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盛明专利>正文

模板用连接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92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板用连接杆,属于建筑建造领域。模板用连接杆包括:第一杆,第一杆上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相对间隔设置,第二杆上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之间相对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插入到第一连接孔内和第一杆铆接,连接件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连接孔内和第二杆铆接。这种模板用连接杆可以使得整体的结构非常牢固,并且由于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相对设置,从而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利用钢筋等穿过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的间隙,不需要单独进行打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并且在对阴阳角进行模具成型的时候,更加易于操作。

Connecting rod for formwor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ng rod for a templat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connecting rod for template includes: the first rod has the first connecting hole; the second rod, the relative spacing between the first rod and the second rod, the second rod has the second connecting hole, the second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hole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the connecting part, th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art is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connecting hole and riveted by the first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art is inserted into the second connecting hole. Riveting of inner and second poles.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is template can make the whole structure very firm, and because of the relative setting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rods, the gap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rods can be crossed by reinforcing bars, without drilling alone. It is very convenient to use and easier to operate when shaping the Yin and Yang ang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用连接杆
本技术涉及建筑建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板用连接杆。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先搭设模板,在对模板进行固定的时候,需要用到连接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杆通常是圆管,由于对模板进行固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固定,比如说在阴阳角位置处,现有技术用的圆管状的连接杆在固定阴阳角的时候,使用较为困难,很多时候需要在连接杆上打孔,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板用连接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模板用连接杆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板用连接杆,包括:第一杆,所述第一杆上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杆上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相对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和所述第一杆铆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和所述第二杆铆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杆的延伸方向平行。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连接件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连接件之间间隔设置。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设置为管状,所述第一杆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设置。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一一对应。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于,所述第二杆设置为管状,所述第二杆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一一对应。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均设置为方管。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设置为板状,所述第一杆在所述连接件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连接件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杆在所述连接件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连接件所在的平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设置为条形,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和所述连接件过渡配合或者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模板用连接杆,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通过连接件铆接在一起,从而可以使得整体的结构非常牢固,并且由于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相对设置,从而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利用钢筋等穿过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的间隙,不需要单独进行打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并且在对阴阳角进行模具成型的时候,更加易于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模板用连接杆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模板用连接杆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局部方法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模板用连接杆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模板用连接杆;110-第一杆;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一连接孔;120-连接件;130-第二杆;131-第二安装孔;132-第二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板用连接杆100,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这种模板用连接杆100包括:第一杆110,第一杆110上具有第一连接孔112;第二杆130,第一杆110和第二杆130之间相对间隔设置,第二杆130上具有第二连接孔132,第二连接孔132和第一连接孔112之间相对设置;连接件120,连接件120的一端插入到第一连接孔112内和第一杆110铆接,连接件120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连接孔132内和第二杆130铆接。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第一杆110和第二杆130之间通过连接件120铆接在一起,从而可以使得整体的结构非常牢固,并且由于第一杆110和第二杆130之间相对设置,从而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利用钢筋等穿过第一杆110和第二杆130之间的间隙,不需要单独进行打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并且在对阴阳角进行模具成型的时候,更加易于操作。并且由于第一杆110和第二杆130之间间隔设置,从而在和模板抵接的时候,可以由第一杆110和第二杆130均和模板进行贴合,从而可以提高和模板之间贴合的面积,提高对模板的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20在和第一杆110连接的时候,其中有部分位置和第一杆110抵接,另外部分穿过第一杆110上的第一连接孔112,然后在外力的作用下,连接件120上穿过第一连接孔112的位置发生形变,从而可以实现连接件120和第一杆110的铆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20和第二杆130铆接的过程和第一杆110和连接件120铆接的过程相同。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杆110和连接件120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二杆130和连接件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板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所述第一杆上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杆上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相对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和所述第一杆铆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和所述第二杆铆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所述第一杆上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杆上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相对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和所述第一杆铆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和所述第二杆铆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杆的延伸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连接件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连接件之间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设置为管状,所述第一杆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用连接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盛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盛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