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门内手柄和具有其的车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04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门内手柄和具有其的车门及车辆,所述车辆门内手柄包括:内手柄本体,所述内手柄本体位于车辆内部;夜间发光件,所述夜间发光件设在所述内手柄本体上,所述夜间发光件适于在夜间发出光亮,通过在车辆门内手柄上设置夜间发光件,使司乘人员在车内黑暗的环境下可以借助车辆门内手柄上的夜间发光件,方便的找到车辆门内手柄,进而打开车门,从而使车辆的设计更人性化,增加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门内手柄和具有其的车门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门内手柄和具有其的车门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天窗版车身设计开发时,阅读灯布置在顶部,如司机没有意识打开阅读灯,天黑或者光线不好时,乘员下车时就会找不到车辆门内手柄,下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方便乘员下车时开启的车辆门内手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该车辆门内手柄的车门。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该车门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车辆门内手柄,包括内手柄本体,所述内手柄本体位于车辆内部;夜间发光件,所述夜间发光件设在所述内手柄本体上,所述夜间发光件适于在夜间发出光亮。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门内手柄,通过在车辆门内手柄上设置夜间发光件,在车内光线昏暗且不打开灯的情况下,使司乘人员可以借助夜间发光件,方便地找到车辆门内手柄,从而使车辆的设计更人性化,增加整车的市场竞争力。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门内手柄,所述夜间发光件设在所述内手柄本体的朝向车辆内部的一侧的表面上,使司乘人员可以更方便地看到车辆门内手柄,进而找到车辆门内手柄。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门内手柄,所述夜间发光件与所述内手柄本体粘接相连,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夜间发光件和内手柄本体,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门内手柄,所述夜间发光件与所述内手柄本体螺接相连,采用螺接的方式连接夜间发光件和内手柄本体,结构简单且连接牢固。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门内手柄,所述内手柄本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夜间发光件设在所述安装槽内,占用空间小,使乘客握住内手柄本体更舒适,且保证了内手柄本体的美观。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门内手柄,所述内手柄本体包括:底座部,所述底座部适于与车门的门护板相连;手柄部,所述手柄部可活动地与所述底座部相连,所述夜间发光件设在所述手柄部上。由此,通过设置底座部,将车辆门内手柄安装在门护板上,从而完成车辆门内手柄的装配。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门内手柄,所述底座部适于与车门的门护板螺接相连。采用螺接的方式将底座部与车门的门护板相连,不仅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从而可以降低安装的人工费用,并节省装配时间。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门内手柄,所述夜间发光件为荧光条,采用荧光条不仅可以使车辆门内手柄在黑暗条件下更容易被找到,并且荧光条本身就可以发光,不用为其单独提供能源,从而使车辆门内手柄结构简单,开发周期短,且节约成本。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车门,包括:门护板;车辆门内手柄,所述车辆门内手柄为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门内手柄,其中所述内手柄本体与所述门护板相连。根据本技术的车门,通过将车辆门内手柄安装在车门上,在车内黑暗的环境下,使司乘人员方便地找到车辆门内手柄,并打开车门,使车门的设计更实用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的车门。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门具有上述优点,因此根据技术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车门从而具有相应的优点,可以方便乘客在黑暗的环境下找到车辆门内手柄,从而使车辆的设计更人性化,使用更方便,提高了车辆的市场竞争力。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车门爆炸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内手柄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在A-A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车门100;车辆门内手柄1;内手柄本体11;底座部111;安装孔1111;手柄部112;安装槽113;夜间发光件12;门护板2;安装螺钉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手柄1,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手柄1包括内手柄本体11和夜间发光件12。如图1-图3所示,内手柄本体11位于车辆内部,用于司乘人员在车内打开车门100,夜间发光件12设在内手柄本体11上,夜间发光件12适于在夜间发出光亮。可选地,夜间发光件12可以为荧光条,在有光的时候可以吸收光能,并在没有光的时候发光。这样,不用为夜间发光件12设计能源就可以发光,从而使车辆门内手柄1的结构简单,设计方便,并且达到夜间发光的目的,帮助司乘人员在黑暗的环境下快速找到车辆门内手柄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手柄1,通过在内手柄本体11上设置夜间发光件12,在车内黑暗的环境下,使司乘人员可以借助夜间发光件12,方便地找到车辆门内手柄1,从而使车辆的设计更人性化,增加车辆的市场竞争力。如图1-图3所示,夜间发光件12设在内手柄本体11朝向车辆内部的一侧的表面上,使司乘人员可以更方便地看到夜间发光件12,进而找到车辆门内手柄1。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地,夜间发光件12与内手柄本体11可以粘接相连。这样,夜间发光件12与内手柄本体11的连接方便,装配过程简单。可选地,夜间发光件12与内手柄本体11还可以螺接相连。这样通过螺接将夜间发光件12与内手柄本体11连接在一起,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连接牢固。如图2和图3所示,内手柄本体11上设有安装槽113,安装槽113位于内手柄本体11的朝向车辆内部的一侧的表面上,并且沿内手柄本体11的延伸方向延伸,从而使夜间发光条在方便司乘人员查看的那一面上有更大的面积,从而使司乘人员在黑暗的条件下更方便地看到夜间发光件12;夜间发光件12设在安装槽113内,既不影响司乘人员握住内手柄本体11的手感,又不影响内手柄本体11的外观,且夜间发光件12的尺寸与安装槽113的尺寸相匹配,从而使夜间发光件12可以安装在安装槽113内。进一步地,夜间发光件12可以完全容纳在安装槽113内,即夜间发光件12不超出安装槽113的周壁的外表面,这样车辆门内手柄1占用空间小,节省成本,且进一步提升司乘人员握住内手柄本体11的手感。如图1和图2所示,内手柄本体11包括底座部111和手柄部112,底座部111适于与车门100的门护板2相连,从而使内手柄本体11安装在车门100上,手柄部112可活动地与底座部111相连,夜间发光件12设在手柄部112上。当装配内手柄本体11时,将夜间发光件12安装在手柄部112上,并且将手柄部112与底座部111相连,最后将底座部111安装在车门100的门护板2上,从而完成内手柄本体11的装配。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部111可以与车门100的门护板2螺接相连,在底座部111上设置有多个底座安装孔1111,并设置多个安装螺钉21,装配时,多个安装孔1111与多个安装螺钉21一一对应,从而完成底座部111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门内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手柄本体,所述内手柄本体位于车辆内部;夜间发光件,所述夜间发光件设在所述内手柄本体上,所述夜间发光件适于在夜间发出光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门内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手柄本体,所述内手柄本体位于车辆内部;夜间发光件,所述夜间发光件设在所述内手柄本体上,所述夜间发光件适于在夜间发出光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内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夜间发光件设在所述内手柄本体的朝向车辆内部的一侧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内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夜间发光件与所述内手柄本体粘接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内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夜间发光件与所述内手柄本体螺接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内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手柄本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夜间发光件设在所述安装槽内。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春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