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163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管柱,包括转向管柱、连接支架、仪表台,连接支架顶部与仪表台相连,连接支架底部通过连接片与转向管柱相连;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转向管柱通过轴承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分别相连用于上下调节,所述转向管柱通过连接片与连接之间形成前后调节;所述轴承通过双气缸夹紧机构驱动,所述转向管柱底部设有十字万向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管柱,能够实现上、下、前、后的位置调节。

A kind of automobile pipe st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pipe string, which comprises a steering pipe string, a connecting bracket and a dashboard.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ashboard,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ering pipe string through a connect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ute and a second chute, and the steering pipe st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ute and the second chute respectively by a bearing for up-down adjustment. The bearing is driven by a double cylinder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bottom of the steering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cross universal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obile pipe column, which can realize the position adjustment of up, down, front and r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管柱
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管柱。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转向管柱普遍采用倾斜式布置的转向管柱结构,采用该结构设计成伸缩式,调节不便,精确度不高,且多仅能实现上下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管柱,能够实现上、下、前、后的位置调节。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汽车管柱,包括转向管柱、连接支架、仪表台,连接支架顶部与仪表台相连,连接支架底部通过连接片与转向管柱相连;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转向管柱通过轴承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分别相连用于上下调节,所述转向管柱通过连接片与连接支架形成前后调节;所述轴承通过双气缸夹紧机构驱动,所述转向管柱底部设有十字万向节。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U型开口连接件、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U型开口连接件、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分别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所述转向管柱连接有第一轴承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转向管柱中部两侧的第二轴承沿第二滑槽滑动设置,第二轴承与第二调节件上的活塞杆相连;第一滑槽相邻处并列设有齿条,所述第一轴承两端穿过第一滑槽与齿轮相连,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连接片底端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第三滑槽之间通过限位件形成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管柱上设有角位移传感器、时钟弹簧。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管柱上下调节行程为±35mm。进一步地,所述十字万向节的工作角度为±2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采用齿轮和轴承相结合的三滑槽来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汽车转向管柱上、下、前、后的位置调节;齿轮与齿条相对滑动、轴承沿与第二滑槽相对滑动实现汽车转向管柱上下调节;在轴承下端的连接片沿第三滑槽实现前后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国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中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的汽车管柱,包括转向管柱3、连接支架2、仪表台1,连接支架2顶部与仪表台1相连,连接支架2底部通过连接片与转向管柱3相连;连接支架2上设有第一滑槽4、第二滑槽5,转向管柱3通过轴承与第一滑槽4、第二滑槽5分别相连用于上下调节,转向管柱3通过连接片与连接支架2形成前后调节;轴承通过双气缸夹紧机构驱动,转向管柱3上设有角位移传感器、时钟弹簧。转向管柱3底部设有十字万向节,十字万向节的工作角度为±25°。转向管柱上下调节行程为±35mm。连接支架2包括U型开口连接件、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U型开口连接件、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分别设有第一滑槽4、第二滑槽5、第三滑槽6,第一滑槽4相邻处并列设有齿条10,转向管柱3连接有第一轴承两端穿过第一滑槽4与齿轮9相连;转向管柱3中部两侧的第二轴承7沿第二滑槽5滑动设置,第二轴承7与第二调节件上的活塞杆8相连;齿轮9与齿条10啮合;连接片11底端设有弧形槽12,弧形槽12、第三滑槽6之间通过限位件形成滑动连接。工作过程:齿轮9与齿条10处的第一滑槽4、第二轴承7与第二滑槽5实现组件的上下调节;限位件沿弧形槽12运动从而带动转向管柱3前后运动。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管柱、连接支架、仪表台,连接支架顶部与仪表台相连,连接支架底部通过连接片与转向管柱相连;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转向管柱通过轴承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分别相连用于上下调节,所述转向管柱通过连接片与连接支架形成前后调节;所述轴承通过双气缸夹紧机构驱动,所述转向管柱底部设有十字万向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管柱、连接支架、仪表台,连接支架顶部与仪表台相连,连接支架底部通过连接片与转向管柱相连;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转向管柱通过轴承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分别相连用于上下调节,所述转向管柱通过连接片与连接支架形成前后调节;所述轴承通过双气缸夹紧机构驱动,所述转向管柱底部设有十字万向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U型开口连接件、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U型开口连接件、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分别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所述转向管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徐兵廖富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震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