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摩托车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07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摩托车轮毂,包括外圈、内圈及设于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多个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上定位座、套筒及下定位座,所述上定位座连接外圈,所述套筒与上定位座通过螺杆连接,所述下定位座连接内圈,所述下定位座上设有延伸至套筒内腔的底杆,所述底杆上套接有弹簧。采用在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多个减震部件,在轮毂转动的过程中,路面的颠簸感通过减震部件能有效缓冲,提高驾驶舒适性。另外,内圈上的椭圆形减震孔在保证轮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能起到缓冲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

A Kind of Damping Motorcycle Wheel Hub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ock absorption motorcycle hub,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ring, an inner ring and a plurality of shock absorption component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ring and the inner ring. The shock absorption components include an upper positioning seat, a sleeve and a lower positioning seat. The upper positioning seat connects the outer ring, the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ositioning seat through a screw, the lower positioning seat connects the inner ring, and the lower position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nsion to the sleeve. The bottom rod of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cylinder is sleeved with a spring. In the process of hub rotation, the bump of road surface can be effectively cushioned by the shock absorber to improve driving comfort. In addition, the elliptical shock absorber hole on the inner ring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hub structure, but also play a buffer r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design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摩托车轮毂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轮毂,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摩托车轮毂。
技术介绍
轮毂是摩托车行驶系统中重要的安全部件,它作用于摩托车前后轴,支撑轮胎并随轮胎一起旋转。现在市面上的轮毂,防震性不好,遇到坑洼起伏路段,容易颠簸,影响驾驶体验,同时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避震效果优异,且稳定性好的摩托车轮毂。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震摩托车轮毂,包括外圈、内圈及设于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多个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上定位座、套筒及下定位座,所述上定位座连接外圈,所述套筒与上定位座通过螺杆连接,所述下定位座连接内圈,所述下定位座上设有延伸至套筒内腔的底杆,所述底杆上套接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贯穿盖端盖且与所述底杆相连的限位螺钉。提高减震部件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上设有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孔。便于在弹簧下压时,将套筒内的空气排出。进一步的,所述内圈上设有多个椭圆形减震孔。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在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多个减震部件,在轮毂转动的过程中,路面的颠簸感通过减震部件能有效缓冲,提高驾驶舒适性。另外,内圈上的椭圆形减震孔在保证轮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能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减震摩托车轮毂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处减震部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未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减震摩托车轮毂,包括外圈、内圈5及设于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多个减震部件3,外圈包括橡胶外圈1及钢圈内衬2。所述减震部件包括上定位座31、套筒33及下定位座35,所述上定位31座连接外圈,所述套筒33与上定位31座通过螺杆32连接,所述下定位座35连接内圈,所述下定位座35上设有延伸至套筒33内腔的底杆37,所述底杆37上套接有弹簧34。所述套筒33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贯穿盖端盖且与所述底杆相连的限位螺钉36。提高减震部件运行的稳定性。为便于在弹簧下压时,将套筒内的空气排出,所述套筒上设有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孔33。为进一步提升减震缓冲的效果,所述内圈上设有多个椭圆形减震孔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在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多个减震部件,在轮毂转动的过程中,路面的颠簸感通过减震部件能有效缓冲,提高驾驶舒适性。另外,内圈上的椭圆形减震孔在保证轮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能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内圈及设于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多个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上定位座、套筒及下定位座,所述上定位座连接外圈,所述套筒与上定位座通过螺杆连接,所述下定位座连接内圈,所述下定位座上设有延伸至套筒内腔的底杆,所述底杆上套接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内圈及设于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多个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上定位座、套筒及下定位座,所述上定位座连接外圈,所述套筒与上定位座通过螺杆连接,所述下定位座连接内圈,所述下定位座上设有延伸至套筒内腔的底杆,所述底杆上套接有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骏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鑫易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