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滚子轴承铆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84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铆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开设有铆压模腔,所述模具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能相对其上下升降的垫圈,且所述垫圈与模具本体之间通过升降导向装置连接,所述升降导向装置包括多个围绕铆压模腔圆周均布的导向孔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孔和导向柱分别设置在模具本体和垫圈上,并一一对应构成插接配合,所述垫圈下降后对应压靠在铆压模腔的上端口上,所述导向孔和导向柱之间还设置有在垫圈上升后将其定位的定位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大幅降低维修成本的圆锥滚子轴承铆压模具。

Riveting Die for Tapered Roller Bea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iveting die for tapered roller bearings, which comprises a die body. The di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iveting die cavity. The upper part of the di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sher capable of lifting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upper part. The washer and the die body are connected by a lifting guiding device. The lifting guiding devic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guiding devices which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riveting die cavity. The guide hole and the guide column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die body and the washer, and one by one correspondingly constitute the socket matching. After the washer drops, the pressure is rest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riveting die cavity.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ositioning the guide hole and the guide column is also provided between the guide hole and the guide column after the washer rises. By adopting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iveting die for tapered roller bearings,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锥滚子轴承铆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工装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铆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圆锥滚子轴承一般通过铆压来实现装配,而铆压模具一般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对应开设有用于放置轴承的铆压模腔,同时模具本体的上方设置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设置有压块,铆压时,所述压块在油缸的带动下下降,从而作用在模具本体的上端面上,进而实现对铆压模腔内轴承的铆压,即完成轴承的组装。由于在这过程中模具本体的上端面需要直接承受压力,因此长期工作后模具本体的上端面会首先遭到损坏,而由于现有的模具本体是一体式结构,因此一旦其上端面遭到损坏,就需要更换整个模具本体,从而导致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大幅降低维修成本的圆锥滚子轴承铆压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铆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开设有铆压模腔,所述模具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能相对其上下升降的垫圈,且所述垫圈与模具本体之间通过升降导向装置连接,所述升降导向装置包括多个围绕铆压模腔圆周均布的导向孔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孔和导向柱分别设置在模具本体和垫圈上,并一一对应构成插接配合,所述垫圈下降后对应压靠在铆压模腔的上端口上,所述导向孔和导向柱之间还设置有在垫圈上升后将其定位的定位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技术在模具本体的上方增设了垫圈,因此在铆压过程中,主要通过所述垫圈来承受压力,从而对模具本体形成有效保护,且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即使垫圈遭到损坏,也只需要更换掉垫圈便可,从而大幅降低维修成本。同时,由于所述垫圈与模具本体之间通过升降导向装置连接,因此在放置轴承时,可将垫圈升起,从而便于人们将轴承放置到铆压模腔内,此后垫圈下降并对应压靠在铆压模腔的上端口上,这样在铆压前,所述垫圈还起到对轴承预压及定位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后续铆压操作的进行。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弹簧和钢珠,所述导向孔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纳弹簧和钢珠的容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容腔底面和钢珠形成抵接,并迫使所述钢珠伸出容腔外,所述的导向柱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钢珠部分嵌入的定位槽。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圈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垫圈,且所述弹性垫圈的径向外端上开设有缓冲槽,缓冲槽的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向内呈U形弯折的弯折部,且两侧的弯折部相互抵接贴合在一起。通过将所述垫圈设置成弹性垫圈,可显著提升垫圈的抗压能力;而通过设置缓冲槽,则有助于弹性垫圈受压时的缓冲形变,同时,缓冲槽的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向内呈U形弯折的弯折部,且两侧的弯折部相互抵接贴合在一起,这样可进一步提升所述垫圈的抗压缓冲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给出了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铆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的模具本体1上开设有铆压模腔2,所述模具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能相对其上下升降的垫圈3,且所述垫圈3与模具本体1之间通过升降导向装置连接,所述升降导向装置包括多个围绕铆压模腔2圆周均布的导向孔4和导向柱5,所述导向孔4和导向柱5分别设置在模具本体1和垫圈3上,并一一对应构成插接配合,所述垫圈3下降后对应压靠在铆压模腔2的上端口上,所述导向孔4和导向柱5之间还设置有在垫圈3上升后将其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弹簧6和钢珠7,所述导向孔4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纳弹簧6和钢珠7的容腔8,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容腔8底面和钢珠7形成抵接,并迫使所述钢珠7伸出容腔8外,所述的导向柱5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钢珠7部分嵌入的定位槽9。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技术在模具本体1的上方增设了垫圈3,因此在铆压过程中,主要通过所述垫圈3来承受压力,从而对模具本体1形成有效保护,且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即使垫圈3遭到损坏,也只需要更换掉垫圈3便可,从而大幅降低维修成本。同时,由于所述垫圈3与模具本体1之间通过升降导向装置连接,因此在放置轴承时,可将垫圈3升起,从而便于人们将轴承放置到铆压模腔2内,此后垫圈3下降并对应压靠在铆压模腔2的上端口上,这样在铆压前,所述垫圈3还起到对轴承预压及定位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后续铆压操作的进行。所述垫圈3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垫圈,且所述弹性垫圈3的径向外端上开设有缓冲槽10,缓冲槽10的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向内呈U形弯折的弯折部11,且两侧的弯折部11相互抵接贴合在一起。通过将所述垫圈3设置成弹性垫圈,可显著提升垫圈3的抗压能力;而通过设置缓冲槽10,则有助于弹性垫圈3受压时的缓冲形变,同时,缓冲槽的10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向内呈U形弯折的弯折部11,且两侧的弯折部11相互抵接贴合在一起,这样可进一步提升所述垫圈3的抗压缓冲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铆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开设有铆压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能相对其上下升降的垫圈,且所述垫圈与模具本体之间通过升降导向装置连接,所述升降导向装置包括多个围绕铆压模腔圆周均布的导向孔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孔和导向柱分别设置在模具本体和垫圈上,并一一对应构成插接配合,所述垫圈下降后对应压靠在铆压模腔的上端口上,所述导向孔和导向柱之间还设置有在垫圈上升后将其定位的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锥滚子轴承铆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上开设有铆压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能相对其上下升降的垫圈,且所述垫圈与模具本体之间通过升降导向装置连接,所述升降导向装置包括多个围绕铆压模腔圆周均布的导向孔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孔和导向柱分别设置在模具本体和垫圈上,并一一对应构成插接配合,所述垫圈下降后对应压靠在铆压模腔的上端口上,所述导向孔和导向柱之间还设置有在垫圈上升后将其定位的定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卫斌
申请(专利权)人: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