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恪铱专利>正文

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18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存在电机的冷却效果不明显,达不到对电机进行冷却的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部包裹定子和转子的机壳,所述机壳中分布有若干腔室,腔室之间固定连接有分隔块,其中一个腔室上开有进液孔形成进液腔,与进液腔相邻的另一个腔室上连通有出液孔形成出液腔,其余腔室之间设有用于互相连通的连接孔形成若干个散热腔,进液腔与出液腔互不连通但进液腔与出液腔分别与相邻的散热腔连通,达到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的效果。

A Motor Co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cool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otor cooling technology, and ha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motor is not obvious and can not reach the goal of cooling the motor. Th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ly includes a casing enclosing the stator and rotor internally. The casing is distributed with several chambers, and the chambers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partition blocks, one of which is separated on the chamber. A liquid inlet cavity is formed by a liquid inlet hole, and a liquid outlet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another cavity adjacent to the liquid inlet cavity to form a liquid outlet cavity. A number of heat dissipation cavities are formed by connecting hole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other chambers. The liquid inlet cavity and the liquid outlet cavity are not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but the liquid inlet cavity and the liquid outlet cavit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djacent heat dissipation cavity respectively, so as to improve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冷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机的主要产生热量的区域主要发生于定子中,当定子区域的内部温度过高后,电机的性能将大幅度下将,并且能耗会增加提高电机中各部件的损耗,从而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电机冷却装置通常采用与电机内部转动轴同轴的风扇,从而进行转动,当电机运行时,电机的轴带动风扇共同转动,形成流动的气流,通过气流带走电机上的热量,从而达到对电机进行冷却的效果。但是,由于电机的使用环境不固定,若电机放置到空间相对小的环境中时,电机的通风情况会造成影响,从而使风扇对于电机的冷却效果不明显,达不到对电机进行冷却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冷却装置,达到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内部包裹定子和转子的机壳,所述机壳中分布有若干腔室,腔室之间固定连接有分隔块,其中一个腔室上开有进液孔形成进液腔,与进液腔相邻的另一个腔室上连通有出液孔形成出液腔,其余腔室之间设有用于互相连通的连接孔形成若干个散热腔,进液腔与出液腔互不连通但进液腔与出液腔分别与相邻的散热腔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子固定连接在机壳的内部,当电机在工作中时,定子产生的热量会在与机壳发生热传递,机壳将定子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达到初步散热的功能;现在通过高压的水泵从进液孔中注入冷水,冷水会将进液腔填满,然后冷水会通过连接孔流入与进液腔背离的散热腔中,再将该散热腔中填满后冷水继续向其余的散热腔中逐次注入,当最后一个散热腔中注满水了以后,冷水从出液腔上的出液孔中流出,从而形成一个机壳内部的冷水循环,冷水将定子传递给机壳上的热量冲刷带走,达到提高冷却效果的作用;并且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能够提高一次性吸收热量的能力,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机壳上的冷却速率,达到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的效果。较佳的,所述连接孔分为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在散热腔之间交叉分布,第一连接孔连通进液腔;第二连接孔连通出液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分别进行交叉分布,能够保证每一个散热腔能够注满水分,从而保证机壳上的每一份热量都能够被散热腔中的水分带走,从而提高了机壳上的冷却效果。较佳的,所述相邻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轴线不相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的轴线不相交,从而能够减少水分充第一连接孔或者第二连接孔中冲出后直接从相应的第二连接孔或者第一连接孔中冲出,从而达不到充盈散热腔的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机壳的冷却效果。较佳的,所述机壳外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筒,进液筒的轴线与进液孔的轴线共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液孔的外侧上固定连接有进液筒,从而为供水过程提供了明确的连接位置,方便与进液腔形成连接,便于对进液腔中进行注水,从而提高了机壳在进行冷却时的便捷性。较佳的,所述进液筒的外侧设有螺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液筒外侧设置的螺纹与供水部分进行螺纹连接,利用螺纹连接的稳定性,减少在供水时由于机壳中的定子和转子的运动,将供水工件震落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供水时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进液筒与机壳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护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护围的设置对进液筒与机壳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行加强,从而减少由于转子和定子的工作造成的进液筒与机壳的连接处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提高了供水时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第一加强护围包括橡胶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闭水性,不易让水分从第一加强护围中渗出,当出现裂缝时,第一加强护围能够减少水渗出的数量,减少了定子内部出现急促的短路现象,从而提高了机壳的安全性。较佳的,所述机壳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筒,出液筒的轴线与出液孔的轴线共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液孔的外侧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筒,从而为排水过程提供了明确的连接位置,方便与出液腔形成连接,便于出液腔中水的水分快速的流出,从而提高了机壳在进行排水时的便捷性。较佳的,所述出液筒上设有螺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液筒外侧设置的螺纹与排水部分进行螺纹连接,利用螺纹连接的稳定性,减少在排水时由于机壳中的定子和转子的运动,将排水工件震落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排水时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出液筒与机壳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护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强护围的设置对出液筒与机壳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行加强,从而减少由于转子和定子的工作造成的出液筒与机壳的连接处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排水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进液腔、出液腔和散热腔的配合使用使装置达到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的效果;2第一加强护围和第二加强护围的配合使用使装置在进行冷却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出液筒和进液筒使装置在进行冷却时具有较高的连接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电机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展示出液腔和进液腔处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机壳;11、定子;12、转子;2、散热腔;21、进液腔;211、进液孔;22、出液腔;221、出液孔;3、连接孔;31、第一连接孔;32、第二连接孔;4、进液筒;41、第一加强护围;5、出液筒;51、第二加强护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圆筒状带有若干个腔室的机壳1,腔室之间设有分隔块,分隔块固定连接在机壳1中,分隔块的长度与机壳1的长度相等;机壳1内部固定连接有定子11,定子11中转动连接有转子12。在若干个腔室中,其中一个腔室在别离定子11的方向上连通有进液孔211,进液孔211与连通的腔室形成进液腔21;进液孔211在背离腔室的方向上连接有圆筒状的进液筒4,进液筒4固定连接在机壳1上,进液筒4的轴线与进液孔211的轴线共线且垂直与机壳1的轴线,进液筒4的外侧上开设有螺纹,进液筒4与机壳1之间设有橡胶材质的第一加强护围41,第一加强护围41一端固定连接在进液筒4的周向外壁上,另一端与机壳1固定连接。在与进液腔21相邻的腔室上设有出液孔221,出液孔221位于腔室背离定子11的方向上,出液孔221的轴线与进液孔211的轴线互相平行,且位于同一圆周面内,出液孔221与出液孔221连通的腔室形成出液腔22,出液腔22与进液腔21不相同;出液孔221背离腔室的方向上设有出液筒5,出液筒5的轴线与出液孔221的轴线共线且与机壳1的轴线垂直;出液筒5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出液筒5与机壳1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护围51,第二加强护围51一端固定连接在出液筒5的周向外壁上,另一端与机壳1固定连接。结合图2,其余的腔室之间设有连接孔3,连接孔3开设在分隔块上并贯穿分隔块,每个分隔块上只开设有一个连接孔3;腔室与连接孔3形成散热腔2;连接孔3分为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32,第一连接孔31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32的直径,第一连接孔31连接到进液腔21,第二连接孔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内部包裹定子(11)和转子(12)的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中分布有若干腔室,腔室之间固定连接有分隔块,其中一个腔室上开有进液孔(211)形成进液腔(21),与进液腔(21)相邻的另一个腔室上连通有出液孔(221)形成出液腔(22),其余腔室之间设有用于互相连通的连接孔(3)形成若干个散热腔(2),进液腔(21)与出液腔(22)互不连通但进液腔(21)与出液腔(22)分别与相邻的散热腔(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内部包裹定子(11)和转子(12)的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中分布有若干腔室,腔室之间固定连接有分隔块,其中一个腔室上开有进液孔(211)形成进液腔(21),与进液腔(21)相邻的另一个腔室上连通有出液孔(221)形成出液腔(22),其余腔室之间设有用于互相连通的连接孔(3)形成若干个散热腔(2),进液腔(21)与出液腔(22)互不连通但进液腔(21)与出液腔(22)分别与相邻的散热腔(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3)分为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32),第一连接孔(31)与第二连接孔(32)在散热腔(2)之间交叉分布,第一连接孔(31)连通进液腔(21);第二连接孔(32)连通出液腔(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第一连接孔(31)与第二连接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恪铱
申请(专利权)人:张恪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