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718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下压缸、主油缸、顶缸、上成型模块、阴模板、上固定板和下成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上模板上与主油缸上开有通孔,在该通孔处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的蜗杆带动小齿轮旋转,从而带动大齿轮转动,通过大齿轮的内螺纹与内冲活塞杆上的螺纹配合,带动内冲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内冲活塞的初始位置,精确控制内冲活塞杆的行程,确保了产品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针对下浮动缸的浮动方式采用侧缸驱动滚珠带动浮动杆的方式来实现浮动缸的浮动调节,相比于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浮动缸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更加节省空间,稳定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有压或无压成形后再通过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粉末冶金技术具备显著节能、省材、性能优异、产品精度高且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点,非常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目前,粉末冶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生物、新能源、信息和核工业等领域,成为新材料科学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分支之一。随着国内粉末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金属材料均采用粉末成型技术,即通过粉末成型压机将金属粉末压制成饼状,再通过烧结制得金属制品。目前,粉末液压机的内冲活塞杆是无法调节的,只能通过液压缸粗略的控制内冲活塞杆的行程,其精度较低,对与一些高精度要求的产品,内冲活塞杆的行程控制精度低,则会严重影响产品的精度,此外,产品脱模时未采用弹性脱模会导致回弹量过小,需要补充回弹量,一般的驱动浮动缸进行回弹量补充的结构占用大量的空间且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能能够通过调节机构实现对内冲活塞杆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控制内冲活塞杆的行程精度,同时解决产品脱模时回弹量需要补充的执行机构占用空间大稳定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支撑架、下压缸、主油缸、顶缸、上成型模块、阴模板、上固定板和下成型模块;所述下压缸、主油缸、上成型模块、阴模板、上固定板、下成型模块和顶缸自上而下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压缸的侧边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压缸的输出端连接在主油缸上;所述主油缸与上成型模块相连,主油缸内设置有内冲活塞杆;所述上成型模块包括上模板、调节机构、外缸和外缸行程控制机构;所述主油缸的底端连接在上模板上,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固定冲板;内冲活塞杆通过穿过上模板以及固定冲板中心的开孔伸出主油缸;所述内冲活塞杆上局部设置有螺纹,与内冲活塞杆上螺纹配合设置有一带内螺纹的大齿轮;所述主油缸的侧壁上开有一容纳调节机构的通孔,所述调节机构与大齿轮的轮齿配合调节内冲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外缸设置在固定冲板的外侧壁上;所述外缸行程控制机构包括控第一控制块、第二控制块;所述阴模板通过导柱与上成型模块连接,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阴模板的下方,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下成型模块上;所述下成型模块包括下一浮动板、下二浮动板、中模板、调节缸、调节缸支座、中心缸、芯棒、下模板和工作台;所述下一浮动板位于下二浮动板的上方,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的底端面分别设置有侧缸一与侧缸二;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的底端分别连接在调节缸上,调节缸通过调节缸支座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通过调节缸的驱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中模板位于下二浮动板的下方,中模板通过支柱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下模板位于中模板的下方,下模板由中心缸驱动且下模板通过拉杆与阴模板相连;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由中心缸驱动的芯棒;所述侧缸一与侧缸二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侧缸一与侧缸二的输出端设置有一滚珠,所述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上均设置有一呈L型的浮动导向孔,该浮动导向孔内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驱动下一浮动板或下二浮动板的浮动杆且浮动杆的底端为与滚珠配合的斜坡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蜗杆和小齿轮;所述蜗杆的一端位于缸体的外侧且固定在上模板上,蜗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伸入缸体内且蜗杆的该端设置有与小齿轮配合的轮齿;所述小齿轮分别与蜗杆上的轮齿以及大齿轮的轮齿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外缸包括第一外缸体和第二外缸体;所述第一外缸体的顶端连接在上模板的底端,第二外缸体的底端连接在上模板上;第一外缸体与第二外缸体配合形成外缸;所述第一外缸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外缸体上设置有油路管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块与第一外缸体的外螺纹配合,第二控制块的底端安装在上模板上;第一控制块与第二控制块互相配合,第一控制块沿着第一外缸体上螺纹旋转带动第二控制块位移,从而带动上模板位移,实现对外缸的行程控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上模板上与主油缸上开有通孔,在该通孔处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的蜗杆带动小齿轮旋转,从而带动大齿轮转动,通过大齿轮的内螺纹与内冲活塞杆上的螺纹配合,带动内冲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内冲活塞的初始位置,精确控制内冲活塞杆的行程,确保了产品的质量;2)本专利技术中针对下浮动缸的浮动方式采用侧缸驱动滚珠带动浮动杆的方式来实现浮动缸的浮动调节,相比于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浮动缸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更加节省空间,稳定性更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的整体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的上成型模块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的下成型模块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的调节机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包括支撑架1、下压缸2、主油缸3、顶缸4、上成型模块5、阴模板6、上固定板7和下成型模块8;所述下压缸2、主油缸3、上成型模块5、阴模板6、上固定板7、下成型模块8和顶缸自上而下设置在支撑架1上。下压缸2的侧边固定在支撑架1上,所述下压缸2的输出端连接在主油缸3上;所述主油缸3与上成型模块5相连,主油缸3内设置有内冲活塞杆31;所述上成型模块5包括上模板51、调节机构52、外缸53和外缸行程控制机构54;所述主油缸3的底端连接在上模板51上,所述上模板51上设置有固定冲板55;内冲活塞杆31通过穿过上模板51以及固定冲板55中心的开孔伸出主油缸3;所述内冲活塞杆31上局部设置有螺纹,与内冲活塞杆31上螺纹配合设置有一带内螺纹的大齿轮311;所述主油缸3的侧壁上开有一容纳调节机构52的通孔,所述调节机构52与大齿轮311的轮齿配合调节内冲活塞杆3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外缸53设置在固定冲板55的外侧壁上;所述外缸行程控制机构54包括控第一控制块541、第二控制块542。阴模板6通过导柱61与上成型模块5连接,所述上固定板7设置在阴模板6的下方,上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下成型模块8上。下成型模块8包括下一浮动板81、下二浮动板82、中模板83、调节缸84、调节缸支座85、中心缸86、芯棒87、下模板88和工作台89;所述下一浮动板81位于下二浮动板82的上方,下一浮动板81与下二浮动板82的底端面分别设置有侧缸一811与侧缸二812;下一浮动板81与下二浮动板82的底端分别连接在调节缸84上,调节缸84通过调节缸支座85安装在工作台89上;所述下一浮动板81与下二浮动板82通过调节缸84的驱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中模板83位于下二浮动板82的下方,中模板83通过支柱连接在工作台89上;所述下模板88位于中模板83的下方,下模板88由中心缸86驱动且下模板88通过拉杆与阴模板6相连;所述下模板88内设置有由中心缸驱动86的芯棒87。侧缸一811与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下压缸、主油缸、顶缸、上成型模块、阴模板、上固定板和下成型模块;所述下压缸、主油缸、上成型模块、阴模板、上固定板、下成型模块和顶缸自上而下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压缸的侧边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压缸的输出端连接在主油缸上;所述主油缸与上成型模块相连,主油缸内设置有内冲活塞杆;所述上成型模块包括上模板、调节机构、外缸和外缸行程控制机构;所述主油缸的底端连接在上模板上,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固定冲板;内冲活塞杆通过穿过上模板以及固定冲板中心的开孔伸出主油缸;所述内冲活塞杆上局部设置有螺纹,与内冲活塞杆上螺纹配合设置有一带内螺纹的大齿轮;所述主油缸的侧壁上开有一容纳调节机构的通孔,所述调节机构与大齿轮的轮齿配合调节内冲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外缸设置在固定冲板的外侧壁上;所述外缸行程控制机构包括控第一控制块、第二控制块;所述阴模板通过导柱与上成型模块连接,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阴模板的下方,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下成型模块上;所述下成型模块包括下一浮动板、下二浮动板、中模板、调节缸、调节缸支座、中心缸、芯棒、下模板和工作台;所述下一浮动板位于下二浮动板的上方,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的底端面分别设置有侧缸一与侧缸二;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的底端分别连接在调节缸上,调节缸通过调节缸支座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通过调节缸的驱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中模板位于下二浮动板的下方,中模板通过支柱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下模板位于中模板的下方,下模板由中心缸驱动且下模板通过拉杆与阴模板相连;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由中心缸驱动的芯棒;所述侧缸一与侧缸二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侧缸一与侧缸二的输出端设置有一滚珠,所述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上均设置有一呈L型的浮动导向孔,该浮动导向孔内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驱动下一浮动板或下二浮动板的浮动杆且浮动杆的底端为与滚珠配合的斜坡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制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下压缸、主油缸、顶缸、上成型模块、阴模板、上固定板和下成型模块;所述下压缸、主油缸、上成型模块、阴模板、上固定板、下成型模块和顶缸自上而下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压缸的侧边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下压缸的输出端连接在主油缸上;所述主油缸与上成型模块相连,主油缸内设置有内冲活塞杆;所述上成型模块包括上模板、调节机构、外缸和外缸行程控制机构;所述主油缸的底端连接在上模板上,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固定冲板;内冲活塞杆通过穿过上模板以及固定冲板中心的开孔伸出主油缸;所述内冲活塞杆上局部设置有螺纹,与内冲活塞杆上螺纹配合设置有一带内螺纹的大齿轮;所述主油缸的侧壁上开有一容纳调节机构的通孔,所述调节机构与大齿轮的轮齿配合调节内冲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外缸设置在固定冲板的外侧壁上;所述外缸行程控制机构包括控第一控制块、第二控制块;所述阴模板通过导柱与上成型模块连接,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阴模板的下方,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下成型模块上;所述下成型模块包括下一浮动板、下二浮动板、中模板、调节缸、调节缸支座、中心缸、芯棒、下模板和工作台;所述下一浮动板位于下二浮动板的上方,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的底端面分别设置有侧缸一与侧缸二;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的底端分别连接在调节缸上,调节缸通过调节缸支座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下一浮动板与下二浮动板通过调节缸的驱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国义顾国军颜锐魏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国谊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