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门护板拉绳式内开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07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门护板拉绳式内开拉手,包括软质内拉手、滑轨组件、连接绳和拉线行程转换机构,滑轨组件包括滑轨和连接加固器,拉线行程转换机构包括基座、连杆、复位弹簧和齿轮阻尼,软质内拉手通过连接加固器与连接绳连接,连接加固器在滑轨内滑动,连接绳与连杆连接,齿轮阻尼为连杆提供转动阻尼,连杆与解锁机构的拉线连接,连杆与基座铰接并在连接绳拉动下转动从而带动解锁机构的拉线解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软质内拉手提升了内饰档次,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利用了空间并利于增强零件强度提升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用车门护板拉绳式内开拉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乘用车内开拉手,尤其是涉及一种乘用车门护板拉绳式内开拉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乘用车门护板内开拉手普遍采用硬质塑料材质的拉手,拉手与内护板铰接,拉动拉手后通过拉手的转动来拨动解锁开关实现车门的解锁。为了提升拉手的手感,通常可考虑采用触感更为舒适的拉手材质,但是依然需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来满足铰接安装、拨动解锁开关的要求,目前还没有见到采用如皮革、绳索等软质材料制成的内开拉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乘用车门护板拉绳式内开拉手,采用软质材料制作拉手解决解锁问题,提升使用手感。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乘用车门护板拉绳式内开拉手,包括软质内拉手、滑轨组件、连接绳和拉线行程转换机构,所述软质内拉手的头端与门护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门护板设有拉手孔,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滑轨和连接加固器,所述滑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体,所述滑轨的一端与所述门护板的内壁固定并使所述拉手孔对准所述滑轨的空腔,所述连接加固器设置于所述滑轨的空腔内并沿所述滑轨移动,所述软质内拉手的尾端通过所述拉手孔与所述连接加固器连接,所述拉线行程转换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门护板拉绳式内开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内拉手、滑轨组件、连接绳和拉线行程转换机构,所述软质内拉手的头端与门护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门护板设有拉手孔,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滑轨和连接加固器,所述滑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体,所述滑轨的一端与所述门护板的内壁固定并使所述拉手孔对准所述滑轨的空腔,所述连接加固器设置于所述滑轨的空腔内并沿所述滑轨移动,所述软质内拉手的尾端通过所述拉手孔与所述连接加固器连接,所述拉线行程转换机构包括基座、连杆、复位弹簧和齿轮阻尼,所述连杆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齿轮阻尼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连杆的转动周向设有齿形,所述齿形与所述齿轮阻尼的齿轮啮合,所述齿轮阻尼为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门护板拉绳式内开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内拉手、滑轨组件、连接绳和拉线行程转换机构,所述软质内拉手的头端与门护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门护板设有拉手孔,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滑轨和连接加固器,所述滑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体,所述滑轨的一端与所述门护板的内壁固定并使所述拉手孔对准所述滑轨的空腔,所述连接加固器设置于所述滑轨的空腔内并沿所述滑轨移动,所述软质内拉手的尾端通过所述拉手孔与所述连接加固器连接,所述拉线行程转换机构包括基座、连杆、复位弹簧和齿轮阻尼,所述连杆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齿轮阻尼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连杆的转动周向设有齿形,所述齿形与所述齿轮阻尼的齿轮啮合,所述齿轮阻尼为所述连杆转动时提供阻尼,所述连杆与所述基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在所述连杆由初始位置转动时产生复位拉力使所述连杆产生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所述连杆设有解锁拉线连接点和连接绳连接点,所述连接绳连接于所述连接加固器和连杆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门护板拉绳式内开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连接点到所述连杆与基座铰接的铰接点的距离大于所述解锁拉线连接点到所述连杆与基座铰接的铰接点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门护板拉绳式内开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T形杆,所述T形杆的T形头部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T形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马双杰张胜姚鸿飞苏志才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