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具有起落架的无人机上的起落架结构比较复杂,从而增加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被运用到无人机上的结构复杂的起落架经常发生故障,使得无人机的维护成本增大;同时,起落架对地面冲击的缓冲方式也比较复杂,同样增加了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从而影响无人机被广泛应用的进度,进而影响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体、前起落架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体、前起落架机构、第一后起落架机构、第二后起落架机构,其中机体为现有的固定翼无人机机体;无人机升空后,前起落架机构中被压缩的复位弹簧使得第一滑座向下滑动,前起落架机构中的摩擦块越过限位块;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中被压缩的复位弹簧使得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中的第二滑座向下滑动至最底部;无人机降落时,无人机上的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先行与地面接触,地面对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的冲击通过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内部的一系列传动使得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中的后滑行轮加速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体、前起落架机构、第一后起落架机构、第二后起落架机构,其中机体为现有的固定翼无人机机体;无人机升空后,前起落架机构中被压缩的复位弹簧使得第一滑座向下滑动,前起落架机构中的摩擦块越过限位块;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中被压缩的复位弹簧使得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中的第二滑座向下滑动至最底部;无人机降落时,无人机上的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先行与地面接触,地面对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的冲击通过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内部的一系列传动使得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中的后滑行轮加速滑动,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中的复位弹簧为压缩;无人机产生短暂的加速,两个固定翼的升力使得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受到的地面冲击得到缓冲;随着无人机速度减慢,前起落架机构与地面接触;地面的冲击使得前起落架机构中的前滑行轮短暂加速,进而使得前滑行轮的旋转速度与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中的后滑行轮速度相匹配,避免发生无人机速度过快而发生翻跟斗现象;随着机体滑行速度的减慢,限位块作用于摩擦块使得前起落架机构产生短暂的刹车,进一步使得无人机的滑行速度减慢而自由滑行并逐渐停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体上开设有前固定槽、两个后固定槽,其中前固定槽开设在机头的下端;两个后固定槽分别位于两个固定翼的下端,且两个后固定槽关于机体的中心面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前起落架机构安装在机体机头的下端的前固定槽中;第一后起落架机构和第二后起落架机构对称地安装在在两个固定翼的下端的后固定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前起落架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活动槽、第一梯形滑槽、第一滑座、第一传动槽、第一带孔、滑孔、复位圆槽、第一梯形滑块、脚杆、第二传动槽、第一轴孔、摩擦轮、第一带轮、齿桶、传动圆槽、第二轴孔、第一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二齿轮、同步带、第二带轮、第三传动轴、前滑行轮、复位弹簧、限位块、摩擦块、限位弹簧、压簧板、第一齿条,其中第一固定座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中两个相对的侧端面上对称地开设有两个第一梯形滑槽;第一固定座固定嵌入机体上的前固定槽中;第一滑座的一个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一传动槽;第一滑座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带孔;第一滑座上与第一传动槽槽口相对的侧端面上开设有滑孔,且滑孔与第一传动槽相通;滑孔的内壁周向开有复位圆槽;与第一滑座上开有滑孔的侧端面相邻的两个相对的侧端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梯形滑块;第一滑座通过两个第一梯形滑块与两个第一梯形滑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座的第一活动槽中;第一活动槽中与第一滑座上的滑孔和第一传动槽槽口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安装有限位块和第一齿条;摩擦块的一端为圆头,另一端开有内凹弧面;摩擦块安装在滑孔中,且摩擦块上的圆头伸出滑孔与限位块相配合;压簧板嵌入复位圆槽中,且压簧板嵌套在摩擦块的外侧并与之固连;限位弹簧嵌套在摩擦块的外侧;限位弹簧的一端与压簧板连接,另一端与复位圆槽的内壁连接;复位弹簧位于第一活动槽的上端;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座的上端面连接;齿桶的一个端面中心处开有传动圆槽;齿桶的另一个端面中心处开有第二轴孔,且第二轴孔与传动圆槽相通;齿桶的外圆面为360度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齐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