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向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83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向头枕,其包括头枕前盖、上下滑动支架、插杆、前后运动导轨和推板,所述前后运动导轨连接于所述头枕前盖内,且所述前后运动导轨穿过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并能够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套设于所述插杆并能够在所述插杆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上下方向移动,所述推板设置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内并能够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推板上具有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前后运动导轨上具有若干个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前后方向的第一卡槽,所述插杆上具有若干个沿所述头枕前盖的上下方向的第二卡槽。同步性非常好,大大提高了四向头枕的稳定性,装配方便。

Four head pillow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ur-way headrest, which comprises a headrest front cover, an upper and lower sliding bracket, a socket rod, a front and rear moving guide rail and a push plate. The front and rear moving guide rail is connected to the front cover of the headrest, and the front and rear moving guide rail passes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sliding bracket and can move along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 of the front cover of the headrest,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sliding bracket sleeve. The push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 of the head pillow front cover and can move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 of the head pillow front cover. The push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sliding bracket and can move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 of the head pillow front cover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liding bracket. The pushboard has a first and a second buckle parts, and the front and rear moving guide rails have several front edges along the head pillow front cover. The first chuck in the rear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chucks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of the head pillow front cover. The synchronization is very good,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four-way headrest and makes it easy to 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向头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四向头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普及的越来越快,使用频率越来越多,乘客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的要求也提高。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椅头枕主要是上下调节的两向头枕,四向头枕多用于前排,而且四向头枕结构复杂,零件繁多,这样使得装配环节多;且解锁结构中力的折损较大,还有上下与前后解锁的同步性低,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四向头枕的结构复杂,稳定性较差等缺陷,提供一种四向头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四向头枕,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头枕前盖、上下滑动支架、插杆、前后运动导轨和推板,所述前后运动导轨连接于所述头枕前盖内,且所述前后运动导轨穿过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并能够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套设于所述插杆并能够在所述插杆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上下方向移动,所述推板设置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内并能够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推板上具有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前后运动导轨上具有若干个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前后方向的第一卡槽,所述插杆上具有若干个沿所述头枕前盖的上下方向的第二卡槽,所述四向头枕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扣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扣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扣部脱离出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扣部脱离出所述第二卡槽。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推板的移动,使得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同时插入或者脱离出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从而实现解锁和锁止,同步性非常好,且移动过程中没有力的折损,大大提高了四向头枕的稳定性;同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较佳地,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中背向所述头枕前盖的一侧向内凹陷,且所述限位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上下滑动支架的端部,所述推板自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插入至所述限位槽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左右方向移动。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限位槽对推板起到限定作用,将推板限制在限位槽内并只能沿着左右方向移动,有效实现四向头枕在锁止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来回切换,提高了四向头枕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上下滑动支架还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所述推板的滑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推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且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并能够在所述定位孔内滑移。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实现推板的精确定位安装,且定位孔将进一步对定位柱起到限制作用,大大提高了四向头枕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推板包括有板本体和卡扣件,所述卡扣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板本体,所述卡扣件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凸起,所述第一卡扣部位于所述卡扣件中朝向所述第一卡槽的一侧。较佳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中背向所述头枕前盖的一侧具有第一导滑面,若干个所述第一卡槽间隔设置所述前后运动导轨中朝向所述卡扣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卡槽中背向所述头枕前盖的一侧具有第二导滑面。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第一导滑面与第二导滑面的配合便于第一卡扣部插入至第一卡槽中,提高了四向头枕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套设于所述插杆并能够在所述插杆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上下方向移动,所述推板还包括有嵌件,所述嵌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板本体上,所述第二卡扣部位于所述嵌件中朝向所述插杆的一侧,所述嵌件能够插入至所述第一通孔内并插入至所述第二卡槽内或者所述嵌件脱离出所述第二卡槽。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嵌件能够保证了与第二卡槽的精确配合使用,保证了四向头枕的实用性和稳定性。较佳地,所述四向头枕还包括有固定导套,所述固定导套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连接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所述插杆穿过所述固定导套,所述固定导套的外周面上具有用于所述第二卡扣部插入的定位口。较佳地,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上具有若干个导向孔,若干个所述导向孔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前后方向贯穿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所述前后运动导轨上具有若干个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向孔一一对应,且所述导向部插入所述导向孔内并能够在所述导向孔内滑移。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导向孔与导向部具有导向作用,防止前后运动导轨的前后移动时产生偏移错位现象,提高了四向头枕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四向头枕还包括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和所述推板;所述四向头枕在所述解锁位置并撤去外力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作用力在所述推板上,以使所述四向头枕恢复至所述锁止位置。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四向头枕,通过推板的移动来实现解锁和锁止,同步性非常好,大大提高了四向头枕的稳定性;同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四向头枕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四向头枕在锁止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头枕前盖。图3为图2沿A-A线的截面图。图4为图2沿B-B线的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四向头枕在解锁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头枕前盖。图6为图5沿C-C线的截面图。图7为图5沿D-D线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头枕前盖1前后运动导轨2第一卡槽21第二导滑面211导向部22上下滑动支架3限位槽31定位孔32第一通孔33导向孔34插杆4第二卡槽41推板5第一卡扣部51第二卡扣部52板本体53卡扣件54第一导滑面541嵌件55定位柱56固定导套6复位弹簧7按钮8按钮罩盖9头枕后盖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四向头枕包括头枕前盖1、上下滑动支架3、插杆4、前后运动导轨2和推板5,前后运动导轨2连接于头枕前盖1内,且前后运动导轨2穿过上下滑动支架3并能够在上下滑动支架3上沿头枕前盖1的前后方向移动,上下滑动支架3套设于插杆4并能够在插杆4上沿头枕前盖1的上下方向移动,推板5设置于上下滑动支架3内并能够在上下滑动支架3上沿头枕前盖1的左右方向移动,推板5上具有第一卡扣部51和第二卡扣部52,前后运动导轨2上具有若干个沿头枕前盖1的前后方向的第一卡槽21,插杆4上具有若干个沿头枕前盖1的上下方向的第二卡槽41。四向头枕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止位置时,第一卡扣部51连接于第一卡槽21,第二卡扣部52连接于第二卡槽41;在解锁位置时,第一卡扣部51脱离出第一卡槽21,第二卡扣部52脱离出第二卡槽41。四向头枕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力时,四向头枕处于锁止位置,第一卡扣部51连接于第一卡槽21,通过第一卡扣部51和第一卡槽21限制了前后运动导轨2在上下滑动支架3上移动;第二卡扣部52连接于第二卡槽41,通过第二卡扣部52和第二卡槽41限制了上下滑动支架3在插杆4上移动,实现对四向头枕的锁止。四向头枕在受到外力作用力时,作用力在推板5上并推动推板5左右方向移动,四向头枕将会处于解锁位置,第一卡扣部51脱离出第一卡槽21,前后运动导轨2在上下滑动支架3上能够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头枕前盖1前后移动调节;第二卡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向头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头枕前盖、上下滑动支架、插杆、前后运动导轨和推板,所述前后运动导轨连接于所述头枕前盖内,且所述前后运动导轨穿过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并能够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套设于所述插杆并能够在所述插杆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上下方向移动,所述推板设置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内并能够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推板上具有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前后运动导轨上具有若干个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前后方向的第一卡槽,所述插杆上具有若干个沿所述头枕前盖的上下方向的第二卡槽,所述四向头枕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扣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扣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扣部脱离出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扣部脱离出所述第二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向头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头枕前盖、上下滑动支架、插杆、前后运动导轨和推板,所述前后运动导轨连接于所述头枕前盖内,且所述前后运动导轨穿过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并能够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套设于所述插杆并能够在所述插杆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上下方向移动,所述推板设置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内并能够在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上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推板上具有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前后运动导轨上具有若干个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前后方向的第一卡槽,所述插杆上具有若干个沿所述头枕前盖的上下方向的第二卡槽,所述四向头枕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扣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扣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扣部脱离出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扣部脱离出所述第二卡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中背向所述头枕前盖的一侧向内凹陷,且所述限位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上下滑动支架的端部,所述推板自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插入至所述限位槽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沿所述头枕前盖的左右方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还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所述推板的滑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推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且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并能够在所述定位孔内滑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包括有板本体和卡扣件,所述卡扣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板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书伟余梦卓熊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琻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