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度效应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分布改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318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于温度效应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分布改善装置,属于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设备。在装置壳体(13)中,排气入口管(1)、前排气扩张腔(15)、芯体(14)、后排气扩张腔(11)以及排气出口管(9)顺序连接;排气入口管(1)、前排气扩张腔(15)、芯体(14)、后排气扩张腔(11)以及排气出口管(9)的外部是前冷却水扩张腔(16)、芯体(14)内的冷却水通道(18)以及后冷却水扩张腔(10);芯体(14)由排气分流管(4)束、排气前分流板(2)、前均流板(3)、外均流板(5)、内均流板(6)、后均流板(12)、以及排气后分流板(7)组成,排气分流管(4)束穿过前均流板(3)、外均流板(5)、内均流板(6)及后均流板(12),排气分流管(4)束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排气前分流板(2)和排气后分流板(7)上;芯体(14)由前均流板(3)、外均流板(5)以及后均流板(12)支撑在装置壳体(13)内。该装置工艺简单,易于制造且结构紧凑,可以有效改善柴油机排气微粒分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温度效应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分布改善装置,在装置壳体(13)中,排气入口管(1)、前排气扩张腔(15)、芯体(14)、后排气扩张腔(11)以及排气出口管(9)顺序连接,其特征是,排气入口管(1)、前排气扩张腔(15)、芯体(14)、后排气扩张腔(11)以及排气出口管(9)的外部是前冷却水扩张腔(16)、芯体(14)内的冷却水通道(18)以及后冷却水扩张腔(10);芯体(14)由排气分流管(4)束、排气前分流板(2)、前均流板(3)、外均流板(5)、内均流板(6)、后均流板(12)、以及排气后分流板(7)组成,排气分流管(4)束穿过前均流板(3)、外均流板(5)、内均流板(6)及后均流板(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智徐宇工刘双喜资新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