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鼠脱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57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鼠脱颈装置,包括底板及该底板上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板,两个第一立板端部连接有挡板,该挡板底部紧贴底板顶面,该挡板下部居中设有供白鼠头部钻出的孔,每一个第一立板在临近挡板处开设有一开口向上的U型槽,两个U型槽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白鼠脱颈装置,对白鼠脱颈处理时,利用白鼠钻洞习性使其头部钻入至挡板的孔内,阻止其扭转颈部动作,防止其咬伤实验人员,进而保证了实验员的人身安全,具有很好的试验意义。

A Neck Removal Device for White Ra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hite rat neck remov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two first vertical plates positively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ends of the two first vertical plates are connected with a baffle. The bottom of the baffle plate is close to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ffle plate is centered with holes for drilling the head of the white rat. Each first vertic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U-shaped groove with an opening upward at the adjacent baffle plate, and two U-shaped grooves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removing the neck of a white rat. When removing the neck of a white rat, the head of the device is drilled into the hole of the baffle by using the habit of drilling the hole of the white rat to prevent the action of twisting the neck and biting the experimenter, thereby ensuring the personal safety of the experimenter, which has good experimental signific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鼠脱颈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学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白鼠脱颈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医学实验大都先通过白鼠试验完成,实验过程中,操作者需要将白鼠脱颈使其死亡,然后再对其进行解剖,由此取得实验数据,在对白鼠进行脱颈处理时,需要操作者一只手按住白鼠颈部,另一只手进行脱颈处理,该步骤中,白鼠经常会扭转颈部咬伤操作者,因此给操作者带来很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白鼠脱颈装置,以提供一种安全的白鼠脱颈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白鼠脱颈装置,包括底板及该底板上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板,两个第一立板端部连接有挡板,该挡板底部紧贴底板顶面,该挡板下部居中设有供白鼠头部钻出的孔,每一个第一立板在临近挡板处开设有一开口向上的U型槽,两个U型槽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及两个第一立板分别延伸出挡板,且两个第一立板在延伸出挡板一端连接有第二立板,第二立板底面和底板延伸端顶面紧贴,第二立板和挡板顶部通过盖板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板底部连接有数条钢丝,该数条钢丝平行且同水平面设置,且该数条钢丝等距离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挡板和两个第一立板一体成型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白鼠脱颈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白鼠脱颈装置,对白鼠脱颈处理时,利用白鼠钻洞习性使其头部钻入至挡板的孔内,阻止其扭转颈部动作,防止其咬伤实验人员,进而保证了实验员的人身安全,具有很好的试验意义。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白鼠脱颈装置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立板;11-U型槽;2-第二立板;3-盖板;4-挡板;5-钢丝;6-底板;41-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白鼠脱颈装置,包括一长方形的底板6及该底板6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置的一第一立板1,两个第一立板1正对设置,且两个第一立板1间距离和白鼠身体宽度对应,两个第一立板1端部连接有挡板4,也就是挡板4沿底板6宽度方向设置,且挡板4底部紧贴底板6顶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挡板和两个第一立板一体成型设置,该挡板4下部居中设有供白鼠头部钻出的孔41,每一个第一立板1在临近挡板4处开设有一开口向上的U型槽11,两个U型槽对应。该结构利用白鼠钻洞的天然习性,当将白鼠头朝挡板方向放置在底板6上时,白鼠头会钻入挡板4的孔41内,实验员将手通过U型槽伸入至两个第一立板1间,并按住白鼠颈部,此时由于白鼠头部被挡板4遮挡,因此有效防止了白鼠扭转头部动作,进而阻止其对实验员的伤害。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引诱白鼠钻入孔内,底板6及两个第一立板1分别延伸出挡板4,且两个第一立板1在延伸出挡板4一端连接有第二立板2,第二立板2底面和底板6延伸端顶面紧贴,第二立板2和挡板4顶部通过盖板3连接,底板6延伸端、两个第一立板1延伸端、第二立板及盖板3形成暗室,利用白鼠喜欢钻入暗室的习性进一步引诱白鼠钻入孔41内。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底部连接有数条钢丝5,该数条钢丝5相互平行且同水平面设置,且该数条钢丝5等距离布置。本结构为了保证脱颈的顺利进行,利用白鼠向前抓爬的特性,该结构能够保证脱颈过程中白鼠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鼠脱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6)及该底板(6)上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板(1),两个第一立板(1)端部连接有挡板(4),该挡板(4)底部紧贴底板(6)顶面,该挡板(4)下部居中设有供白鼠头部钻出的孔(41),每一个第一立板(1)在临近挡板(4)处开设有一开口向上的U型槽(11),两个U型槽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鼠脱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6)及该底板(6)上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板(1),两个第一立板(1)端部连接有挡板(4),该挡板(4)底部紧贴底板(6)顶面,该挡板(4)下部居中设有供白鼠头部钻出的孔(41),每一个第一立板(1)在临近挡板(4)处开设有一开口向上的U型槽(11),两个U型槽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鼠脱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及两个第一立板(1)分别延伸出挡板(4),且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凤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