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面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00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四面抛光机,包括:机床、滑动连接在机床上的压料机构、连接在机床上的打磨机构、以及连接在机床一侧的下料机构。机床上设有直线导轨;压料机构包括:滑台、驱动电机、以及压料单元;压料单元包括:支架、数控回转盘、托架、托板、压料气缸、转轴、以及压板;压板可相对转轴转动;打磨机构包括:两个以直线导轨为轴对称分布的打磨组件;下料机构包括:基座、下料座、下料电机、升降座、升降气缸、以及下料架;下料架包括:多根平行于机床的承载面且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条。上述四面抛光机,利用打磨机构对工件的两个侧面同时打磨抛光,并且配合可旋转的压料机构,实现工件的四个侧面的快速打磨抛光,提高工作效率。

A Four-sided Polish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ur-sided polish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machine tool, a pressing mechanism sliding connected to the machine tool, a grinding mechanism connected to the machine tool, and a feeding mechanism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machine tool. The machine tool is equipped with a linear guide rail; the press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liding platform, a driving motor and a pressing unit; the pressing unit includes a support, a numerical control rotary disc, a bracket, a bracket, a pressing cylinder, a rotating shaft and a pressing plate; the pressing plate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rotating axis; the grinding mechanism includes two grinding components with a linear guide rail as axi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and the blank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base and a blanking seat. The feeding rack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bars parallel to the bearing surface of the machine tool and set at parallel intervals. The four-sided polishing machine uses a polishing mechanism to polish two sides of the workpiece at the same time, and cooperates with a rotating pressing mechanism to realize rapid polishing of four sides of the workpiece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面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打磨设备
,尤其是一种四面抛光机。
技术介绍
工件在切割完毕后,切割面容易成为毛糙的面,其影响工件的质量。因此,需要对切割完毕的工件进行抛光处理。传统的抛光机一般是设置转动的抛光刀盘以打磨工件的加工面。这种传统的抛光机存在的缺陷为:传统的抛光机主要是采用单面抛光,若工件需要多面抛光处理,则需要加工完一个面后对工件进行翻转,从新调整设备进行下一面的抛光处理,导致其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利用打磨机构对工件的两个侧面同时打磨抛光,并且配合可旋转的压料机构,实现工件的四个侧面的快速打磨抛光,提高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面抛光机,包括:机床;机床上设有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在机床上的压料机构;压料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直线导轨上的滑台、连接滑台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滑台上的压料单元;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滑台沿直线导轨移动;压料单元包括:连接在滑台上的支架、连接在滑台上的数控回转盘、连接数控回转盘的托架、连接在托架顶端的托板、连接在支架顶部的压料气缸、连接压料气缸的转轴、以及套接在转轴上的压板;托板和压板均与机床的承载面平行;托板的顶面设有多块平行间隔设置垫板;压料气缸用于带动压板升降;转轴垂直于压板;压板可相对转轴转动;连接在机床上的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包括:两个以直线导轨为轴对称分布的打磨组件;连接在机床一侧的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机床一侧的基座、滑动连接在基座上的下料座、连接下料座的下料电机、滑动连接在下料座上的升降座、连接升降座的升降气缸、以及连接在下料座上的下料架;下料电机用于带动下料座移动,且下料座的移动方向与直线导轨正交;下料架包括:多根平行于机床的承载面且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条。上述四面抛光机,工作时,将工件放置在压料机构的压料单元的托板上。然后压料气缸带动压板下压,使得工件被固定。接着,驱动电机带动滑台向打磨机构移动,利用对称分布的两个打磨组件分别对工件的两个侧面进行打磨抛光。工件的两个侧面打磨抛光完毕后,驱动电机带动滑台回退一段距离,然后数控回转盘旋转90°后,滑台再移动到两个打磨组件之间,对工件的另外两个侧面进行打磨抛光。之后滑台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压料气缸带动压板上移。下料机构的下料电机带动下料架向直线导轨移动,并且使得下料架的支撑条移动至工件下方并且插入到垫板之间,接着升降气缸带动下料架抬升,从而将工件托起,同时驱动电机带动滑台向初始位置滑动复位,此时,下料电机带动下料架复位,完成工件的下料。通过上述设计,利用打磨机构对工件的两个侧面同时打磨抛光,并且配合可旋转的压料机构,实现工件的四个侧面的快速打磨抛光,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该四面抛光机还包括:位于机床一侧的对位机构;对位机构包括:位于机床一侧的对位台、滑动连接在对位台上的对位架、连接对位架的对位电机、以及连接在对位架上的L形的挡块;对位电机用于带动对位架移动,且对位架的移动方向与直线导轨正交。对位机构用于工件在压紧前的基准对位,通过对位电机气缸可以带动对位架移动以调整挡块的位置,对工件的基准位置进行修正,提高作业的精度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机床上,滑台的底部设有螺母套,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有螺杆,螺杆穿设在螺母套上;螺杆位于直线导轨中且与直线导轨的朝向一致。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压板的底面分别设有垫块。垫块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工件被托板和压板直接刚性碰撞。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垫块为弹性软胶块。弹性软胶材质的垫块能够保护工件的表面和避免刮伤工件。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托架的顶端设有多个定位插孔;托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定位块;定位块一一对应接插在定位插孔中。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该四面抛光机还包括:位于机床一端的电箱;电箱分别电连接压料机构、打磨机构、以及下料机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每个打磨组件包括:连接在机床上的抛光台、滑动连接在抛光台上的滑座、连接滑座的横移电机、滑动连接在滑座上的滑板、连接滑板的退刀电机、连接在滑板上的抛光电机、连接抛光电机的抛光刀盘、连接在滑座上的立柱、滑动连接在立柱上的升降台、连接升降台的升降电机、连接在升降台上的切角电机、以及连接切角电机的切角刀;横移电机用于带动滑座在抛光台上移动,且滑座的移动方向与直线导轨正交;退刀电机用于带动滑板在滑座上移动;抛光电机用于带动抛光刀盘转动;抛光刀盘朝向直线导轨设置,且抛光刀盘的转轴的设置方向与直线导轨正交;升降电机用于带动升降台升降移动;切角刀朝向直线导轨设置,且切角刀的转轴的设置方向与直线导轨正交。当工件被移送至两个打磨组件之间时,可以选择性地开启抛光刀盘和/或切角刀。通过横移电机可以控制切角刀的进刀深度,并且切角刀的切角的高度位置通过升降电机控制。抛光刀盘的进刀深度则通过横移电机和退刀电机共同配合控制,借此,实现工件的两个面的同时抛光或者切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四面抛光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四面抛光机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四面抛光机中的压料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四面抛光机中的打磨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打磨机构中的打磨组件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打磨组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四面抛光机中的出料机构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四面抛光机中的对位机构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00-四面抛光机;10-机床,11-直线导轨;20-压料机构,21-滑台,22-驱动电机,23-压料单元,231-支架,232-数控回转盘,233-托架,234-托板,2341-垫板,235-压料气缸,236-转轴,237-压板;30-打磨机构,31-打磨组件,311-抛光台,312-滑座,313-横移电机,314-滑板,315-退刀电机,316-抛光电机,317-抛光刀盘,318-立柱,319-升降台,3110-切角电机;40-下料机构,41-基座,42-下料座,44-升降座,45-升降气缸,46-下料架,461-支撑条;50-电箱;60-对位机构,61-对位台,62-对位架,63-对位电机,64-挡块;200-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至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四面抛光机100,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所展的工件200并非本技术的四面抛光机100的部件,其仅用于展示压料机构20的用法。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四面抛光机100,包括:机床10、滑动连接在机床10上的压料机构20、连接在机床10上的打磨机构30、以及连接在机床10一侧的下料机构40。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机床10上设有直线导轨11。该直线导轨11用于供压料机构20移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直线导轨11具有一定的宽度,其宽度小于压料机构20的宽度。如图3所示,压料机构20包括:滑动连接在直线导轨11上的滑台21、连接滑台21的驱动电机22、以及连接在滑台21上的压料单元23。驱动电机22用于带动滑台21沿直线导轨11移动。压料单元23包括:连接在滑台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所述机床上设有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机床上的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的滑台、连接所述滑台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滑台上的压料单元;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滑台沿所述直线导轨移动;所述压料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滑台上的支架、连接在所述滑台上的数控回转盘、连接所述数控回转盘的托架、连接在所述托架顶端的托板、连接在所述支架顶部的压料气缸、连接所述压料气缸的转轴、以及套接在所述转轴上的压板;所述托板和所述压板均与所述机床的承载面平行;所述托板的顶面设有多块平行间隔设置的垫板;所述压料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压板升降;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压板;所述压板可相对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床上的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两个以所述直线导轨为轴对称分布的打磨组件;连接在所述机床一侧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机床一侧的基座、滑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下料座、连接所述下料座的下料电机、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料座上的升降座、连接所述升降座的升降气缸、以及连接在所述下料座上的下料架;所述下料电机用于带动所述下料座移动,且所述下料座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直线导轨正交;所述下料架包括:多根平行于所述机床的承载面且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所述机床上设有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机床上的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的滑台、连接所述滑台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滑台上的压料单元;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滑台沿所述直线导轨移动;所述压料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滑台上的支架、连接在所述滑台上的数控回转盘、连接所述数控回转盘的托架、连接在所述托架顶端的托板、连接在所述支架顶部的压料气缸、连接所述压料气缸的转轴、以及套接在所述转轴上的压板;所述托板和所述压板均与所述机床的承载面平行;所述托板的顶面设有多块平行间隔设置的垫板;所述压料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压板升降;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压板;所述压板可相对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床上的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两个以所述直线导轨为轴对称分布的打磨组件;连接在所述机床一侧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机床一侧的基座、滑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下料座、连接所述下料座的下料电机、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料座上的升降座、连接所述升降座的升降气缸、以及连接在所述下料座上的下料架;所述下料电机用于带动所述下料座移动,且所述下料座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直线导轨正交;所述下料架包括:多根平行于所述机床的承载面且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机床一侧的对位机构;所述对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机床一侧的对位台、滑动连接在所述对位台上的对位架、连接所述对位架的对位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对位架上的L形的挡块;所述对位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对位架移动,且所述对位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直线导轨正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东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美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