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及飞机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129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包括轮轴、安装于轮轴上的机轮和轮叉,用于限制轮轴轴向运动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其中,轮叉为一体成型的倒U型结构,轮叉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缓冲支柱的安装孔,轮叉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叉臂,叉臂从上至下分为弧线段和直线段,直线段沿弧线段的切向设置;直线段的底部具有用于装配轮轴的轴套;两个轴套分别套设并固定于轮轴的两端;机轮套设于轮轴介于两个轴套之间的部位上;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均套设于轮轴上,第一衬套卡设于其中一个轴套和机轮之间,第二衬套卡设于机轮和另一轴套之间。该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结构简单,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拆装维护方便。

Wheel Fixed Mechanism and Aircraft Landing Gear for Aircraft Landing Ge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heel fixing mechanism for aircraft landing gear, which comprises a wheel axle, a wheel mounted on the wheel axle and a fork. The first Bush and a second Bush are used to restrict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wheel axle. The inverted U-shaped structure of the fork is formed as a whole. The top of the fork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hole for installing buffer pillars. The fork has two symmetrical fork arms, and the fork has two symmetrical arms. Arm from top to bottom is divided into arc section and straight line section, the tangential setting of straight line section along arc section; the bottom of straight line section has axle sleeve for assembling axle; two axle sleeves are respectively sleeved and fixed at both ends of axle; the engine wheel sleeve is located between two axle sleeves; the first bushing and the second bushing are sleeved on axle, and the first bushing is clamped on one axle sleeve and the machine. Between wheels, the second Bush is clamped between the engine wheel and the other bush. The wheel fixing mechanism for aircraft landing gea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d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及飞机起落架
本技术涉及飞机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及飞机起落架。
技术介绍
起落架作为飞机起飞和着落最重要的受力部件,而机轮作为承载轮胎作用力的组件,其固定方式直接影响整个起落架的受力和可靠性。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拆装方便,受力合理的起落架机轮固定结构,对起落架整体设计有积极意义。当前飞机起落架结构分为单轮式和多轮式,对单轮式起落架,其固定方式多为“L”形结构,如图1所示,轮轴1的一端与起落架3固定,机轮(未示出)从轮轴1的另一端穿入,再拧上固定螺母。这种结构轮轴单侧受力,在根部受到很大的弯矩,同时在轮轴上加工螺纹用螺母顶死固定机轮,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拆装维护方便的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包括轮轴、安装于轮轴上的机轮,和用于连接缓冲支柱和轮轴的轮叉,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轮轴轴向运动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其中,所述轮叉为一体成型的倒U型结构,所述轮叉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缓冲支柱的安装孔,所述轮叉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叉臂,所述叉臂从上至下分为弧线段和直线段,所述直线段沿弧线段的切向设置;所述直线段的底部具有用于装配轮轴的轴套;两个所述轴套分别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轮轴的两端;所述机轮套设于所述轮轴介于两个轴套之间的部位上;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均套设于所述轮轴上,所述第一衬套卡设于其中一个轴套和机轮之间,所述第二衬套卡设于机轮和另一轴套之间。传统的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中的轮轴上一般加工有螺纹。实践表明,机轮固定机构由于受力比较大,轮轴作为主承力件,若存在在螺纹连接,容易应力集中从而出现裂纹,从安全和可靠性方面考虑,轮轴上不宜加工外螺纹及螺纹孔。本技术藉由上述结构,通过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反撑顶住轮叉和机轮的方式固定住机轮,从而限制了机轮和轮轴的轴向运动,由于轮叉和轮轴上没有螺纹连接结构,可避免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轮轴两端受到支撑力,可避免轮轴单侧受力,结构受力更均衡,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衬套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其中一个轴套抵接,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机轮的一个端面抵接;所述第二衬套包括螺套和螺纹衬套,所述螺套的内孔壁上攻有内螺纹,所述螺纹衬套的一端的外圆周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螺纹衬套具有外螺纹的一端通过螺纹锁紧在所述螺套的内孔中,所述螺纹衬套的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机轮的另一个端面抵接;所述螺套远离所述螺纹衬套的端面与另一轴套抵接。本优选方案采取一端衬套直接固定顶住机轮和轮叉,另一端通过螺套与螺纹衬套距离可调的方式顶住机轮和轮叉。具体地,机轮一侧通过第一衬套固定,这一侧的固定只需要通过第一衬套顶住该侧的轮叉和机轮,保证轮叉与机轮有恒定的距离。机轮另一侧的固定需要螺纹衬套与螺套分别顶住机轮和轮叉,通过将预先拧紧的带外螺纹衬套和螺套慢慢拧松,调节距离后可实现机轮被螺套和衬套顶住固定,即通过螺纹使螺纹衬套与螺套的端面距离可调。上述优化结构简单,固定方便可靠,安装和拆卸方便,防松可靠。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衬套相对所述轮轴转动的第一限制件,以及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衬套相对于所述轮轴转动的第二限制件。所述第一限制件为具有开环的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的一端具有插接部;所述第一衬套的外圆周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轮轴的圆周上开设有第一长圆孔,所述限位卡环卡设于环形槽内,所述插接部依次穿过所述限位孔和第一长圆孔。所述第二限制件为限位螺栓;所述螺套沿周向方向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衬套沿周向方向上开设有多个限位长圆孔,所述轮轴的圆周上还开设有第二长圆孔,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其中一个螺纹孔、其中一个限位长圆孔和第二长圆孔。本优选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衬套上加工一个环形槽,并在环形槽上开限位孔,将卡环嵌在槽里,一端伸进限位孔和与轮轴同心的孔内即可实现固定;通过在螺套、螺纹衬套上加工若干孔,可在螺套转动很小圈数的情况下,使螺纹衬套的限位长圆孔、螺套上某个螺纹孔、轮轴的孔相互对应,再通过螺栓将螺套、螺纹衬套和轮轴三者固定防松。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固定可靠。所述限位螺栓设有多个,所述轮轴轮轴的侧壁沿周向方向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螺栓一一对于的第二长圆孔。所述轴套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轮轴固定。本优选方案只在轮叉与轮轴上加工孔,通过螺栓固连,螺栓只受到轮叉和轮轴的剪切力,这种方式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种飞机起落架,包括缓冲支柱,还包括如上述的机轮固定机构,所述缓冲支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轮轴无螺纹连接,可避免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且两端支撑,避免轮轴单侧受力,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连接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主剖视图。图4为轮轴与其他零件装配关系的爆炸示意图(省略机轮)。图5为轮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螺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螺纹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的A-A剖视图。图9为图3的B-B剖视图。图10为图3的C-C剖视图。图例说明:1、轮轴;11、第一长圆孔;12、第二长圆孔;2、机轮;3、轮叉;31、安装孔;32、叉臂;321、弧线段;322、直线段;323、轴套;4、第一衬套;41、第一端面;42、第二端面;43、环形槽;44、限位孔;5、第二衬套;51、螺套;511、螺纹孔;52、螺纹衬套;521、限位长圆孔;6、限位卡环;61、插接部;7、限位螺栓;8、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包括轮轴1、安装于轮轴1上的机轮2,用于连接缓冲支柱和轮轴1的轮叉3,用于限制轮轴1轴向运动的第一衬套4和第二衬套5。其中,轮叉3为一体成型的倒U型结构,轮叉3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缓冲支柱的安装孔31,轮叉3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叉臂32,叉臂32从上至下分为弧线段321和直线段322,直线段322沿弧线段321的切向设置;直线段322的底部具有用于装配轮轴1的轴套323;两个轴套323分别套设并固定于轮轴1的两端;机轮2套设于轮轴1介于两个轴套323之间的部位上。第一衬套4和第二衬套5均套设于轮轴1上。具体地,第一衬套4卡设于其中一个轴套323和机轮2之间,第一衬套4具有第一端面41和第二端面42,第一端面41和其中一个轴套323抵接,第二端面42和机轮2的一个端面抵接。第二衬套5卡设于机轮2和另一轴套323之间,第二衬套5包括螺套51和螺纹衬套52,螺套51的内孔壁上攻有内螺纹,螺纹衬套52的一端的外圆周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螺纹衬套52具有外螺纹的一端通过螺纹锁紧在螺套51的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包括轮轴(1)、安装于轮轴(1)上的机轮(2),和用于连接缓冲支柱和轮轴(1)的轮叉(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轮轴(1)轴向运动的第一衬套(4)和第二衬套(5),其中,所述轮叉(3)为一体成型的倒U型结构,所述轮叉(3)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缓冲支柱的安装孔(31),所述轮叉(3)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叉臂(32),所述叉臂(32)从上至下分为弧线段(321)和直线段(322),所述直线段(322)沿弧线段(321)的切向设置;所述直线段(322)的底部具有用于装配轮轴(1)的轴套(323);两个所述轴套(323)分别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轮轴(1)的两端;所述机轮(2)套设于所述轮轴(1)介于两个轴套(323)之间的部位上;所述第一衬套(4)和第二衬套(5)均套设于所述轮轴(1)上,所述第一衬套(4)卡设于其中一个轴套(323)和机轮(2)之间,所述第二衬套(5)卡设于机轮(2)和另一轴套(32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包括轮轴(1)、安装于轮轴(1)上的机轮(2),和用于连接缓冲支柱和轮轴(1)的轮叉(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轮轴(1)轴向运动的第一衬套(4)和第二衬套(5),其中,所述轮叉(3)为一体成型的倒U型结构,所述轮叉(3)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缓冲支柱的安装孔(31),所述轮叉(3)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叉臂(32),所述叉臂(32)从上至下分为弧线段(321)和直线段(322),所述直线段(322)沿弧线段(321)的切向设置;所述直线段(322)的底部具有用于装配轮轴(1)的轴套(323);两个所述轴套(323)分别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轮轴(1)的两端;所述机轮(2)套设于所述轮轴(1)介于两个轴套(323)之间的部位上;所述第一衬套(4)和第二衬套(5)均套设于所述轮轴(1)上,所述第一衬套(4)卡设于其中一个轴套(323)和机轮(2)之间,所述第二衬套(5)卡设于机轮(2)和另一轴套(32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机起落架的机轮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4)具有第一端面(41)和第二端面(42),所述第一端面(41)和其中一个轴套(323)抵接,所述第二端面(42)和所述机轮(2)的一个端面抵接;所述第二衬套(5)包括螺套(51)和螺纹衬套(52),所述螺套(51)的内孔壁上攻有内螺纹,所述螺纹衬套(52)的一端的外圆周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螺纹衬套(52)具有外螺纹的一端通过螺纹锁紧在所述螺套(51)的内孔中,所述螺纹衬套(52)的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机轮(2)的另一个端面抵接;所述螺套(51)远离所述螺纹衬套(52)的端面与另一轴套(323)抵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宇徐达生张航舟路红伟宁晓东李志愿刘庞轮黎园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