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菊平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186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包括下支座,所述下支座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底杆,所述底杆的外壁与下支座的外壁相连,所述底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内壁与底杆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下支座内壁的上表面安装有转座,所述转座的下表面与下支座内壁的上表面相连,所述转座的内壁安装有转球。该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还让现有的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提高了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的产品质量,节省了建设企业的采购成本,避免了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的资源浪费,适合推广使用。

A Rotary Cast Steel Bearing Device for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ting cast steel support device for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suppor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support are equipped with a bottom rod.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ttom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lower support.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ttom rod is sleeved with a first compression spr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compression spring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ttom rod,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support. A turntable is installed on the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turntab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suppor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rntable is equipped with a turning ball. The rotating cast steel bearing device for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can also make the existing rotating cast steel bearing device for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more recognized in the market,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of rotating cast steel bearing device for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save the procurement cos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void the waste of resources of rotating cast steel bearing device for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建筑钢结构领域,钢架与钢架之间及钢架与柱子之间的连接多为铰接结构,当遭受地震或较大风力等外力的作用时,易产生变形,而在外力超过一定值时,将使结构产生难以复原的永久性变形,甚至结构受到破坏。为防止上述损坏的发生,销轴转动装置的上联接件及下联接件分别与建筑钢结构的钢架相连接,上联接件可围绕装在下联接件上的销轴转动,当构架所受的外力与上联接件围绕销轴转动的方向一致时,就可因钢架的转动消减作用力,从而避免结构的损坏,销轴转动装置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结构所带来的外力是随意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所以销轴转动装置还是不能完善地保证建筑钢结构的安全,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0820124377.8的技术专利包括上支座、螺栓、弹簧、半球形垫块、不锈钢板、下支座、下支座联接螺栓,在上支座底面上设有半球形凹槽,在下支座连接面上设有不锈钢板,在不锈钢板上设有与上支座半球形凹槽相配合的半球形垫块,上、下支座和由安装弹簧的螺栓连接,下支座由两个对称体组成,两个对称体由下支座联接螺栓连接,该技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在现有设备中,下支座的设计存在缺陷,下支座的两个翘板,在使用时,会与上支座发生接触并且,易造成上支座的弯折甚至损害,增加了使用和检修成本,提高了施工工人的工作强度,易使施工工人产生工作疲劳,并且半球形垫片的减震效果不理想,相对转动角度不佳,另外,下支座与上支座的连接部位采用压缩弹簧连接,上支座与下支座连接不稳定,易引发安全事故,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针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包括下支座,所述下支座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底杆,所述底杆的外壁与下支座的外壁相连,所述底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内壁与底杆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下支座内壁的上表面安装有转座,所述转座的下表面与下支座内壁的上表面相连,所述转座的内壁安装有转球,所述转球的外壁与转座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下支座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壁与下支座的内壁相连,所述下支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箍套,所述箍套的下表面与下支座的上表面相连,所述轴套的内壁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与轴套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转轴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外壁安装有箍套,所述箍套的内壁与第二压缩弹簧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箍套的上表面安装有上支座,所述上支座的下表面与箍套的上表面相连,所述下支座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下支座的内壁通过底杆与底座的内壁相连,所述上支座的内壁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壁与上支座的内壁相连,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箍套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底板的内壁安装有杆套,所述杆套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相连,所述上支座的内壁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壁与上支座的内壁相连,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底壳,所述底壳的下表面与顶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底壳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外壁与底壳的内壁相连,所述立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的内壁与立杆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底壳的上方设有顶壳,所述顶壳的下表面与底壳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底壳的外壁与顶壳外壁的交接处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内壁分别与底壳和顶壳的外壁相连,所述转轴的外壁顶端与顶壳的内壁顶端活动相连。优选的,所述底座外壁的上表面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下表面与底座外壁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垫板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内壁与垫板的外壁相连,所述压板的内壁安装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外壁与底座的内壁相连,所述中心柱的外壁套接有第四压缩弹簧,所述第四压缩弹簧的内壁与中心柱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压板的内壁通过中心柱与底座的内壁相连,所述中心柱的外侧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壁与底座的内壁相连,所述底座的内壁通过插杆与压板的内壁活动相连。优选的,所述箍套的下表面与下支座内壁的交接处安装有胶垫,所述胶垫的上表面与箍套的下表面相连,所述胶垫的下表面与轴套的上表面相连。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内壁安装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外壁与顶板的内壁相连,所述垫圈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相连。优选的,所述顶壳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吊环,所述吊环的内壁与顶壳的外壁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通过第一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第三压缩弹簧和第四压缩弹簧之间的配合,在下支座、上支座和底座的作用下,第一压缩弹簧用于缓解箍套和上支座所向下产生的承载力,进而使下支座所受的承载力降低,延长了下支座的使用寿命和整体结构的安全系数。2.该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第二压缩弹簧用于缓解底板对转轴所产生的承载力,延长了转轴和箍套的使用寿命,使整体的连接更加牢固,第三压缩弹簧用缓解顶壳和底壳受到的承载力,进而使顶板能够安装重量更大的钢结构,适用范围广泛,提高了使用效率。3.该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第四压缩弹簧用于缓解底座受到的承载力,对下支座与底座的连接进行了加固,进而增加下支座的承载能力,提高了建筑质量,从而克服传统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的下支座的两个翘板。4.该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在使用时,会与上支座发生接触并且,易造成上支座的弯折甚至损害,增加了使用和检修成本,提高了施工工人的工作强度,易使施工工人产生工作疲劳,并且半球形垫片的减震效果不理想,相对转动角度不佳,另外,下支座与上支座的连接部位采用压缩弹簧连接,上支座与下支座连接不稳定,易引发安全事故,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缺点,克服了现有的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依靠支撑杆和支撑板进行平板计算机的支撑和固定处理,实用功能单一的缺点。5.该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提高了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避免了使用半球形垫片的减震效果不理想,相对转动角度不佳,另外,下支座与上支座的连接部位采用压缩弹簧连接,上支座与下支座连接不稳定,易引发安全事故,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缺点,还让现有的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提高了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的产品质量,节省了建设企业的采购成本,避免了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的资源浪费,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下支座、上支座和底座的连接关系图;图2为图1的底壳、立杆和第三压缩弹簧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图1的下支座、第二压缩弹簧和箍套的正视剖面图;图4为图1的底座、第四压缩弹簧和垫板的正视剖面图。图中:1、下支座,2、上支座,3、底座,4、吊环,5、箍套,6、底杆,7、转座,8、转球,9、轴套,10、转轴,11、第二压缩弹簧,12、底板,13、杆套,14、垫圈,15、顶板,16、底壳,17、第三压缩弹簧,18、立杆,19、顶壳,20、连接法兰,21、第一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包括下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底杆(6),所述底杆(6)的外壁与下支座(1)的外壁相连,所述底杆(6)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21),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1)的内壁与底杆(6)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下支座(1)内壁的上表面安装有转座(7),所述转座(7)的下表面与下支座(1)内壁的上表面相连,所述转座(7)的内壁安装有转球(8),所述转球(8)的外壁与转座(7)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下支座(1)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轴套(9),所述轴套(9)的外壁与下支座(1)的内壁相连,所述下支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箍套(5),所述箍套(5)的下表面与下支座(1)的上表面相连,所述轴套(9)的内壁安装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壁与轴套(9)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转轴(10)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压缩弹簧(11),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1)的内壁与转轴(10)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1)的外壁安装有箍套(5),所述箍套(5)的内壁与第二压缩弹簧(11)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箍套(5)的上表面安装有上支座(2),所述上支座(2)的下表面与箍套(5)的上表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结构用转动铸钢支座装置,包括下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底杆(6),所述底杆(6)的外壁与下支座(1)的外壁相连,所述底杆(6)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21),所述第一压缩弹簧(21)的内壁与底杆(6)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下支座(1)内壁的上表面安装有转座(7),所述转座(7)的下表面与下支座(1)内壁的上表面相连,所述转座(7)的内壁安装有转球(8),所述转球(8)的外壁与转座(7)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下支座(1)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轴套(9),所述轴套(9)的外壁与下支座(1)的内壁相连,所述下支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箍套(5),所述箍套(5)的下表面与下支座(1)的上表面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菊平
申请(专利权)人:曹菊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