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行走式锚杆钻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662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井下采煤用履带行走式锚杆钻车,主要机构包括机座、工作台、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液压机构、除尘机构、卷电缆机构、钻架组件、滑轨组件、支护组件、电控箱,整机采用液压传动、自动除尘、自动卷电缆、履带式行走,液压油缸支配平行四边形升降,在采掘巷道内可进行移动、升降、多臂锚杆钻孔作业,使锚钻支护完全实现了机械化,该钻车采用防爆设计、结构合理、承载力大、行走移动自如可靠、锚钻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安全系数高,可适应在恶劣环境下工作,是十分理想的井下采掘安全支护设备,使锚杆钻车有了国产机型,此钻车也可用于其他矿种的开采支护锚钻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行走式锚杆钻车,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包括:机座、工作台、行走机构、升降机构、除尘机构、液压机构、卷电缆机构、操纵机构、钻架组件、滑轨组件、支护组件、电控箱;在机座(1)的下部两侧对称联接履带走机构(2);机座(1)、行走机构(2)通过销轴(42)、(43)、(44)、(45)、(46),联接升降机构的两个升降油缸(10)、前连杆(11)、后联杆(12),并通过升降机构联接上面的工作台(3);机座(1)、行走机构(2)、工作台(3)、升降油缸(10)、前连杆(11)、后连杆(12)组成可升降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在工作台(3)的前部通过左大梁(47)、右大梁(48)联接滑轨组件(8),滑轨组件(8)的前部联接支护组件(9),滑轨组件(8)的后部联接钻架组件(7)的钻架(15)、(16)、(17)、(18);在工作台(3)的后部左右两侧对称装有料架(6),左右料架(6)的上部对称装有料斗(4),在料架(6)的左侧中部装有操纵机构的操纵箱(13);机座(1)为厢式结构,机座(1)的中部通过销轴(41)、(44)联接后连杆(12),后连杆(12)上部为工作走廊踏板(30),机座(1)内左侧为液压机构的油箱(28),并联接液压泵站(32)、电机(36),机座(1)内右侧为液压机构的油箱(27),并联接液压泵站(31)、电机(35),机座(1)的外侧左部为集尘箱(26),并联接其上的除尘风机(22)、(24),机座(1)的外侧右部为集尘箱(25),并联接其上的除尘风机(21)、(23),集尘箱(26)通过风管联接前端的除尘旋流器组(19),集尘箱(25)通过风管联接前端的除尘旋流器组(20),机座(1)的后部左外侧为电控箱(40),机座(1)的后部右外侧为卷电缆机构(51);工作台(3)的中间通过升降架油缸14联接顶棚(5),两侧对称联接开合踏板(65)、(75);行走机构(2)的前部装有前稳定油缸(93),机座(1)的后部装有后稳定油缸(94);滑轨组件(8)的上部装有两个前照明灯(37),机座(1)的后部装有两个后照明灯(38),工作台(3)的顶棚(5)的后部装有荧光照明灯(39);液压机构的管路和电缆穿过后连杆(12)的内腔通往工作台(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煌王步康王明普马涛赵国栋常凯赵明岗杨韬仁王鸿雁赵建军周旭年魁柳玉龙丁永成刘惠莉李文军侯向华赵竹锋吴恒建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