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星球车和移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520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星球车和移动方法,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包括一电机、连接臂、旋转臂和车轮;所述连接臂中设置有固定轮和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固定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轴向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连接臂枢接,另一端与旋转臂固定连接,所述车轮与所述旋转臂枢接;所述电机适于驱动所述连接臂绕所述固定轮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轮带动所述旋转臂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星球车和移动方法使用一个电机驱动其中一个转动副,即可实现双摆杆的同步折叠或展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星球车和移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
,特别涉及一种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星球车和移动方法。
技术介绍
星球车是完成外星体巡视任务的主体,星球车的活动范围直接影响到探测任务的成败。外星体的地形、地质和地表环境与地球相差很大,由于外星体大气环流、陨石撞击和物化作用导致土壤性质十分复杂。恶劣的行驶条件对传统星球车的移动系统提出挑战,星球车对行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当具有重要价值的探测目标分布在沙滩中和陡坡上时,星球车只能冒险尝试或是放弃一些探测目标。如果强行靠近目标,星球车将面临丧失行走能力的风险。传统的星球车的轮-步复合系统为多电机组合,且为轮腿式组合,重量大,星球车较为笨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针对多电机组合的轮-步复合系统进行改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包括:一电机、连接臂、旋转臂和车轮;所述连接臂中设置有固定轮和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固定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轴向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连接臂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机(1)、连接臂(7)、旋转臂(17)和车轮(18);所述连接臂(7)中设置有固定轮(8)和第一同步轮(10),所述第一同步轮(10)与所述固定轮(8)通过第一同步带(9)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10)轴向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连接臂(7)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17)固定连接,所述车轮(18)与所述旋转臂(17)枢接;所述电机(1)适于驱动所述连接臂(7)绕所述固定轮(8)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轮(10)带动所述旋转臂(17)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机(1)、连接臂(7)、旋转臂(17)和车轮(18);所述连接臂(7)中设置有固定轮(8)和第一同步轮(10),所述第一同步轮(10)与所述固定轮(8)通过第一同步带(9)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10)轴向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连接臂(7)枢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17)固定连接,所述车轮(18)与所述旋转臂(17)枢接;所述电机(1)适于驱动所述连接臂(7)绕所述固定轮(8)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轮(10)带动所述旋转臂(17)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还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4),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4)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外齿圈,所述电机(1)与所述第一太阳轮枢接;所述电机(1)还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外齿圈带动所述连接臂(7)绕所述固定轮(8)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还包括:第二行星齿轮机构(6),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6)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外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外齿圈枢接,所述连接臂(7)与所述第二外齿圈枢接,所述第一外齿圈带动所述第二太阳轮转动,所述第二太阳轮带动所述第二外齿圈转动,所述第二外齿圈带动所述连接臂(7)绕所述固定轮(8)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电机双摆杆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7)中还设置有所述第二同步轮(11)和第三同步轮(12),所述第二同步轮(11)的轴向的其中一端与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11)和所述第三同步轮(12)通过第二同步带(13)连接;所述旋转臂(17)中设置有第四同步轮(14)和第五同步轮(16),所述第四同步轮(14)和所述第五同步轮(16)通过第三同步带(15)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14)轴向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三同步轮(12)的轴向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同步轮(16)轴向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车轮(18)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11)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轮(11)转动带动所述第三同步轮(12);所述第三同步轮(12)转动带动所述第四同步轮(14)转动,所述第四同步轮(14)转动带动所述第五同步轮(16)转动,所述第五同步轮(16)带动所述车轮(18)转动。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波刘振郑军强于海涛邓宗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