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岩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331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工程机械具有履带、支撑平台、配重、驾驶室、动臂、动臂油缸、斗杆、斗杆油缸、铲斗、铲斗油缸,工程机械的动臂上设置有CCD相机,CCD相机连接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将CCD相机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CPU处理器,CPU处理器将计算后的数据传输到设置在驾驶室内的显示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相机的位置和角度的调节,与控制器进行配合能够采集到物料最好的图片,便于CPU处理器进行处理。

A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ased on Pattern Recogni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ased on pattern recognition.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has crawler, support platform, counterweight, cab, boom, boom cylinder, bucket rod, bucket and bucket cylinder. The boom of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s equipped with a CCD camera, which connects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ransmits the data collected by the CCD camera to the CPU for processing. The CPU processor transmits the calculated data to the display set in the cab.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adjustment of the position and angle of the camera, cooperate with the controller to collect the best picture of the material, and facilitate the processing of the CPU proc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由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工程机械作为铲挖物料的工具,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的挖掘机都没有实现基于模式识别的控制,仅是将相机作为一种监视的工具,一般设置在挖掘机的驾驶室附近,这样很不便于观察,而将相机应用的挖掘机中作为模式识别方式的控制则需要将相机设置在离物料比较近的地方且便于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工程机械具有履带1、支撑平台2、配重3、驾驶室4、动臂5、动臂油缸6、斗杆7、斗杆油缸8、铲斗9、铲斗油缸10,所述支撑平台2支撑在履带1上,所述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配重3和驾驶室4,所述驾驶室4的前方设置有动臂5,所述动臂5通过动臂油缸6驱动,在动臂5的前方设置有斗杆7,所述斗杆7通过斗杆油缸9驱动,在斗杆7的前端设置有铲斗9,所述铲斗9通过铲斗油缸10驱动,所述工程机械的动臂5上设置有CCD相机21,所述CCD相机21连接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将CCD相机21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CPU处理器,所述CPU处理器将计算后的数据传输到设置在驾驶室4内的显示器上,所述工程机械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即将挖掘的物料进行识别判断,根据不同的物料的体积、形状、物料碎片的大小和物料碎片的形状,通过设置在驾驶室4内的控制器控制支撑平台的旋转和动臂油缸、斗杆油缸、铲斗油缸的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动臂5的下方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两侧壁的下边沿设置有导轨12,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小车13,所述小车1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轮14,所述支撑轮14与滑槽11的上侧壁接触,所述小车1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16,所述主动轮16驱动设置在轴17上的从动轮18,所述轴17的两端设置有行走轮19,所述行走轮19支撑在导轨12上,所述轴17上设置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下端连接CCD相机21,所述CCD相机21的前端上方设置有前电动伸缩杆22,所述前电动伸缩杆22的一端与CCD相机21连接,另一端与小车13的下部连接,所述CCD相机21的后端上方设置有后电动伸缩杆23,所述后电动伸缩杆23的一端与CCD相机21连接,另一端与小车13的下部连接,所述电机15、前电动伸缩杆22和后电动伸缩杆23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小车的行走、以及CCD相机21角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20的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轴17穿过通过设置,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轴17的直径,在轴17旋转时不会带动连接杆20的旋转。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20的下端与CCD相机21轴连接,CCD相机21能够相对于连接杆绕连接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前电动伸缩杆22与小车13和CCD相机2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后电动伸缩杆23与小车13和CCD相机2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16为齿轮,所述从动轮18为齿轮。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19为齿轮,所述导轨12上设置有与行走轮19配合的齿。进一步地,所述CCD相机21与传输装置采用无线连接方式。进一步地,所述工程机械为履带式挖掘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相机的位置和角度的调节,与控制器进行配合能够采集到物料最好的图片,便于CPU处理器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本申请工程机械结构示意图;图2本申请斗杆结构示意图;图3本申请模式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本申请模式识别装置侧视图;图中履带1、支撑平台2、配重3、驾驶室4、动臂5、动臂油缸6、斗杆7、斗杆油缸8、铲斗9、铲斗油缸10、滑槽11、导轨12、小车13、支撑轮14、电机15、主动轮16、轴17、从动轮18、行走轮19、连接杆20、CCD相机21、前电动伸缩杆22、后电动伸缩杆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工程机械具有履带1、支撑平台2、配重3、驾驶室4、动臂5、动臂油缸6、斗杆7、斗杆油缸8、铲斗9、铲斗油缸10,所述支撑平台2支撑在履带1上,所述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配重3和驾驶室4,所述驾驶室4的前方设置有动臂5,所述动臂5通过动臂油缸6驱动,在动臂5的前方设置有斗杆7,所述斗杆7通过斗杆油缸9驱动,在斗杆7的前端设置有铲斗9,所述铲斗9通过铲斗油缸10驱动,所述工程机械的动臂5上设置有CCD相机21,所述CCD相机21连接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将CCD相机21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CPU处理器,所述CPU处理器将计算后的数据传输到设置在驾驶室4内的显示器上,所述工程机械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即将挖掘的物料进行识别判断,根据不同的物料的体积、形状、物料碎片的大小和物料碎片的形状,通过设置在驾驶室4内的控制器控制支撑平台的旋转和动臂油缸、斗杆油缸、铲斗油缸的运动。所述动臂5的下方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两侧壁的下边沿设置有导轨12,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小车13,所述小车1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轮14,所述支撑轮14与滑槽11的上侧壁接触,所述小车1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16,所述主动轮16驱动设置在轴17上的从动轮18,所述轴17的两端设置有行走轮19,所述行走轮19支撑在导轨12上,所述轴17上设置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下端连接CCD相机21,所述CCD相机21的前端上方设置有前电动伸缩杆22,所述前电动伸缩杆22的一端与CCD相机21连接,另一端与小车13的下部连接,所述CCD相机21的后端上方设置有后电动伸缩杆23,所述后电动伸缩杆23的一端与CCD相机21连接,另一端与小车13的下部连接,所述电机15、前电动伸缩杆22和后电动伸缩杆23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小车的行走、以及CCD相机21角度。所述连接杆20的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轴17穿过通过设置,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轴17的直径,在轴17旋转时不会带动连接杆20的旋转。所述连接杆20的下端与CCD相机21轴连接,CCD相机21能够相对于连接杆绕连接轴转动。所述前电动伸缩杆22与小车13和CCD相机2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后电动伸缩杆23与小车13和CCD相机2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主动轮16为齿轮,所述从动轮18为齿轮。所述行走轮19为齿轮,所述导轨12上设置有与行走轮19配合的齿。所述CCD相机21与传输装置采用无线连接方式。所述工程机械为履带式挖掘机。本专利技术中CCD相机在进行工作时,首先控制器驱动电机15,从而小车13能够在滑槽11内移动,控制器控制前电动伸缩杆22和后电动伸缩杆23的伸缩,调整CCD相机的角度,CCD相机拍摄物料的图像,CPU处理器进行处理,当采集到的物料的图像中的物料未完全显示在图像上时,控制器控制电机15和前、后电动伸缩杆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工程机械具有履带1、支撑平台2、配重3、驾驶室4、动臂5、动臂油缸6、斗杆7、斗杆油缸8、铲斗9、铲斗油缸10,所述支撑平台2支撑在履带1上,所述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配重3和驾驶室4,所述驾驶室4的前方设置有动臂5,所述动臂5通过动臂油缸6驱动,在动臂5的前方设置有斗杆7,所述斗杆7通过斗杆油缸9驱动,在斗杆7的前端设置有铲斗9,所述铲斗9通过铲斗油缸10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的动臂5上设置有CCD相机21,所述CCD相机21连接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将CCD相机21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CPU处理器,所述CPU处理器将计算后的数据传输到设置在驾驶室4内的显示器上,所述工程机械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即将挖掘的物料进行识别判断,根据不同的物料的体积、形状、物料碎片的大小和物料碎片的形状,通过设置在驾驶室4内的控制器控制支撑平台的旋转和动臂油缸、斗杆油缸、铲斗油缸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工程机械具有履带1、支撑平台2、配重3、驾驶室4、动臂5、动臂油缸6、斗杆7、斗杆油缸8、铲斗9、铲斗油缸10,所述支撑平台2支撑在履带1上,所述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配重3和驾驶室4,所述驾驶室4的前方设置有动臂5,所述动臂5通过动臂油缸6驱动,在动臂5的前方设置有斗杆7,所述斗杆7通过斗杆油缸9驱动,在斗杆7的前端设置有铲斗9,所述铲斗9通过铲斗油缸10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的动臂5上设置有CCD相机21,所述CCD相机21连接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将CCD相机21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CPU处理器,所述CPU处理器将计算后的数据传输到设置在驾驶室4内的显示器上,所述工程机械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即将挖掘的物料进行识别判断,根据不同的物料的体积、形状、物料碎片的大小和物料碎片的形状,通过设置在驾驶室4内的控制器控制支撑平台的旋转和动臂油缸、斗杆油缸、铲斗油缸的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5的下方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两侧壁的下边沿设置有导轨12,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小车13,所述小车1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轮14,所述支撑轮14与滑槽11的上侧壁接触,所述小车1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16,所述主动轮16驱动设置在轴17上的从动轮18,所述轴17的两端设置有行走轮19,所述行走轮19支撑在导轨12上,所述轴17上设置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下端连接CCD相机21,所述CCD相机21的前端上方设置有前电动伸缩杆22,所述前电动伸缩杆22的一端与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玮王清辉王颖刘凤琳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