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粘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48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粘页机。该全自动粘页机包括粘页装置、通过转动连接架与粘页装置连接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架体、导台、两个输送轴、输送带、导料口以及设于导料口下的储物箱,导台、两个输送轴均设于架体上,导料口贯穿架体与储物箱连通,两个输送轴分别通过支撑架与架体转动连接,输送带从一个输送轴绕设于另一个输送轴,导料口设于输送带的输出端且位于输送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架包括立臂、悬臂以及一端与立臂活动连接、另一端支撑悬臂的支撑臂,悬臂支撑于架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粘页机的粘页装置和输送装置通过转动支撑架连接,使输送装置能绕所述转动支撑架折叠或者打开,结构灵活,不占用空间,方便运输和置放。

Automatic Paper Stick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ully automatic sticker. The fully automatic sticker includes sticking device, conveying device connected with sticking device by rotating connecting frame. The conveying device includes frame, guide platform, two conveying axles, conveyor belt, guide outlet and storage box under guide outlet. The guide platform and two conveying axles are all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guid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box, and the two conveying axle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frame body respectively. Rotary connection, conveyor belt from one conveyor shaft around another conveyor shaft, the guide port is located 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veyor belt and on one side of the conveyor shaft; Rotary connection frame includes vertical arm, cantilever and one end of the cantilever movable connection with the vertical arm, the other end of the cantilever support arm, cantilever support at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The adhesive device and the conveying device of the automatic adhesive machin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re connected by a rotating support frame, so that the conveying device can fold or open around the rotating support frame, with flexible structure, no space occupation,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粘页机
本技术涉及印刷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粘页机。
技术介绍
粘页机是代替手工粘页操作的机械化设备,有了粘页机,书帖、书刊的制作速度得到了飞速提高,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目前,由于粘页机体积较大,其外部结构形状特殊,输送书帖的输送装置外伸于粘页装置,结构固定灵活性差,而且由于输送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大,在运输和储备时都十分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全自动粘页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活性好且便于搬运的全自动粘页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粘页机,包括粘页装置、通过转动连接架与所述粘页装置连接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架体、导台、两个输送轴、输送带、导料口以及设于所述导料口下的储物箱,所述导台、两个所述输送轴均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导料口贯穿所述架体与所述储物箱连通,两个所述输送轴分别通过支撑架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为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输送带从一个所述输送轴绕设于另一个所述输送轴并经过设于两个所述输送轴之间的所述导台,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导台间隔设置,所述导料口设于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输送轴的一侧;所述转动连接架包括与所述粘页装置固定的立臂、与所述立臂转动连接的悬臂以及一端与所述立臂活动连接、另一端支撑所述悬臂的支撑臂,所述悬臂支撑于所述架体底部。优选的,所述支撑臂包括大端和与所述大端连接的小端,所述悬臂开设安装孔,所述小端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优选的,所述导料口和所述储物箱通过导通料斗与所述导料口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呈L型,其一端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送轴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送轴的外部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导台的厚度。优选的,两个所述输送轴分别为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导料口设于所述输出轴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导料口的上表面低于所述输送带的最高设置高度。优选的,所述粘页装置靠近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开设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输送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轴运动的驱动电机。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粘页机通过在导台的两端设置输送轴,并使输送带绕过两个所述输送轴和导台,所述输送轴带动所述输送带运动,使书帖能平稳的输送,不会发生偏转,提高了书帖的整齐性;通过在所述输送轴一侧设置导料口,使由所述输送带输送过来的整齐的书帖可以从所述导料口落入所述储物箱内,直接打包即可,无需人工收帖,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全自动化加工;通过转动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粘页装置和所述输送装置,使得所述输送装置能折叠或者打开,结构灵活、方便运输和置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粘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转动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粘页机的结构示意图。该全自动粘页机100包括粘页装置1、通过转动连接架2与所述粘页装置1连接的输送装置3及驱动所述输送装置3运动的驱动电机。其中,所述粘页装置1靠近所述输送装置3的一侧开设出料口11,所述出料口11位于所述输送装置3的上方,在所述粘页装置1上经过贮帖、吸帖、叼帖、输帖、上白胶浆迹及粘连压实后从所述出料口11排出至所述输送装置3上。请参阅图2,为图1所示的转动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转动连接架2包括与所述粘页装置1固定的立臂21、与所述立臂21转动连接的悬臂23以及一端与所述立臂21转动连接、另一端支撑所述悬臂23的支撑臂25,所述悬臂23支撑于所述输送装置3的底部。具体的,所述立臂21与所述悬臂23通过转动轴24转动连接,所述悬臂23绕所述转动轴24转动,使固定连接于所述悬臂23上的所述输送装置3能绕所述转动轴24转动,以折叠或者打开。非工作状态下,所述输送装置3折叠于所述粘页装置1的侧面,使所述输送装置3与所述粘页装置1的侧面平行,体积变小,空间占用小,便于运输和置放;工作时,转动所述输送装置3与所述粘页装置1的侧面垂直,用于输送书帖,其结构灵活,使用方便。请参阅图3,为图2所示的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支撑臂25包括大端251和与所述大端251连接的小端253,所述悬臂23开设安装孔231,所述大端251与所述立臂转动连接,所述小端253插接于所述安装孔231内以更好的支撑固定所述悬臂23。需要转动所述输送装置3时,将所述支撑臂25转动,不与所述悬臂连接,所述输送装置3便可转动。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架体33、设于所述架体33上的导台35、两个输送轴37、输送带38和导料口39以及设于所述导料口39下的储物箱36。所述架体33呈长方形,采用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悬臂23支撑于所述架体33的底部。所述导台35、两个所述输送轴37均设于所述架体33上,所述导料口39贯穿所述架体33与所述储物箱36连通,两个所述输送轴37分别通过支撑架5与所述架体33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38为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输送带38从一个所述输送轴37绕设于另一个所述输送轴37并经过设于两个所述输送轴37之间的所述导台35,所述输送带38与所述导台35间隔设置,所述输送带38传送从所述出料口11排出的书帖。所述导料口39和所述储物箱36通过导通料斗31与所述导料口39连接,将输送带38上的书帖送至所述导料口39,再从所述导料口39通过所述导通料斗31排放至所述储物箱36内,直接装箱打包。所述输送轴37的外部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导台35的厚度,这样,使得所述输送带38与所述导台35间隔设置,书帖可以由所述输送带38输送,当书帖重量过重时,书帖搭接在所述导台35上,所述导台35起一定的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架5呈L型,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架体33上,另一端与所述输送轴37转动连接,所述输送轴37通过所述支撑架5与所述架体33固定,以有效的将所述输送轴37固定。两个所述输送轴37由所述驱动电机带动其转动,所述输送轴37分别为输入轴371和输出轴373,所述输出轴373为主动轴,具体的,所述输出轴373由所述驱动电机带动其转动,所述输出轴373通过所述输送带38带动所述输入轴371运动。所述输送带38至少为并排间隔设置的三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38为三个,所述输送带38的个数需要根据所述导台35的宽度进行设置,所述导台35较宽时,所述输送带38的个数可以相应的增加,这样是因为书帖具有一定的长度,为了保证书帖能完全承载在所述输送带38上,需要设置具有一定宽度的输送范围,防止书帖与所述输送带38脱离。所述导料口39设于所述输送带38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输送轴37的一侧,即所述导料口39设于所述输出轴373的一侧,且所述导料口39的上表面低于所述输送带38所设置的最高高度,书帖经所述输送带38输送至所述导料口39,书帖进入所述导料口39内后,排放至所述储物箱36,书帖能顺利落入所述储物箱36内进行有效的收纳,无需人工进行收贴,直接进行装箱,有效的实现了全自动化加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料口39和所述输出轴373的间隔距离不能设置得过宽,一般在10-20mm之间,这样,使书帖在运输的运动惯性中直接落入所述导料口39。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粘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粘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粘页装置、通过转动连接架与所述粘页装置连接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架体、导台、两个输送轴、输送带、导料口以及设于所述导料口下的储物箱,所述导台、两个所述输送轴均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导料口贯穿所述架体与所述储物箱连通,两个所述输送轴分别通过支撑架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为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输送带从一个所述输送轴绕设于另一个所述输送轴并经过设于两个所述输送轴之间的所述导台,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导台间隔设置,所述导料口设于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输送轴的一侧;所述转动连接架包括与所述粘页装置固定的立臂、与所述立臂转动连接的悬臂以及一端与所述立臂活动连接、另一端支撑所述悬臂的支撑臂,所述悬臂支撑于所述架体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粘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粘页装置、通过转动连接架与所述粘页装置连接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架体、导台、两个输送轴、输送带、导料口以及设于所述导料口下的储物箱,所述导台、两个所述输送轴均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导料口贯穿所述架体与所述储物箱连通,两个所述输送轴分别通过支撑架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为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输送带从一个所述输送轴绕设于另一个所述输送轴并经过设于两个所述输送轴之间的所述导台,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导台间隔设置,所述导料口设于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输送轴的一侧;所述转动连接架包括与所述粘页装置固定的立臂、与所述立臂转动连接的悬臂以及一端与所述立臂活动连接、另一端支撑所述悬臂的支撑臂,所述悬臂支撑于所述架体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粘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大端和与所述大端连接的小端,所述悬臂开设安装孔,所述小端插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冰金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鸿安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