板2背离弹性垫层3的一侧。由于将螺母设置在底板一侧,避免了螺母拧动时产生的细屑粘到硅棒上从而污染硅棒。由于每面夹板的接触层均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八个彼此独立的部分,因此每面夹板均设置八组连接件,每组连接件对应其中一个独立的部分。每组连接件均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至于每组连接件中包括的连接件的具体数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采用调整弹簧7,其套装在对应的螺栓5上并位于对应的螺母6与底板2之间。所述调整弹簧7最好采用高强度弹簧,以增加使用寿命。此外,接触层4的材质为碳化钨或氮化硅,避免与硅棒接触时污染硅棒。弹性垫层3的材质为氟橡胶或聚氨酯,其弹性和柔性俱佳,能够确保柔性夹具与硅棒的贴合度。接触层4与硅棒直接接触的一侧表面(即接触层4背离弹性垫层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凸出的花纹,例如可以为浅十字花纹,从而增大摩擦系数。如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夹板,其中每面夹板均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弹性垫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垫层上的接触层,所述接触层与待夹件直接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夹板,其中每面夹板均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弹性垫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垫层上的接触层,所述接触层与待夹件直接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沿其长度方向划分为对称且彼此独立的两部分,每部分再划分为从所述接触层的边缘至中心依次排列且彼此独立的前辅夹板、第二主夹板、第一主夹板和固定支撑夹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夹板和所述第二主夹板的表面形状均为四分之一圆柱面形,且所述第一主夹板与所述第二主夹板的表面组合成半圆柱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夹板、所述弹性垫层与所述底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主夹板、所述弹性垫层与所述底板之间,均通过对应的连接件连成一体;与所述第一主夹板对应的连接件和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弹性垫层的一侧表面之间,以及与所述第二主夹板对应的连接件和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弹性垫层的一侧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弹性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伟陈喜清梁建龙张瑜龙刘长圣施东辰
申请(专利权)人: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