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017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该装置包括管柱体、管固定条、上盖、盖固定条以及加固器,所述管柱体为顶端开口、上粗下细的的空心圆台结构,所述管柱体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管柱体并排设置且通过管固定条将八个管柱体进行连接,所述管固定条设置在管柱体的中部靠上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与配套的底座使用,单个底座即可一次操作8行×12列共96个离心管,因此,在通用研磨仪上一次操作可研磨样品192个,比传统利用单个1.5ml EP管操作效率提高3倍左右,八个管柱体通过管固定条进行连接固定,首先避免了离心操作中连管在离心力作用下断裂,其次加热后八个管柱体不变形,便于后续多通道移液器添加及吸取溶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学实验中,经常涉及生物组织破碎的操作,比如组织破碎中将叶片、种子等破碎后用于后续的生物学实验,其中部分后续实验需要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操作。目前通用做法是使用单个1.5mlEP管,将生物组织和钢珠加入后进行研磨、离心操作,该方法缺点是效率低下,耗时耗力,成本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高通量操作的研磨、离心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生物样品组织破碎、离心过程中样品研磨、添加、吸取溶液以及离心过程效率低下,难以批量操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包括管柱体(6)、管盖子(1)、管固定条(5)、盖固定条(2)以及盖子加固器(7);所述管柱体(6)为顶端开口、上粗下细的的空心圆台结构,所述管柱体(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管柱体(6)并排设置且通过管固定条(5)进行连接,所述管固定条(5)设置在管柱体(6)的中部靠上位置,每个所述管柱体(6)上方均对应设置有管盖子(1),所述管盖子(1)与管柱体(6)通过连接条(4)进行连接,八个所述管盖子(1)通过盖固定条(2)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盖固定条(2)的两端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3),所述管盖子(1)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能够与盖子加固器(7)配合使用实现管盖子(1)的加固。进一步地,所述管盖子(1)下方封口处的外缘向外凸出,通过凸出的外缘将管盖子(1)卡设在管柱体(6)口部。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器(7)的下端设置有八个与管盖子(1)上表面的凹槽直径相等的凸起部(8),八个凸起部(8)对应扣设在八个管盖子(1)表面的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管柱体与管盖子均为聚乙烯材质。另外,本技术还要求提供了使用所述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进行研磨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掀起盖固定条(2)两端的延伸部(3)打开八个管盖子(1);(2)将待研磨生物样品和钢珠同时加入到八个管柱体(6)中;(3)盖上八个管盖子(1),用盖子加固器(7)进行加固,然后将八个连管放入研磨仪基座后进行研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具有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与配套的底座使用,单个底座即可一次操作8行×12列共96个离心管,因此,在通用研磨仪上一次操作可研磨样品192个,比传统利用单个1.5mlEP管操作效率提高3倍左右;2、八个管柱体通过管固定条进行连接固定,首先避免了离心操作中连管在离心力作用下断裂,其次加热后八个管柱体不变形,便于后续多通道移液器添加及吸取溶液;3、8连管的单管圆心距离可用于实验室常用的8通道或者12通道Eppendorf移液器及其它品牌多通道移液器,因此可以一次对8个或者12个离心管加溶液或者吸取离心后的上清液,避免了传统的单个离心管操作;4、该装置可以在Eppendorf5810(R)等实验室常见的带有高通量吊篮转子的离心机上离心,因此单次可以实现对4个底座上96×4共384个样品的离心操作,传统单个1.5ml离心管离心方式一次离心仅24或30个;5、八个管盖子之间互相连接并与八个管柱体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并且末端设计凸出延伸部,便于一次将八个管盖子打开及闭合操作,提高操作效率;6、针对传统离心管离心或者震荡破碎过程中盖子受力时易松动问题,本装置设计了盖子加固器,盖子盖上后利用盖子加固器下压可加固盖子,防止实验过程中盖子松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八个管柱体与八个管盖子的连接关系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加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管盖子;2、盖固定条;3、延伸部;4、连接条;5、管固定条;6、管柱体;7、加固器;8、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包括管柱体6、管盖子1、管固定条5、盖固定条2以及加固器7,所述管柱体6为顶端开口、上粗下细的的空心圆台结构,所述管柱体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管柱体6并排设置且通过管固定条5进行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对八个管柱体6进行加固,使得在研磨的过程中,防止管柱体6发生变形或者撕裂,所述管固定条5设置在管柱体6的中部靠上位置,每个所述管柱体6上方均对应设置有管盖子1,所述管盖子1与所述管柱体6通过连接条4进行连接,其中,连接条4为软质的聚乙烯材质,将管盖子1与对应的管柱体6连接在一起,防止管盖子1丢失,八个所述管盖子1通过盖固定条2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盖固定条2的两端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3,利用该延伸部3可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的将八个管盖子1同时开启,操作便捷,所述管盖子1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能够与盖子加固器7配合使用实现管盖子1的加固,所述加固器7的下端设置有八个与管盖子1上表面的凹槽直径相等的凸起部8,所述加固器7下方的八个凸起部8对应扣设在八个管盖子1表面的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管盖子1下方封口处的外缘向外凸出,通过凸出的外缘将管盖子1卡设在管柱体6口部,能够实现管盖子1与管柱体6之间的快速扣合,操作简单。进一步地,所述管柱体6与管盖子1均为聚乙烯材质。该研磨装置的使用方法为:(1)通过掀起盖固定条(2)两端的延伸部(3)打开八个管盖子(1);(2)将待研磨生物样品和钢珠同时加入到八个管柱体(6)中;(3)盖上八个管盖子(1),用盖子加固器(7)进行加固,然后将八个连管放入研磨仪基座后进行研磨,或者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柱体(6)、管盖子(1)、管固定条(5)、盖固定条(2)以及盖子加固器(7);所述管柱体(6)为顶端开口、上粗下细的空心圆台结构,所述管柱体(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管柱体(6)并排设置且通过管固定条(5)进行连接,所述管固定条(5)设置在管柱体(6)的中部靠上位置,每个所述管柱体(6)上方均对应设置有管盖子(1),所述管盖子(1)与管柱体(6)通过连接条(4)进行连接,八个所述管盖子(1)通过盖固定条(2)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盖固定条(2)的两端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3),所述管盖子(1)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能够与盖子加固器(7)配合使用实现管盖子(1)的加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生物样品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柱体(6)、管盖子(1)、管固定条(5)、盖固定条(2)以及盖子加固器(7);所述管柱体(6)为顶端开口、上粗下细的空心圆台结构,所述管柱体(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管柱体(6)并排设置且通过管固定条(5)进行连接,所述管固定条(5)设置在管柱体(6)的中部靠上位置,每个所述管柱体(6)上方均对应设置有管盖子(1),所述管盖子(1)与管柱体(6)通过连接条(4)进行连接,八个所述管盖子(1)通过盖固定条(2)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盖固定条(2)的两端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3),所述管盖子(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春海蔡海亚徐得泽游艾青董华林费震江高艳琼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