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现有的绕线机大多采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的方式进行绕线作业,然而在绕线作业完成后,需要人工把绕制完成的线圈从绕线机上取下,有的绕线机体积较庞大,取下绕制完成的线圈相当费力。公开号为CN203439827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于2014年2月19日公开了一种绕线机,其采用一种可拆卸的绕线模固定轴结构,通过直接拆卸绕线模固定轴的方式将绕制完成后的线圈一并取下,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采用拆卸绕线模固定轴的方式取下线圈仅限于一次绕制作业,当有很多线材需要绕制时,必须预备相当多的绕线模固定轴,且其安装拆卸过程也需要很多时间,变相提高了生产成本。此外,在上述绕线机绕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容易造成线材的损坏甚至安全事故。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可自动将绕制好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架(1)、转动机构(2)、伸缩机构(3)和进线机构(4);支架(1)用于支撑和固定转动机构(2)、伸缩机构(3)和进线机构(4);转动机构(2)设置于支架(1)的内部进行旋转运动,且转动机构(2)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线盘的第一转台(21),第一转台(21)上设置有槽孔结构(211);伸缩机构(3)和转动机构(2)相对设置,并且伸缩机构(3)在与第一转台(21)承载面垂直的方向做伸缩运动,伸缩机构(3)上设有与第一转台(21)做同轴心旋转运动的第二转台(31),第二转台(31)上固定有与槽孔结构(211)对应的绕线杆(32),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架(1)、转动机构(2)、伸缩机构(3)和进线机构(4);支架(1)用于支撑和固定转动机构(2)、伸缩机构(3)和进线机构(4);转动机构(2)设置于支架(1)的内部进行旋转运动,且转动机构(2)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线盘的第一转台(21),第一转台(21)上设置有槽孔结构(211);伸缩机构(3)和转动机构(2)相对设置,并且伸缩机构(3)在与第一转台(21)承载面垂直的方向做伸缩运动,伸缩机构(3)上设有与第一转台(21)做同轴心旋转运动的第二转台(31),第二转台(31)上固定有与槽孔结构(211)对应的绕线杆(32),在绕线杆(32)穿进槽孔结构(211)后,第一转台(21)与第二转台(31)做同步旋转运动;进线机构(4)固定于支架(1)上,用于将待绕卷的线材输送至第一转台(21)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卷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结构(211)为沿第一转台(21)半径方向延伸的一字孔,且所述一字孔在第一转台(21)上按圆周均布;所述绕线杆(32)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台(31)上,且所述第二转台(31)上沿半径方向设有若干用于固定绕线杆(32)的腰圆孔,所述腰圆孔与所述一字孔按同样的角度在第二转台(31)上均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收卷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台(21)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刻度标记(212),所述刻度标记(212)为从一字孔内侧开始半径逐渐增大的同心圆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收卷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杆(32)通过一部分卡在所述腰圆孔内的固定块(322)固定在第二转台(3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卷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向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