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06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提供能够减轻重量并简化制造的夹层面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层面板(1)设置有金属的第一板材(2)、金属的第二板材(3)、矩形框架形状的金属间隔件单元(4)、以及芯材(5)。芯材(5)位于由间隔件单元(4)围绕的区域中,所述区域是第一板材(2)与第二板材(3)之间的区域的一部分。间隔件单元(4)由彼此不结合的多个间隔件(40)构成。第一板材(2)和第二板材(3)粘附至芯材(5)和间隔件(40)中的每个间隔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夹层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层面板。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形成为中空挤出水泥板的外部百叶窗。形成为中空挤出水泥板的面板比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外部百叶窗太重而不易安装。另外,这种面板还需要固化。因此,制造这种面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此外,中空挤出水泥板的材料本身易于破裂或剥落。因此,形成为这种中空挤出水泥板的外部百叶窗的一部分可能在百叶窗安装期间或安装之后掉落。引文目录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09-57794A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层面板,该夹层面板可以具有更轻的重量并且可以通过简化的制造过程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夹层面板包括:第一板构件,该第一板构件是金属的;第二板构件,该第二板构件设置成面向第一板构件并且该第二板构件是金属的;间隔件单元,该间隔件单元是金属的并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状;以及芯构件。间隔件单元置于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芯构件设置在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由间隔件单元围绕的区域中。间隔件单元由多个形成为单独构件的间隔件构成。第一板构件结合至芯构件的面向第一板构件的表面。第二板构件结合至芯构件的面向第二板构件的另一表面。第一板构件结合至多个间隔件中的每个间隔件的面向第一板构件的表面。第二板构件结合至多个间隔件中的每个间隔件的面向第二板构件的另一表面。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层面板的前视图;图2的A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平面A-A截取的图1的横截面图;图2的B是图2的A中所示的部分B的放大横截面图;图3的A是图示了安装有夹层面板的示例性结构的前视图;以及图3的B是沿着图3的A中所示的平面C-C截取的图3的A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要被描述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夹层面板,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其中呈矩形框架的形状的间隔件单元和芯构件被夹在一对板构件之间的夹层面板。(第一实施方式)图1以及图2的A和图2的B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层面板1。夹层面板1适合用作非承重壁。具体地,夹层面板1可以例如用作安装在建筑物的外部的外部百叶窗、安装在建筑物的内部的内部百叶窗、或分隔壁。夹层面板1具有矩形板的形状。夹层面板1可以以直立的姿态设置用于建筑物,使得夹层面板1的自身长度平行于竖向方向。在以下描述中,将基于以下假设对夹层面板1的相应的构成元件进行描述:假设夹层面板1的厚度限定向前/向后方向,夹层面板1的长度限定向上/向下方向,并且夹层面板1的宽度限定向右/向左方向。在附图中,箭头X表示向前方向,箭头Y表示向右方向,并且箭头Z表示向上方向。如图1和图2的A中所示,夹层面板1包括:第一板构件2,第一板构件2是金属的;第二板构件3,第二板构件3也是金属的;间隔件单元4,间隔件单元4是金属的并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状;以及芯构件5。用于将夹层面板1安装到建筑物上的一对第一安装构件6和一对第二安装构件7能够附接至间隔件单元4。呈矩形框架的形状的间隔件单元4设置在第一板构件2与第二板构件3之间的整个外周部上。芯构件5设置在第一板构件2与第二板构件3之间的由间隔件单元4围绕的整个区域上。间隔件单元4由多个形成为单独构件的间隔件40构成。多个所述间隔件40设置成形成矩形框架。多个所述间隔件40包括:形成间隔件单元4的一对较长边的一对直管状的较长边间隔件41;以及形成间隔件单元4的一对较短边的一对较短边间隔件42。一对较长边间隔件41各自具有相同的纵向尺寸(即,沿向上/向下方向测量的长度)。一对较短边间隔件42各自具有相同的纵向尺寸(即,沿向右/向左方向测量的长度)。一对较长边间隔件41和一对较短边间隔件42都具有沿向前/向后方向测量的相同的尺寸(即,相同厚度)。上部较短边间隔件42置于一对较长边间隔件41的相应的上端部之间,而下部较短边间隔件42置于一对较长边间隔件41的相应的下端部之间。第一板构件2构成夹层面板1的前表面。第一板构件2包括:前表面部分20,前表面部分20形成为矩形板的形状并设置在间隔件单元4和芯构件5的前方;以及设置在间隔件单元4的右侧和左侧的一对侧表面部分21。第一板构件2还包括设置在间隔件单元4上方的上表面部分22和设置在间隔件单元4下方的下表面部分23。所述一对侧表面部分21分别从前表面部分20的右边缘和左边缘向后突出。上表面部分22从前表面部分20的顶部边缘向后突出。下表面部分23从前表面部分20的底部边缘向后突出。所述一对侧表面部分21、上表面部分22和下表面部分23都大致垂直于前表面部分20。所述一对侧表面部分21设置用于前表面部分20的在前表面部分20的沿向上/向下方向的整个长度上的右边缘和左边缘。换句话说,第一板构件2在其至少一个侧边缘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侧边缘上)包括侧表面部分21,侧表面部分21在侧表面部分21的整个长度上朝向较长边间隔件41突出。上表面部分22设置用于前表面部分20的上边缘的一部分。该部分在其沿向右/向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面向上部较短边间隔件42。同样,下表面部分23设置用于前表面部分20的下边缘的一部分。该部分在其沿向右/向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面向下部较短边间隔件42。第二板构件3构成夹层面板1的后表面。第二板构件3包括:后表面部分30,后表面部分30形成为矩形板的形状并设置在间隔件单元4和芯构件5的后方;以及设置在间隔件单元4的右侧和左侧的一对侧表面部分31。第二板构件3还包括设置在间隔件单元4上方的上表面部分32和设置在间隔件单元4下方的下表面部分33。所述一对侧表面部分31分别从后表面部分30的右边缘和左边缘向前突出。上表面部分32从后表面部分30的顶部边缘向前突出。下表面部分33从后表面部分30的底部边缘向前突出。所述一对侧表面部分31、上表面部分32和下表面部分33都大致垂直于后表面部分30。所述一对侧表面部分31设置用于后表面部分30的在后表面部分30的沿向上/向下方向的整个长度上的右边缘和左边缘。换句话说,第二板构件3在其至少一个侧边缘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侧边缘上)包括侧表面部分31,侧表面部分31在侧表面部分31的整个长度上朝向较长边间隔件41突出。上表面部分32设置用于后表面部分30的上边缘的一部分。该部分在其沿向右/向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面向上部较短边间隔件42。同样,下表面部分33设置用于后表面部分30的下边缘的一部分。该部分在其沿向右/向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面向下部较短边间隔件42。第一板构件2和第二板构件3各自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折叠形成。金属板的示例包括涂漆钢板、镀锌钢板、镀铝锌(Galvalume)钢板、不锈钢板、铝钢板和钛钢板。需指出的是,这些仅是示例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的。金属板可以例如具有0.35mm至1.2mm的厚度。如图2的A中所示,所述一对较长边间隔件41各自包括:间隔件本体43,间隔件本体43设置在第一板构件2的前表面部分20与第二板构件3的后表面部分30之间;以及装饰盖44,装饰盖44设置在间隔件本体43的右外部或左外部。具体地,在位于右侧的较长边间隔件41中,装饰盖44设置在间隔件本体43的右侧上。在位于左侧的较长边间隔件41中,装饰盖44设置在间隔件本体43的左侧上。所述一对较长边间隔件41中的每个较长边间隔件是包括彼此一体成形的间隔件本体43和装饰盖44的挤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层面板,包括:第一板构件,所述第一板构件是金属的;第二板构件,所述第二板构件设置成面向所述第一板构件并且所述第二板构件是金属的;间隔件单元,所述间隔件单元是金属的并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状,并且所述间隔件单元置于所述第一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之间;以及芯构件,所述芯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由所述间隔件单元围绕的区域中,所述间隔件单元由多个形成为单独构件的间隔件构成,所述第一板构件结合至所述芯构件的面向所述第一板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板构件结合至所述芯构件的面向所述第二板构件的另一表面,所述第一板构件结合至多个所述间隔件中的每个间隔件的面向所述第一板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板构件结合至多个所述间隔件中的每个间隔件的面向所述第二板构件的另一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21 JP 2016-1842081.一种夹层面板,包括:第一板构件,所述第一板构件是金属的;第二板构件,所述第二板构件设置成面向所述第一板构件并且所述第二板构件是金属的;间隔件单元,所述间隔件单元是金属的并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状,并且所述间隔件单元置于所述第一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之间;以及芯构件,所述芯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由所述间隔件单元围绕的区域中,所述间隔件单元由多个形成为单独构件的间隔件构成,所述第一板构件结合至所述芯构件的面向所述第一板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板构件结合至所述芯构件的面向所述第二板构件的另一表面,所述第一板构件结合至多个所述间隔件中的每个间隔件的面向所述第一板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板构件结合至多个所述间隔件中的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清一矢崎光彦香山好雄末永芳范
申请(专利权)人:日铁住金钢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