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花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021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银花检测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银花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采集同一产地的金银花样本;B、粉碎:使用粉碎装置对金银花进行粉碎;C、过滤:过80目筛,将过滤好的金银花粉末全部放在漏斗中;D、称重:将器皿放在称重盘上,使漏斗上的出料管的端部朝向器皿,器皿放稳之后,使出料管端部的挡板打开,通过挡板的滑动控制出料管出口的大小,并随着器皿中的金银花粉末越来越多使出料管端部出口的大小越来越小,当器皿中的重量达到预设值时,使挡板将出料管的出口全部自动关闭;E、通过定量分析的手段对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等成分进行检测。本方案提高了金银花粉末称重的精确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银花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银花检测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银花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金银花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能,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诸病,是我国十大名贵药材之一。绿原酸、木犀草苷、黄酮类化合物是金银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绿原酸、木犀草苷和黄酮类化合物也常被作为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的指标。目前对黄酮类化合物和绿原酸的定量分析的技术手段主要有:薄层扫描法(TLCS)、毛细管电泳法(CE)、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用技术(LC-MS)等,其中以HPLC法最为普及。无论哪种定量分析方法,在分析时均需要将金银花粉碎,过筛,并对金银花药材粉末进行精密的称重,称重之后的金银花粉末放于器皿中。精密称重的目的在于使每个器皿中的金银花粉末的重量尽可能的相同,使分析的数据和结论更加的准确,否则影响分析检测的结论。现有技术中,对金银花粉末进行称重是通过人工进行称重,即人工通过天平量取一定重量的金银花粉末,这种称重的方式比较缓慢,操作比较复杂,并且由于是人工进行称重,各个器皿中的金银花的重量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误差,试验分析的结果的精确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银花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以提高金银花粉末称重的精确程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银花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采集同一产地的金银花样本;B、粉碎:使用粉碎装置对金银花进行粉碎;C、过滤:过80目筛,将过滤好的金银花粉末全部放在漏斗中;D、称重:将器皿放在称重盘上,使漏斗上的出料管的端部朝向器皿,器皿放稳之后,使出料管端部的挡板打开,通过挡板的滑动控制出料管出口的大小,并随着器皿中的金银花粉末越来越多使出料管端部出口的大小越来越小,当器皿中的重量达到预设值时,使挡板将出料管的出口全部自动关闭;E、通过定量分析的手段对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等成分进行检测,定量分析的手段为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部分条件: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UPLCBEHRP18(100mm×2.1mmi.d.,1.7μm);流动相:A:B=0.4%磷酸水:乙腈。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效果为:金银花样本来自同一产地,从而使得定量分析的结果排除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分析的结构更具有说服力。粉碎破坏了金银花内的组织结构,利于金银花内的有效成分的检测。称重盘用于放置器皿,器皿用于盛放金银花粉末。初始时,挡板使得出料管的出口较大,可增大漏斗中金银花粉末向器皿中转移,随着器皿中的金银花粉末越来越多,挡板逐渐将出料管的出口关上,从而使得金银花粉末从出料管中流出的速度逐渐变小,当器皿的重量快要达到预设值时,稍微向器皿中加入金银花粉末即可,有利于提高器皿中金银花称重的精准性,防止器皿中的金银花的重量达到预设值时,挡板在关闭出料管的出口动态过程中任有大量的金银花粉末进入到器皿中,造成器皿中的金银花的重量相比预设值较大。因此,通过本方案对金银花进行称重更加精准。流动相采用0.4%的磷酸水溶液使得色谱图基线更加的平稳;使用RP18柱分离效果较好;另外,本方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相对于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的是小颗粒填料色谱柱(粒径一般小于2μm)和超高压(压力大于105KPa)系统的一种分离技术,对于改善色谱峰的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缩短分析时间、减少有机试剂的使用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进一步,步骤E中,检测波长:241nm。当波长为241nm时,相比波长为242nm或者240nm时,其响应值反应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更加准确。进一步,步骤D中,在漏斗的出料管中设置滤网。滤网可使得漏斗中的金银花粉末向器皿中转移过程中,对金银花的粉末进一步过滤,从而防止不符合标准的粉末进入到器皿中,保证了检测分析结果的精确性。进一步,步骤D中,称重时打开漏斗和出料管上的振动器,使振动器的振动频率随着出料管的出口的缩小而增大。振动器用于防止漏斗和出料管中的粉末堵塞。当出料管的出口越来越小时,粉末越不容易从出料管中进入到器皿中,因此增大振动器的振动频率,从而可利于粉末从出料管的出口进入到器皿中,防止造成出料管出口堵塞。进一步,步骤D中,通过控制电磁铁的产生的磁力大小控制挡板的滑动,电磁铁磁力大小随器皿的重量增大而减小。由此,当器皿的重量越大时,说明器皿中装的粉末量越多,距离预设值的差距就越来越小,则通过电磁铁磁力越来越小,从而可使出料管的出口逐渐缩小。进一步,步骤D在称重设备上进行。称重设备用于自动完成称重步骤,使得金银花粉末的称重更加方便、快捷和精准。附图说明图1为称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出料管的右端的正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竖杆1、漏斗2、振动器3、出料管4、称重盘5、器皿6、拉绳7、连杆8、横杆9、导电块10、弧形板11、导电条12、第二导线13、第一导线14、插板15、堵块16、滤网17、挡板18、拉簧19、横板20、电磁铁21。一种金银花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采集重庆大足地区的金银花样本;B、粉碎:使用粉碎装置对金银花进行粉碎;C、过滤:过80目筛,将过滤好的金银花粉末全部放在漏斗中;D、称重:在这一步骤中使用称重设备进行称重。E、通过UPLC-PDA定量分析的手段对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等成分进行检测。其中UPLC条件: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UPLCBEHRP18(100mm×2.1mmi.d.,1.7μm);室温,流动相:A:B=0.4%磷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条件:平衡时间为5min;梯度洗脱程序:0~2min,5%~16%B;2~4min,16%~20%B;4~8min,20%~50%B;8~10min,50%~100%B;10~11min,100%~5%B;进样量:3μL,检测波长:241nm,体积流量0.2mL/min。其中,流动相采用0.4%的磷酸水溶液使得色谱图基线更加的平稳;使用RP18柱分离效果较好;当波长为241nm时,其响应值可以准确反应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另外,本方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相对于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的是小颗粒填料色谱柱(粒径一般小于2μm)和超高压(压力大于105KPa)系统的一种分离技术,对于改善色谱峰的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缩短分析时间、减少有机试剂的使用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通过以上步骤,测得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含量≥1.5%,木犀草苷含量≥0.05%时,则可以判断该金银花药材为合格样品,符合原药材质量要求,可以投入提取等后续生产环节。实验对比:总共进行了三组实验,分别为实验1、实验2和实验3,对于每组实验中金银花的重量相同,并对三个实验中绿原酸的含量和木犀草苷的含量进行检测,三个实验的区别仅在于检测波长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组实验1(波长241nm)实验1(波长240nm)实验1(波长242nm)绿原酸含量1.86%1.61%1.78%木犀草苷含量0.078%0.07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银花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采集同一产地的金银花样本;B、粉碎:使用粉碎装置对金银花进行粉碎;C、过滤:过80目筛,将过滤好的金银花粉末全部放在漏斗中;D、称重:将器皿放在称重盘上,使漏斗上的出料管的端部朝向器皿,器皿放稳之后,使出料管端部的挡板打开,通过挡板的滑动控制出料管出口的大小,并随着器皿中的金银花粉末越来越多使出料管端部出口的大小越来越小,当器皿中的重量达到预设值时,使挡板将出料管的出口全部自动关闭;E、通过定量分析的手段对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等成分进行检测,定量分析的手段为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部分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RP18(100mm×2.1mm i.d.,1.7μm);流动相:A:B=0.4%磷酸水:乙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银花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采集同一产地的金银花样本;B、粉碎:使用粉碎装置对金银花进行粉碎;C、过滤:过80目筛,将过滤好的金银花粉末全部放在漏斗中;D、称重:将器皿放在称重盘上,使漏斗上的出料管的端部朝向器皿,器皿放稳之后,使出料管端部的挡板打开,通过挡板的滑动控制出料管出口的大小,并随着器皿中的金银花粉末越来越多使出料管端部出口的大小越来越小,当器皿中的重量达到预设值时,使挡板将出料管的出口全部自动关闭;E、通过定量分析的手段对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等成分进行检测,定量分析的手段为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部分条件: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UPLCBEHRP18(100mm×2.1m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作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