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99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35
一种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平台;回转架驱动机构,其设在机架平台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设在机架平台朝向上的一侧的右后方,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设在机架平台朝向上的一侧的左前方,两者在机架平台上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回转架,其在对应于机架平台的上方的位置与回转架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摞置导光板左挟持机构设置在回转架左端,而摞置导光板右挟持机构设置在回转架的右端;回转架锁定与释放机构,其在对应于回转架的位置设在机架平台上。避免因二次夹装产生的无法保持端面齐整性的问题,降低加工成本,减轻工作强度;保障抛光及转印效率,满足导光板的高效率加工要求。

Integrative device for polishing and transfer of end face of light guid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grated device for polishing and transferring the end face of a light guide plate, including a frame platform; a rotary frame driving mechanism,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downward side of the frame platform; a polishing mechanism for the end face of a light guide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right rear of the upward side of the frame platform; and a micro-structure transferring mechanism for the end face of a light guide plate is located in the left front of the upward side of the frame platform; the two are locat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rame platform. This forms 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of diagonal set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gyratory frame above the corresponding frame platfo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mechanism of the gyratory frame; the left holding mechanism of the stacked light guide plate is set at the left end of the gyratory frame, while the right holding mechanism of the stacked light guide plate is set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gyratory frame; and the locking and releasing mechanism of the gyratory frame is set on the platform at th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gyratory frame. Avoid the problem that the end surface can not be kept neat due to secondary clamping, reduce the processing cost, reduce the working intensity, ensure the polishing and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fficiency processing of light guid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动抛光与转印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前述导光板(lightguideplate)是将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利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其底面通过诸如激光雕刻、网格雕刻和UV网版印刷之类的技术手段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光源如灯发出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至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向各个角度(或称各个方向)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此外可通过各种疏密不同、大小有异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导光板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光源系统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导光板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1187639C(导光板及其模具的制作方法)、CN100376955C(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CN100389330C(导光板制造方法)、CN100529874C(导光板)和CN101738676B(导光板的制作方法),等等。如业界所知,在导光板的加工过程中,需通过转印装置如热转印轮向导光板的端面转印微结构单元,例如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369531B推荐了“一种导光板端面热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该专利方案的具体结构及方法可参见其说明书第0028至0029段以及实施例1至3。该专利方案客观上能体现在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归纳的四个方面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由于该专利方案是逐枚逐枚地向导光板的端面转印微机构的,因而转印效率相对较低,一方面不便于与导光板的工业化高效率生产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因转印装置的最大效能无法发挥而致使加工成本高并且能耗大。从理论上讲,如果每次能对一摞导光板的端面转印微结构,那么毫无疑问可以显著提高转印效率并且消除前述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转印工序位于抛光工序之后,也就是说需由抛光装置先对所要转印的导光板的端面进行抛光,而后由转印装置对完成了抛光的导光板的端面转印微结构(通常仅需对一个端面抛光和转印)。具体地讲,在完成了端面抛光后,通常由在线作业人员将导光板转移至转印工位(即微结构转印工位)。然而,由于微结构转印的技术要求是十分严苛的,于是如果将完成了抛光的一摞导光板通过人力转移方式转移至转印工位并且进行二次夹装,那么不可能使一摞导光板的端面保持于齐正状态,从而无法满足转印工艺要求,即易产生微结构转印不良率高的问题。鉴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由同一设备将完成了抛光的导光板在保持于初始夹装的状态下自动地付诸转印工位转印微结构而藉以满足导光板的摞置抛光及摞置转印要求并且显著提高抛光及转印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减轻在线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的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包括一机架平台;一回转架驱动机构,该回转架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一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和一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朝向上的一侧的右后方,而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设置在机架平台朝向上的一侧的左前方并且该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和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在所述机架平台上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一回转架,该回转架在对应于所述机架平台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的回转架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一摞置导光板左挟持机构和一摞置导光板右挟持机构,该摞置导光板左挟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回转架左端,而摞置导光板右挟持机构设置在回转架的右端;一回转架锁定与释放机构,该回转架锁定与释放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回转架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平台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轴承座,所述的回转架驱动机构包括一回转架驱动电机和一回转架驱动减速箱,回转架驱动电机与回转架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回转架驱动减速箱连同回转架驱动电机与所述机架平台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回转架驱动减速箱的回转架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伸展到所述轴承座内并且通过动力输出轴轴承转动地支承在轴承座上,所述的回转架与所述的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在机架平台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动力输出轴轴承的位置固定有一轴承盖。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转架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的回转架驱动减速箱为蜗轮减速箱。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包括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抛光轮移动架滑块、抛光轮移动架、抛光轮支承座、抛光轮驱动电机和抛光轮,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固定在所述机架平台朝向上的一侧的右后方,在该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构成有一抛光轮移动架滑块导板,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通过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座与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的右端固定,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设置在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上并且该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的左端板上,而右端与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抛光轮移动架滑块的上部与抛光轮移动架滑块导板滑动配合,而在抛光轮移动架滑块的下部构成有一抛光轮移动架滑块螺母,该抛光轮移动架滑块螺母与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螺纹配合,抛光轮移动架与抛光轮移动架滑块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在该抛光轮移动架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一对彼此左右并行的抛光轮支承座导轨,而在抛光轮移动架的后端向上折展有一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连接板,抛光轮支承座的底部与所述的一对抛光轮支承座导轨滑动配合,而在抛光轮支承座的后侧连接有一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该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朝向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连接板的一端与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连接板连接并且由旋配在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的后端端部的调整螺母限定,抛光轮驱动电机固定在抛光轮驱动电机固定板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而抛光轮驱动电机固定板的后端与抛光轮支承座的上部固定,抛光轮对应于抛光轮支承座的前方,该抛光轮的抛光轮轴的上端与抛光轮驱动电机的抛光轮驱动电机轴传动连接,而抛光轮轴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抛光轮轴支承板上,该抛光轮轴支承板以水平悬臂状态与抛光轮支承座的前侧固定。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连接板朝向所述抛光轮支承座的一侧构成有一组弹簧支承凸缘,而在抛光轮支承座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一组弹簧支承凸缘的位置开设有一组弹簧支承孔,在该组弹簧支承孔内各设有一支承弹簧,该支承弹簧朝向一组弹簧支承凸缘的一端支承在一组弹簧支承凸缘上;所述的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并且在所述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座朝向上的一侧设置有一抛光轮移动架位置信号采集器,该抛光轮移动架位置信号采集器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包括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转印轮移动架滑块、转印轮移动架、转印轮轴支承板座、转印轮轴上支承板、转印轮轴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平台(1);一回转架驱动机构(2),该回转架驱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1)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一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3)和一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4),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3)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的右后方,而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4)设置在机架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的左前方并且该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3)和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4)在所述机架平台(1)上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一回转架(5),该回转架(5)在对应于所述机架平台(1)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的回转架驱动机构(2)传动连接;一摞置导光板左挟持机构(6)和一摞置导光板右挟持机构(7),该摞置导光板左挟持机构(6)设置在所述回转架(5)左端,而摞置导光板右挟持机构(7)设置在回转架(5)的右端;一回转架锁定与释放机构(8),该回转架锁定与释放机构(8)在对应于所述回转架(5)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平台(1);一回转架驱动机构(2),该回转架驱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1)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一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3)和一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4),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3)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的右后方,而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4)设置在机架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的左前方并且该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3)和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4)在所述机架平台(1)上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一回转架(5),该回转架(5)在对应于所述机架平台(1)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的回转架驱动机构(2)传动连接;一摞置导光板左挟持机构(6)和一摞置导光板右挟持机构(7),该摞置导光板左挟持机构(6)设置在所述回转架(5)左端,而摞置导光板右挟持机构(7)设置在回转架(5)的右端;一回转架锁定与释放机构(8),该回转架锁定与释放机构(8)在对应于所述回转架(5)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平台(1)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轴承座(11),所述的回转架驱动机构(2)包括一回转架驱动电机(21)和一回转架驱动减速箱(22),回转架驱动电机(21)与回转架驱动减速箱(22)传动配合并且由回转架驱动减速箱(22)连同回转架驱动电机(21)与所述机架平台(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回转架驱动减速箱(22)的回转架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221)伸展到所述轴承座(11)内并且通过动力输出轴轴承(2211)转动地支承在轴承座(11)上,所述的回转架(5)与所述的减速箱动力输出轴(221)传动连接,在机架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动力输出轴轴承(2211)的位置固定有一轴承盖(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架驱动电机(21)为伺服电机,所述的回转架驱动减速箱(22)为蜗轮减速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端面抛光机构(3)包括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31)、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32)、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33)、抛光轮移动架滑块(34)、抛光轮移动架(35)、抛光轮支承座(36)、抛光轮驱动电机(37)和抛光轮(38),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32)固定在所述机架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的右后方,在该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3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构成有一抛光轮移动架滑块导板(321),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31)通过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座(311)与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32)的右端固定,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33)设置在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32)上并且该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33)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32)的左端板上,而右端与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传动连接,抛光轮移动架滑块(34)的上部与抛光轮移动架滑块导板(321)滑动配合,而在抛光轮移动架滑块(34)的下部构成有一抛光轮移动架滑块螺母(341),该抛光轮移动架滑块螺母(341)与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33)螺纹配合,抛光轮移动架(35)与抛光轮移动架滑块(34)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在该抛光轮移动架(35)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一对彼此左右并行的抛光轮支承座导轨(351),而在抛光轮移动架(35)的后端向上折展有一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连接板(352),抛光轮支承座(36)的底部与所述的一对抛光轮支承座导轨(351)滑动配合,而在抛光轮支承座(36)的后侧连接有一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361),该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361)朝向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连接板(352)的一端与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连接板(352)连接并且由旋配在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361)的后端端部的调整螺母(3611)限定,抛光轮驱动电机(37)固定在抛光轮驱动电机固定板(371)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而抛光轮驱动电机固定板(371)的后端与抛光轮支承座(36)的上部固定,抛光轮(38)对应于抛光轮支承座(36)的前方,该抛光轮(38)的抛光轮轴的上端与抛光轮驱动电机(37)的抛光轮驱动电机轴传动连接,而抛光轮轴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抛光轮轴支承板(381)上,该抛光轮轴支承板(381)以水平悬臂状态与抛光轮支承座(36)的前侧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抛光轮支承座调整螺杆连接板(352)朝向所述抛光轮支承座(36)的一侧构成有一组弹簧支承凸缘(3521),而在抛光轮支承座(36)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一组弹簧支承凸缘(3521)的位置开设有一组弹簧支承孔(362),在该组弹簧支承孔(362)内各设有一支承弹簧(3621),该支承弹簧(3621)朝向一组弹簧支承凸缘(3521)的一端支承在一组弹簧支承凸缘(3521)上;所述的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3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并且在所述抛光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座(311)朝向上的一侧设置有一抛光轮移动架位置信号采集器(3111),该抛光轮移动架位置信号采集器(3111)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端面抛光与转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端面微结构转印机构(4)包括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41)、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42)、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43)、转印轮移动架滑块(44)、转印轮移动架(45)、转印轮轴支承板座(46)、转印轮轴上支承板(47)、转印轮轴下支承板(48)和转印轮(49),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42)固定在所述机架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的左前方,在该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4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构成有一转印轮移动架滑块导板(421),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41)通过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电机座(411)与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42)的左端固定,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43)设置在转印轮移动架滑块驱动螺杆座(42)上并且该转印轮移动架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洪宇王水银杨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