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8281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20
提供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即使在发泡树脂片材的壁厚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高精度得遵从发泡树脂片材的模具的型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具备配置工序和膨胀工序。配置工序是指,将熔融状态的发泡树脂从狭缝挤出并使其垂挂而形成的1片发泡树脂片材,使其配置于第1及第2模具。膨胀工序是指,大于所述发泡树脂片材的厚度的间隙,使其设于第1及第2模具之间而使第1及第2模具靠近,在此状态下,由第1及第2模具双方降压吸引所述发泡树脂片材,从而使所述发泡树脂片材膨胀至所述间隙的厚度。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oaming Mol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foaming moulding body, which can comply with the cavity of the mould of the foaming resin sheet with high precision even when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foaming resin sheet is large.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oaming moulding body can be provided, which has configuration process and expansion process. Configuration process refers to a piece of foamed resin sheet formed by extruding the melted foamed resin from the slit and hanging it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dies. Expansion process means that the gap larg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foamed resin she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dies to make the first and second dies close to each other. In this state, the foamed resin sheet is attracted by the two sid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dies to expand the foamed resin sheet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g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发泡成型体使用于汽车的内装部件(例如,门饰、吊顶材料)、行李箱地板等板类、管道、引擎下盖等。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所提到的技术,再度加热1片发泡树脂片材使其成为软化状态配置于一双组合模具之间,通过从两个模具降压吸引发泡树脂片材从而二次发泡发泡树脂片材,在发泡成型体形成厚壁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03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成型时通过红外线加热器等辐射热再度加热已准备的常温发泡树脂片材使其成为软化状态。这样的方法中,发泡树脂片材非常薄时难以引起问题,但伴随发泡树脂片材壁厚的增大,由于发泡树脂片材的厚度方向中央部软化不充分,赋型性变差产生难以遵从模具的型腔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提供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即使是在发泡树脂片材的壁厚大的情况下,也可高精度得遵从发泡树脂片材模具的型腔。【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配置工序和膨胀工序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配置工序是指,将熔融状态的发泡树脂从狭缝挤出并使其垂挂而形成的1片发泡树脂片材,使其配置于第1及第2模具。膨胀工序是指,以大于所述发泡树脂片材的厚度的间隙设于第1及第2模具之间的方式,在使第1及第2模具靠近的此状态下,通过利用第1及第2模具双方降压吸引所述发泡树脂片材,从而使所述发泡树脂片材膨胀至所述间隙的厚度。本专利技术不仅使用再度加热常温的发泡树脂片材使其软化的发泡树脂片材,还使用1片从狭缝挤出熔融状态的发泡树脂并使其垂挂而形成的发泡树脂片材。这样形成的发泡树脂片材,越靠近厚度方向的中央,越难于受由大气引起的冷却的影响,因此,越靠近厚度方向的中央,温度上升而粘度下降。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发泡树脂片材的壁厚大的情况下,也可使发泡树脂片材高精度得遵从模具的型腔。并且,现有技术中,在发泡树脂片材的中央部的软化不充分的情况下,将发泡树脂片材从一双模具的两侧降压吸引时,主要在发泡树脂片材的表面附近引起二次发泡,因此厚壁部的刚性易呈现不充分。另一方面,在专利技术中越靠近发泡树脂片材的厚度方向中央的粘度越降低,因此,将发泡树脂片材从一双模具的两侧降压吸引时,主要是发泡树脂片材的中央附近的发泡被促进而导致发泡树脂片材的膨胀。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获得的发泡成型体,其结构呈现,厚度方向中央附近的层(中间层)的平均气泡直径大,表面附近的表面层的平均气泡直径小。这样的发泡成型体由于呈现平均气泡直径大的中间层被平均气泡直径小的表面层夹住的三明治结构,因而轻量且高刚性。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制造轻量且高刚性的发泡成型体,即使在发泡树脂片材的壁厚大的情况下,也可使发泡树脂片材高精度得遵从模具的型腔。以下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种种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优选地,所述膨胀工序依次具备第1吸引工序、模具靠近工序、第2吸引工序,在第1吸引工序中,通过第1模具降压吸引所述发泡树脂片材,将所述发泡树脂片材赋型为沿着第1模具的型腔的形状,在所述模具靠近工序中,使第1及第2模具靠近从而使所述间隙设于第1及第2模具之间,在第2吸引工序中,通过第1及第2模具降压吸引所述发泡树脂片材,从而使所述发泡树脂片材膨胀至所述间隙的厚度。优选地,所述膨胀工序中,所述发泡树脂片材中成为所述发泡成型体的部位整体膨胀。优选地,第1及第2模具的型腔构成为在所述发泡树脂片材中称为所述发泡成型体的部位整体所述间隙恒定。优选地,第1模具的型腔为具有凹部的形状,第2模具的型腔为具有进入所述凹部内的形状的凸部的形状。优选地,所述间隙为所述发泡树脂片材的厚度的1.1~3.0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观点,可提供一种发泡成型体,其具备中间层和设于其两侧的表面层。所述表面层是相对于所述发泡成型体的壁厚,从所述发泡成型体的表面到厚度10%为止的层,所述中间层是相对于所述发泡成型体的壁厚,从所述发泡成型体的表面到厚度25~50%的层,所述中间层的平均气泡直径大于所述表面层的平均气泡直径。优选地,(所述中间层的平均气泡直径)/(所述表面层的平均气泡直径)之比为1.2~10。【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中可利用的发泡成型机1的一个例子。图2中,图2的(a)是图1的第1及第2模具21,22及发泡树脂片材23的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2的(b)是对应于图2的(a)的剖面图,表示自图2的(a)的状态利用第1模具21降压吸引发泡树脂片材23,使发泡树脂片材23赋型为沿着第1模具21的型腔21b的形状的状态。图3中,图3的(a)~(b)是对应于图2的(a)的剖面图,图3的(a)表示自图2的(b)的状态使模具21,22相互靠近的状态、图3的(b)表示自图3的(a)的状态利用第2模具22降压吸引发泡树脂片材23使发泡树脂片材23膨胀至模具21,22之间的间隙G的厚度的状态。图4中,图4的(a)~(b)是对应于图2的(a)的剖面图,图4的(a)表示由图3的(b)的工序获得的附带毛边23b的发泡成型体24、图4的(b)表示自图4的(a)的状态除去毛边23b后的状态。图5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获得的发泡成型体24的剖面照片。图6表示为说明临时平均气泡直径的计算方法的气泡的形态的一个例子。图7是表示由铰链部33连结的半管道体31,32的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接合半管道体31,32形成的管道30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所示实施方式所表示的各种特征事项可相互组合。并且,对于各个特征事项专利技术可独立成立。1.发泡成型机1的结构首先,使用图1~图4说明一种发泡成型机1,其可利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的实施。发泡成型机1具备树脂供给装置2、T型模头18、模具21,22。树脂供给装置2具备料斗12、押出机13、注射器16、累加器17。押出机13和累加器17通过连结管25连结。累加器17和T型模头18通过连结管27连结。以下详细说明各结构。<料斗12,押出机13>料斗12使用于将原料树脂11投入到押出机13的气缸13a内。原料树脂11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通常是颗粒状。原料树脂例如为聚烯烃等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聚烯烃可例举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等。原料树脂11从料斗12投入到气缸13a内之后,通过在气缸13a内被加热而熔融成为熔融树脂。并且,通过配置于气缸13a内的螺旋的旋转朝向气缸13a的前端运输。螺旋配置于气缸13a内,藉由此旋转捏合熔融树脂的同时进行运输。螺旋的基端设有齿轮装置,藉由齿轮装置旋转驱动螺旋。配置于气缸13a内的螺旋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以上。<注射器16>气缸13a设有注射器16,用于向气缸13a内注入发泡剂。自注射器16注入的发泡剂可例举物理发泡剂、化学发泡剂、及其混合物,但优选物理发泡剂。作为物理发泡剂可使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氮气体、水等的无机物理发泡剂,及丁烷、戊烷、己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的有机物理发泡剂,而且也可使用这些的超临界流体。作为超临界流体,优选使用二氧化碳、氮等制造,通过使氮的临界温度-14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工序,将从狭缝挤出熔融状态的发泡树脂并使其垂挂而形成的1片发泡树脂片材配置于第1及第2模具之间;以及膨胀工序,以大于所述发泡树脂片材的厚度的间隙设于第1及第2模具之间的方式,在使第1及第2模具靠近的状态下,通过利用第1及第2模具双方降压吸引所述发泡树脂片材,从而使所述发泡树脂片材膨胀至所述间隙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30 JP 2016-193531;2017.09.13 JP 2017-176121.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工序,将从狭缝挤出熔融状态的发泡树脂并使其垂挂而形成的1片发泡树脂片材配置于第1及第2模具之间;以及膨胀工序,以大于所述发泡树脂片材的厚度的间隙设于第1及第2模具之间的方式,在使第1及第2模具靠近的状态下,通过利用第1及第2模具双方降压吸引所述发泡树脂片材,从而使所述发泡树脂片材膨胀至所述间隙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工序依次具备第1吸引工序、模具靠近工序、第2吸引工序,其中,在第1吸引工序中,通过第1模具降压吸引所述发泡树脂片材,将所述发泡树脂片材赋型为沿着第1模具的型腔的形状赋型,在所述模具靠近工序中,使第1及第2模具靠近从而使所述间隙设于第1及第2模具之间,在第2吸引工序中,通过第1及第2模具降压吸引所述发泡树脂片材,从而使所述发泡树脂片材膨胀至所述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芳裕玉田辉雄五十岚优南川佑太
申请(专利权)人:京洛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